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外反響強烈 臺當局無力招架
9月13日下午(北京時間14日清晨),在紐約參加聯合國成立60周年峰會的國家主席胡錦濤,與美國總統布什舉行會晤。會談中,胡錦濤希望“美國和中方一道,為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反對‘臺獨’作出積極努力”。
島內外輿論分析,中國大陸正在修正過去“反對外部勢力干涉臺灣問題”的一貫立場,向美國發出“共同遏制‘臺獨’”的邀請。
反響強烈
早在“胡布會”舉行之前,島內各界就高度關注。對胡錦濤主席提出中美“一道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的新提議,島內媒體、普遍認為,“一道維護”是一種“共同合作、共同管理”的概念與作為,頗具深刻涵義,符合大陸“軟的更軟,硬的更硬”的對臺政策基調,但也擔心陳水扁的“臺獨”施政會使臺灣更加孤立。
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副執行長兼大陸部主任張榮恭表示,胡錦濤主席提議和美國一道維護臺海和平,但臺當局無力也無心突破兩岸政治僵局,臺灣在臺海局勢中正在被邊緣化,這對“臺獨”政治人物鼓吹的所謂“臺灣主體性”,是嚴重譏諷。臺當局越是不愿與大陸談判,越是抵制兩岸交流,“只會促使美方更加和中共合作”。
親民黨“立委”林郁方認為,胡錦濤希望美國一起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既是一種邀請,但更是一種警告。也就是說,如果臺海未來和平穩定被改變,美國將承擔責任。
《聯合報》、《中國時報》等島內主流媒體質問臺當局:“中美一道,臺灣怎么招架?”美國的“一中”及“不支持臺獨”的政策早已確定,臺當局如果執意走“臺獨”老路,只會更加孤立。
《聯合報》認為,胡錦濤主席邀請美國共同設立“框架”管制臺灣,這種“共管”臺海和平或聯手反對“臺獨”的概念,主要不是強迫臺灣推動和平統一,而是在當前以“維持現狀”為主。這已是中美在對臺政策上的基本共識,也是一個底線。由此看來,美國和中國對臺政策共同概念已經成形,并不是夸張的說法。《中央日報》認為,對臺政策一向是大陸全球整體戰略的一部分,而“反獨”則是目前大陸對臺政策的一個主軸。胡錦濤借提出新提議,強化國際“反獨”統一戰線。
臺當局極力淡化沖擊
美國是“臺獨”的后臺老板,被陳水扁視為“最穩定的靠山”。正因為如此,每次中美領導人舉行峰會,臺當局總是提心吊膽。這次“胡布會”,臺“國安”高層、“外交部”上緊發條,全面跟蹤。“外交部”為此特意成立專案小組,“全程監聽胡布會的動向與對臺灣可能的影響”,并一再懇求美方事前事后向臺當局“駐美代表處”簡報。胡錦濤主席的新提議,大大出乎臺當局意料,因而各方面的反應相當混亂,而且自相矛盾。但相同點是,他們都從不同的角度淡化胡錦濤主席新提議對島內民心的沖擊。
“行政院”發言人卓榮泰15日表示,“共管”臺海和平的說法和中國的既有政策不太一致,他“感到驚訝”,未來還要深究背后的意義。不過,臺灣倒是很歡迎臺海問題被放在國際舞臺上討論,因為兩岸問題的確需要受到國際重視。
“外交部”發言人15日表示,經初步了解,“胡布會”對臺海議題的表述,立場與過去沒有差別。
比起這次短暫“胡布會”,臺灣更關注11月布什訪問中國的情況。“陸委會”稱,目前對此事暫無評論,將持續密切關注后續發展。
民進黨則發表聲明,惡毒攻擊胡主席的新提議是“混淆視聽,意圖把臺海問題的責任推給臺灣”,聲明誣蔑大陸是“臺海乃至東亞和平穩定的最大威脅”。這顯然是倒打一耙,轉移焦點,煽動民眾對大陸的敵意。
“共管”提議的背后
長期以來,大陸認為臺灣問題久拖不決的原因,是美國等西方反華勢力介入臺海,使臺灣問題復雜化。大陸過去提出的“對臺動武三條件”,其中一項是“外國勢力介入臺海、侵占臺灣”。而如今卻破天荒地提出,美方與中方一道“維護臺海的和平與穩定”,無疑是一種新的思路。
其實,中美“共管臺海和平”,甚至成立一個小組共管臺灣問題的想法和做法,早已有之,其演變的脈絡也相當清楚。
1995年李登輝赴美進行分裂活動和1999年提出“兩國論”后,臺海出現嚴重危機,但中美官方之外的對話一直很活躍,兩國的臺灣問題專家、學者就防范“臺獨”動向可能引發臺海戰爭的機制問題,進行過廣泛、深入的討論。較有影響的就是美國臺灣問題專家李侃如提出的海峽兩岸簽訂為期50年的所謂“中程協議”,其核心內容是“臺灣不獨,大陸不武”。
中美兩國政府內部也在“中美共管臺海危機”問題上進行過討論。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胡錦濤的新提議,和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在兩年半前與布什會面時,試探性提出的“中國撤導彈,換美方不軍售臺灣”的建議相類似。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美國研究所所長陳毓鈞透露,去年年底布什勝選后,布什政府內部進行了一次有關臺灣問題的討論,其結論就是希望跟中國共同管理臺海危機。
同時,中美在共同管理臺海危機方面也做了一些積極的嘗試。2003年12月9日,布什當著訪美的溫家寶總理的面,指名批評陳水扁“執意公投”,導致兩岸緊張。另一個例子就是,大陸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前后,臺當局派幾批人馬赴美國游說,要求美國干預,但美國的反應并沒有臺當局預期的那樣強烈。
對于這次胡錦濤主席的新提議,由于沒有什么準備,布什總統尚未作出明確回應,但美方不可能拒絕和中國共商臺海問題。布什如何表態,今年11月他訪華時也許就會相當清楚。
反映了大陸的自信與務實
客觀而言,胡錦濤主席的新提議,與中國綜合國力不斷上升、中美關系發展及兩岸關系的演變密切相關。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在兩岸實力對比上,“大陸強臺灣弱”的趨勢更加明顯,這為中國領導人用更長遠的眼光和思路來處理臺灣問題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今年以來,大陸推出一系列務實靈活的對臺政策,兩岸關系呈現“柳暗花明”之勢。但陳水扁“臺獨”本質未變,千方百計推動“臺獨”施政,而美國加緊對臺軍售,美臺軍事合作加深,無疑是縱容了“臺獨”分裂勢力。這些都使得兩岸關系的發展仍然面臨嚴峻的挑戰。
目前,中美雙方雖在一些重大安全問題上加強合作,并建立了新的對話機制,但雙方的矛盾依然存在,尤其是美國國內的“中國威脅論”相當囂張。
因而,胡錦濤主席這次的新提議,體現了大陸反“臺獨”絕不妥協的立場,表明大陸領導人在處理臺灣問題上的自信與大局觀,同時也表明中國與美國“坦誠對話、不搞對抗”的務實政策,這對化解美國對中國的猜忌,為中美關系的健康發展和維護臺海和平穩定,都會產生深遠影響。 《世界新聞報》特約記者 李天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