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領導人將見日本友好七團體會長
早報記者 仇曉慧
日本前首相橋本龍太郎30日起將率7個日中友好團體訪華3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昨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說,希望此次訪問有利于“推動中日關系的改善和發展”。
秦剛還透露,屆時,中國領導人將會見中日雙方的代表。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晉林波在接受上海東方早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代表團象征日本國內的對華友好力量,話題核心仍然是目前的中日關系,雖然有一定意義,但不會對日本政治發展方向產生重要影響。
中方或作“重要表態”
秦剛說,應中日友協邀請,日本日中友好七團體會長一行將于3月底訪問中國,與中方有關團體負責人就加強民間交流、促進兩國關系發展交換意見。
秦剛表示,中日民間交往對于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推動中日關系的改善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非常重視這次訪問,希望通過這次訪問,能夠有利于實現這一目標。”秦剛說。
據報道,由“日中友好議員聯盟”等7個日中友好團體會長組成的“知華派”訪華團,包括日中友好協會會長、眾議員野田毅、前外相高村正彥等重量級政治家。
“這是兩國之間規模比較大、規格比較高的一次會晤。中方可能會有高級官員接待。這體現了雙方對改善兩國關系抱以一定的期待。”晉林波分析道,“對中國而言,這是一種積極因素。”
晉林波認為,此次雙方會就目前中日關系表達一些態度。“中國可能會向國際社會表明中方在中日關系上的態度與立場,對發展兩國關系有一定推動作用。”他說。
日本媒體則稱,中國可能會通過領導人講話的形式發表對中日關系的“重要表態”,以此作為給“日本國民的信息”,爭取日本國內的理解。
探索中日關系新內涵
代表團有關人士透露,為避免出現因中日兩國理解不同而導致會談內容在發表時走樣,代表團一些成員24日還與中國駐日大使王毅舉行了會談,并提出希望中國領導人表態時不要涉及小泉參拜靖國神社及甲級戰犯的問題。
據悉,日方建議在31日上午與中方友好團體會談時討論靖國神社等具體問題,在下午與中國領導人的會談中談論“正面的話題”。
晉林波認為,日本政界本身對靖國神社問題持有不同意見,這次雙方主要是探索中日關系之中超越靖國神社的更廣內涵。
然而,靖國神社是中日關系陷入僵局的關鍵。晉林波認為,日本在這個問題上還不太可能做出承諾,因此中日關系一時難以實質性改善。所以,橋本此行更多只是一種對華友好的象征,但這也反映了日本另一種政治勢力對于靖國神社的否定態度。
橋本訪華的三重意義
對于本次訪華代表團團長橋本龍太郎的身份,晉林波表示,這體現了三重意義。一方面,橋本是日本前首相,這意味著本次會訪的僅次于現首相的高規格,這是日本政治力量的代表;另一方面,橋本是自民黨的實權派代表人物,也是日本知華派政治勢力田中派的最高代表,象征田中派的對華立場;除此之外,橋本還是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會長,代表了友好議員聯盟的對華積極態度。
晉林波說,中方對于日本不同代表團的區別態度,可以在無形中給小泉施加壓力,譬如在2月21日,應商務部部長薄熙來邀請,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二階俊博訪問北京,并受到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接見,就是這層意義的十足體現。小泉2001年上臺以來,年年參拜靖國神社,導致中日關系降至建交以來最低點,中日首腦互訪也因此中斷。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27日接受日本共同社采訪時表示,中日舉行峰會“需要合適的氣氛”。他強調,中方的立場沒有任何變化。(來源: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