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時事新聞>>焦點>>正文 |
美國“精確打擊”陳水扁 陳水扁沒有反美本錢 |
(2006-5-12 13:50:14) 有位讀者讀過此文 來源:新華網 打印本頁 |
|
|
此次“過境風暴”的實質,是美國對陳水扁個人進行分割孤立和“精準打擊”,但不表示美對臺政策的基本面有何改變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一場顏面掃地的“過境”滑稽劇與“全世界都在看”的大笑話,不僅讓陳水扁借機拉抬聲勢、擺脫島內弊案纏身困境的如意算盤完全落空,而且把美國最高層對陳水扁的不滿甚至嫌惡之情表露無遺。陳水扁不愿屈從美國空前嚴苛的過境條件,擺出一副強硬的“抗美”姿態,堅持“走自己的路”,而美方也大為光火、針鋒相對,根本不買他的賬,引發了一場“過境風暴”。 美國“棄扁”不再投鼠忌器 美國與陳水扁的關系,經歷了一個由逐漸熱絡到拉開距離直至刻意“切割”的過程。 雙方接近的關鍵,除了美方有一位“三十年來對臺最友善”的布什總統,更重要的是陳水扁上臺后緊抱美國“大腿”,乖巧程度遠勝李登輝。發生變化的一大轉折點是2003年底陳水扁不顧美方勸阻執意推動“公投立法”。在200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最后階段,日本近乎公開“挺扁”,美國則基本上袖手旁觀。只不過,在陳水扁借助“兩顆子彈”當選后,美國從其更高利益出發,仍然全力幫助其穩住“政權”。 2004年年中開始,面對陳水扁日益清晰的激進“臺獨”走向,美國惟恐形勢失控,開始對其加緊“管制”,并不斷公開警告,刻意借媒體操作影響臺灣民意,以便把他與臺灣民眾剝離。 今年2月的“終止國統”事件,雖然美方迫于無奈予以默認,但其內心的不滿可以從國務院事后措辭強硬的聲明看出來。更重要的是,陳水扁的個人信用完全破產,美方十分擔心他接下來會制造更大的“驚奇”,使美國面臨被拉下水的危險,因而接連采取了高調接待馬英九、近乎羞辱地對待陳水扁過境兩大動作,向臺灣民眾發出其不支持陳水扁、并與他進行“切割”的明確信號。 如果說,過去美方在這么做時還擔心陳水扁進行政治操弄、將對他個人的打擊轉移到臺灣民眾身上、借機塑造“悲劇英雄”形象的話,陳水扁近來民意支持度不斷向谷底墜落,又因家人親信弊案連連而風暴罩頂,民進黨“四大天王”為求自保都紛紛與他“切割”,已陷空前孤立,美方出重手時自然不再投鼠忌器。 所以,此次“過境風暴”的實質是美國對陳水扁個人進行分割孤立和“精準打擊”,雖然不免會波及到今后兩年的臺美關系,但不表示美對臺政策的基本面有何改變;其懲罰對象也僅限于陳水扁,本意不在傷害民進黨當局,將來甚至還可能借較好的過境安排拉攏、抬高蘇貞昌等面向2008年的民進黨人選。 陳水扁沒有反美的本錢 陳水扁在爭取過境美國問題上,事先完全誤判形勢,對自身的處境與美國的打算缺乏最起碼的認識;事后賭氣勒索,卻不知只會激怒對方,換來更大的羞辱。 島內有人推測,陳水扁絕不會咽下這口怨氣,回到臺灣后勢必有反美的“大動作”。這當然不是毫無根據。島內少數“急獨”勢力近來顯得躁郁“抓狂”,準備在陳水扁返臺時給其“英雄式歡迎”。臺“高層”面對島內各界要求陳水扁返程過境阿拉斯加的呼聲,竟以“難道要當美國的龜兒子”來“嗆聲”。陳水扁選擇回程也不過境美國,并向臺灣媒體詳細披露對美交涉的過程,意在制造“悲情”。這一切似乎印證了人們的估計。 只不過,陳水扁即使有心這么做,但卻既無“力”又無“膽”。臺灣政治人物大半親美,民間也沒有反美的土壤。當他帶著飛機四處流竄時,島內至少半數以上的人公開奚落或者暗爽,民進黨內不少人也視之為“笑話”,大多認為他是自作自受,與“臺灣的尊嚴”無關。有意思的是,島內的股市都連日大漲,竟像是“慶祝行情”。更悲哀的是偌大的美國竟無人愿意出面聲援他,國際社會瞠目結舌,避之惟恐不及。他拿什么跟美國叫板?更何況,陳水扁又是個只求私利而無信仰之徒,擺明會撞得頭破血流的事如何肯干?只須看一下陳水扁在哥斯達黎加死乞白賴地搶拉布什夫人勞拉的手求合照的作態,就可清楚知道了。 因此,他最大的可能還是將火氣發向大陸,也不讓臺灣民眾有好日子過,對美國則先用幾句硬氣話下臺階,然后再暗中討好修補。美國不愿把還有兩年任期的陳水扁“逼到墻腳”,大概也會稍加安撫,使雙方不致撕破臉。只不過,“扁美關系”不會“船過水無痕”,而是“流水落花春去也”,已無挽回的可能了。
|
|
|
|
|
|
|
|
|
|
|
|
|
|
|
|
|
相 關 新 聞 |
|
相 關 專 題 |
|
|
|
新 聞 評 論 |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天水在線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天水在線留言板發表的言論,天水在線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