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原慎太郎 |
本報特約記者 趙正平
臺“總統府”秘書長游錫堃于9月5日率團飛抵日本東京,參加“臺日論壇”2005年年會。據悉,這是臺灣最高級別官員首次出席日方公開活動。同時,日本極右翼勢力的代表、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也于9月6日緊急訪問臺北。臺灣和日本的高官近期互訪密集,這表明雙方的官方交流越來越緊密,臺日勾結、共抗大陸的態勢更加明顯。
打著民間交流的幌子
游錫堃赴日參加“臺日論壇”,將與有關人士討論臺日雙方在亞洲新局勢下的未來對策,提出強化臺日準同盟關系的重要性。
此外,游錫堃還將拜會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和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等人。2002年,在陳水扁的授意和支持下,“臺日論壇”建立,實現了所謂的臺灣與日本高層及民間的對話平臺。表面上看,該論壇屬民間交流,但由于與會者都是臺日雙方的政界高官、學界精英,因此帶有濃厚的官方色彩。
今年“臺日論壇”的一個主要議程是討論如何具體落實改變“七二年體制”,實現臺日關系正常化。所謂“七二年體制”,是指臺日在1972年“斷交”后形成的沒有官方交流、只有民間溝通的體制。目前,臺當局“駐日代表”許世楷正在極力游說日本重新思考、評估并打破“七二年體制”,讓臺日關系朝著“邦交正常化”方向發展。
石原慎太郎會見完游錫堃后,于9月6日抵達臺北,除了會見馬英九討論舉辦“亞洲主要都市網”(ANMC)年會之外,更重要的是面見陳水扁,就臺日關系和東亞事務交換意見。“亞洲主要都市網”是由石原慎太郎于2001年發起、由12個亞洲城市組成的城市交流聯盟。在去年印尼雅加達年會上,北京獲得2005年年會的主辦權,但石原慎太郎操縱大會,違反“一個國家只能由一個城市代表參加”的原則,讓臺北不經投票就獲得了2006年年會的優先承辦權,北京憤而退出,拒絕簽署共同宣言,并放棄今年年會主辦權。石原緊急訪問臺北,就是要與馬英九協商由臺北接替舉辦本年年會的可能性。不過,據媒體報道,馬英九將給石原一個軟釘子,表明臺北不希望接下今年主辦的擔子。
想結成政治、軍事、經濟多層次的同盟
臺日除了在政治上相互靠攏,在其他方面也加強勾結。據臺灣《聯合報》報道,在中俄舉行“和平使命-2005”聯合軍演期間,臺空軍曾秘密派遣一架C-130運輸機改裝成的電子戰飛機(據稱是臺空軍惟一一架電子戰飛機),自臺中清泉崗空軍基地飛往駐日本琉球的美軍基地。這是臺軍機首度飛抵日本領土和琉球美軍基地,其軍事意圖備受各方關注。今年以來,臺灣加強了對日投靠力度,其表現為:在釣魚島問題上盡力保持低調;主動向日本提供大陸潛艇在東海活動的情報;在中華兒女都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的時節,惟有臺灣當局亦步亦趨地跟著日本稱投降為“終戰”。臺當局認為,如果沒有日本等國家的支持,臺灣根本無法獨立。因此臺灣極力拉攏日本,想在政治上結成同盟、在經濟上當作經貿伙伴、在軍事上形成軍事同盟,依靠日本謀“獨”、對抗大陸。
李登輝在臺執政時期就通過金錢收買等方法,在日本政界培養了深厚的人脈。民進黨上臺后,陳水扁除了繼承李登輝的做法外,還開辟了雙方溝通的新渠道:一是于2001年成立了對日工作小組,加大了對日工作的力度;二是于2002年拼湊出“臺日論壇”;三是指示“臺駐日代表”與設在日本的“臺灣獨立聯盟”勾結,與日本政壇建立更緊密的關系。此次游錫堃赴日,就帶領了臺灣多個部門的相關人員,以及數位大學教授,就是想在多層面上加強與日本的相互勾結與滲透。
當局“媚日”,民眾不滿
臺當局的“媚日”表現,已經引起了臺灣民眾的強烈不滿。自從連宋訪問大陸以來,大陸就采取了許多積極的對臺措施,兩岸關系朝著繁榮發展的方向前進。今年上半年臺灣整體外貿表現不佳,但對大陸出口增長11.8%,貿易順差達144億美元,創歷年同期最高。但臺當局不僅極力阻攔兩岸交流,還花費大量的錢財用于所謂的“外交活動”,忽視民生,造成經濟衰退,這種逆歷史潮流的做法當然得不到民眾的支持。▲
《環球時報》 (2005年09月07日 第十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