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年前的日軍日記被發現 日本兵成為殺人機器
![68年前的日軍日記被發現日本兵成為殺人機器](http://image2.sina.com.cn/dy/c/2005-08-13/U867P1T1D7486467F21DT20050813091826.jpg)
![](http://image2.sina.com.cn/home/c.gif) 荻島靜夫在瓦礫堆上記日記
![68年前的日軍日記被發現日本兵成為殺人機器](http://image2.sina.com.cn/dy/c/2005-08-13/U867P1T1D7486467F23DT20050813091826.jpg)
![](http://image2.sina.com.cn/home/c.gif) 獲島靜夫七本日記原件和一本攝影集
![68年前的日軍日記被發現日本兵成為殺人機器](http://image2.sina.com.cn/dy/c/2005-08-13/U867P1T1D7486467F1394DT20050813091826.jpg)
![](http://image2.sina.com.cn/home/c.gif) 荻島靜夫從1937年來到中國到1940年離開,三年的時間從未間斷。從日本兵的暴虐、兇殘到軍人的個體悲傷,都記錄在近二十萬字的日記里
![68年前的日軍日記被發現日本兵成為殺人機器](http://image2.sina.com.cn/dy/c/2005-08-13/U867P1T1D7486467F1395DT20050813091826.jpg)
![](http://image2.sina.com.cn/home/c.gif) 荻島靜夫圖片
68年前的一批記錄淞滬會戰細節的日本兵荻島靜夫日記和圖片,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輾轉后,2004年在中國境內被發現,引起了各界的關注。日記呈現了日本兵的暴虐、兇殘。戰場的硝煙和陣中目擊都被定格在他親手拍攝的208幅照片里,因此被認為極具史料價值。國家文物局得知消息后,即刻組成5人專家組趕赴四川,經緊張細致的查閱、驗證后,一致落筆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人民文學出版社在極短的時間里把這批日記和照片整理成書出版。《財經時報》在第一時間采訪了日記的收藏者,該書責編和眾多專家。
68年前的鬼子日記
“日記披露的細節讓人觸目驚心。”該書責編腳印說她幾乎是在悲憤的心情下看完這七大本日記和一本攝影集的。
“日記中燒房、殺人、搶劫、強奸的內容比比皆是;尤其有一段內容,日軍為了殺人簡化手續,施放毒氣殺害中國軍人。”日記收藏者樊建川先生說他雖然接觸戰爭文物近20年,但讀到這樣的文字還是第一次。因此在極短的時間里組織翻譯、鑒定,想讓這一事件公諸于眾。
硝煙中的敵人
“《荻島靜夫日記》的披露不僅僅是出版界的事。”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潘社長說。因為責任重大,據說整個出版社各部門對出書的每個細節都很小心,尤其在內容上要盡可能地還原日記,也盡量要求圖片不外泄。可敏感的媒體還是知道了這個消息。
出版社和收藏者每天都要接到無數的電話,大多是要求采訪和觀看這些原始資料。
其實,有關“侵華日記”已出版不少,但卻沒有形成這樣大的一個歷史事件,腳印認為是因為日記的翔實性。“這是首次在中國境內發現如此完整的日本兵日記,他整整記錄了3年,從1937年參加凇滬戰爭,到1940年離開中國,他從來就沒有間斷。不論是下雨還是刮風,不論是在炮火紛飛的陣地上,還是在當火葬兵的后方,而且他還把這些場面用鏡頭定格了下來,這就是鐵的證據。”
“當年《東史郎日記》的出版因為日本右翼的阻撓,后因證據不足敗訴,原因是在日本出版,缺乏照片等物證。而這幾本日記就不一樣,不僅有詳細的文字記錄,還有佐證文字的照片,并有相應物證。荻島靜夫的部隊編號、他使用的日本出品日記本,為《朝日新聞》提供新聞照片的日本相機等。所以,它將比此前出版的‘日記’更具史料價值”。凇滬抗戰紀念館的館長認為。
“不久前湖北省檔案館在搜集整理抗戰史料時,發現一本上世紀30年代編譯出版的《一個日本士兵的陣中日記》。據說是當年從一個戰死的日本兵身上搜出的日記,文字只有幾萬字。
