德國“反對抵制奧運”占上風
中國呼吁客觀看西藏 默克爾模糊表態留余地
本報駐德國記者 青木
“德國人反對抵制奧運”--4月14日,德國《金融時報》以此為題公布了其最新民調結果。 一貫對華刻薄的德國媒體在這個結果面前做出了些許讓步。雖然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將再會達賴,但德國媒體以及學界對于西藏的問題及奧運問題的一邊倒傾向正在松動。
中國問題專家紛紛表示反對抵制奧運
“相遇中國--奧運之國的分歧”系列研討活動上周在柏林和波恩分別舉辦了會談。這次由聯邦教育中心等20多家機構舉辦的系列活動將從4月持續到奧運開幕前;顒颖緛淼闹黝}是“世界怎樣應對中國的崛起”,但隨著局勢的變化,奧運形式和西藏問題成了討論的焦點。
聯邦議會部長安德雷亞斯-考夫施艾德在此次會議上表示,他反對抵制北京奧運會,呼吁要更廣泛的闡述中國社會,生態和經濟意義。他說,“奧運會早已失去了它無辜的本性。它總是成為政治的工具!彼餐瑫r向國際奧委會呼吁,不要堵住運動員和媒體的嘴 。
目前,研討活動已舉行4場,10多名德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聯邦政治教育中心主席克魯格曾在4月8日波恩開幕式上說,近日在德中媒體輪番上演的“宣傳大戰”是以“信任缺失”為紅線。而推到柏林墻近20年的德意志民族本應以一種發展變化的眼光看待一個“正在東方崛起的極具試驗性的新型政經模式”。
此次研討會向人們傳達出一個信息,德國學界處于政治原因抵制奧運越來越反感,而對西藏問題的認識也趨向客觀。東亞歷史問題專家的眼光指出,“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否認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這一事實本身就很有說服力”
62%的德國人反對抵制奧運
中國的負面消息一直是德國媒體熱衷的選題,自從此次西藏“3.14”打砸搶燒事件發生,并發酵到影響奧運火炬傳遞以來,德國媒體在宣揚中國所受壓力方面一直“樂此不!。德國電視一臺曾在奧運圣火傳遞時,別有用心的推出“是否應該取消生活傳遞”的投票,而德國權威媒體《金融時報》14日的一項民意調查給出了最好的答案:62%的德國人表示反對抵制奧運,而贊成抵制的只有27%。報道還說,在過去一周,共有205個奧運委員會承諾參加北京奧運會,表示反對抵制奧運。
13日晚間,在德國國家電視臺著名訪談節目“安妮-維爾”中,5為嘉賓進行了是否抵制奧運的辯論。達賴的一貫擁護者,黑森州州長科赫繼續叫囂,國際社會應該用奧運向中國施壓,并使西藏“自治”他的話受到德國奧委會秘書長米夏埃爾-弗斯佩爾的嚴厲批評。一位德國劃艇運動員則以親身經歷說明抵制莫斯科奧運會的錯誤。德國國家電視臺駐華記者說,西方抵制奧運是“不負責任”的,至少中國人民是這樣看的。
與以前大多是只發表一面之詞相比,如今德國各大媒體開始紛紛邀請不同意見的著名人士談論西藏和奧運,德國前外長根舍在接受德國廣播電臺采訪時說,中國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取得今天的局面,本身就說明中國是開放的。他警告德國不要再次“中計”1980年,英國首相撒切爾第一個說抵制奧運,但后來英國卻參加了。
默克爾:不抵制奧運,但要再會達賴
不過,在輿論環境有所改變之后,仍有一些政客在中國問題上下注。德國議會上周四舉行了西藏議題會議。德國聯邦議會主席馬蘭特表示,將在5月接待達賴喇嘛。德國一些議員則繼續煽動,“中國已經違反了奧林匹克憲章”,“國際奧委會禁止運動員在奧運會期間談論人權問題也是錯誤的”。
在德國一部分政客執意摸黑中國之時,德國總理默克爾發出了表態,他12日在接受《法蘭克福匯報》采訪時,一方面表示反對抵制奧運,一方面卻宣布,他仍然準備再度與達賴喇嘛會晤。不過在8月北京奧運會前,沒有會晤計劃。
她的這個模糊表態很快得到了德國媒體的叫好,《明鏡》周刊14日甚至打出了“默克爾不畏中國”的標題,德國《圖片報》13日宣稱,西藏鎮壓證明,默克爾上次會見有先見之明。默克爾不懼中國的經濟合同壓力,為西方作出榜樣,“是達賴真正的朋友”。另有分析認為,默克爾此舉是為了討好選民。她沒有說明會見達賴的具體時間地點,是為自己留下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