此后也有戰爭親歷者留下的文字,而這幾本日記卻是敵軍在戰爭硝煙中的真實記錄,如同一部戰爭記錄片,因此更彌足珍貴。”
荻島靜夫之謎
荻島靜夫是出于什么目的把這些記錄留了下來,這些日記又是如何被保留在了中國,這一切成了眼前的謎題。在硝煙彌漫的戰場,要保存這么多的紙片,該是多么的不易,它又是如何被今天的收藏者發現,一個又一個疑問,成為讀者想要破解的密碼。
按照日記的記錄,1937年8月23日,27歲的荻島靜夫應召入伍。一個星期后,他乘船從日本神戶出發,經4天航行后,抵達上海,加入日軍第110步兵團第110聯隊,成為一名特殊的“火葬兵”。
日記本的原件就鎖在樊建川公司樓下財務部的保險柜里,日記本手掌大小,長約15厘米、寬約10厘米。日記共7本,封面皮分褐、黑兩種顏色,有3本分別印有“從軍手帖”、“陣中日記”、“從軍日記”字樣。樊建川說,“可見,這是日軍部隊給士兵發的統一印制的筆記本”。目前國家已經鑒定這批日記為國家一級文物。樊建川說,當國家文物局的專家知道這一消息后,即刻組成5位專家小組奔赴四川,經過緊張的查閱、驗證,最后一致落筆評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樊建川翻開日記本,里面紙張已微微泛黃,用鉛筆寫的小楷密密麻麻,“日記中用了大量的軍事用語和暗語,這給我們的翻譯帶來了麻煩。”樊建川說他因此還找來了日語專家,經多個專家討論最后定稿,目的是為了保持翻譯的準確。
成為一架殺人機器
“荻島靜夫所屬部隊入侵中國時有5000多人,到1950年他回國時,只剩300多人。荻島靜夫大難不死,居然還升到了步兵軍曹(日本舊陸軍的下士官)。如果他還健在,今年正好是95歲”。樊建川讀日記時還作了大量筆記和批注。
“戰爭已經讓日本人喪失理智。”樊建川說,目前要做的是到日本尋找荻島靜夫,據他透露,現在已有幾家電視臺希望跟拍整個過程。而樊建川更想解開這樣的謎,如果日記作者還活著,會對他犯下的罪狀作何感想呢?是懺悔還是沉默?
從日記披露的文字看,荻島靜夫在做 “火葬兵”時,清楚地記錄著僅淞滬會戰一役,他一人就焚化了1000多具尸體,他在此節中寫道:“我們要改變對中國軍隊的印象,他們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不能打仗。”可見戰爭的慘烈。
從殺戮、暴虐、滅絕,到軍人個體的犧牲,荻島靜夫記日記時幾乎沒有任何表情,他冷漠地記錄下每天的數字。有時新兵僅僅為了試試身手,就把俘虜當成靶子活活殺死。
用收藏還原歷史
這套日記到今天已經有68年歷史,1950年被一名叫王襄的中國人收藏后,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輾轉,2004年初夏被樊建川先生購得,并藏于樊建川私人博物館。
樊建川說他當時聽到這個消息,完全是半信半疑,但直覺又告訴他這里面包含著重大信息。
在文物市場摸爬數年的他,還是第一次這樣激動。日記到手之后即刻組織人翻譯,然后與人民文學出版社聯系出版。
他的目的只是要用這些證據去印證歷史,告訴讀者一個真相,還歷史一個真實。因此用自己的力量建立起抗戰私人博物館,主要收集抗戰有關的文錚霉萁?月15日開館,據說收藏一級文物達43件之多,他現在還在不惜花重金購買一切有歷史價值的物品。本報記者 吳小曼
荻島靜夫日記內容節選
![荻島靜夫日記內容節選](http://image2.sina.com.cn/dy/c/2005-08-13/U867P1T1D7486723F21DT20050813145832.jpg)
![](http://image2.sina.com.cn/home/c.gif) 荻島靜夫所在部隊的入侵中國的鬼子兵
![荻島靜夫日記內容節選](http://image2.sina.com.cn/dy/c/2005-08-13/U867P1T1D7486723F23DT20050813145832.jpg)
![](http://image2.sina.com.cn/home/c.gif) 轟炸后的遺跡
![荻島靜夫日記內容節選](http://image2.sina.com.cn/dy/c/2005-08-13/U867P1T1D7486723F1394DT20050813145832.jpg)
![](http://image2.sina.com.cn/home/c.gif) 日本士兵在中國軍人烈士墓前耀武揚威
昭和十二年十月四日 晴 南山宅
昨天午后七時行動開始。宇野部隊于晚上九時到達吳淞河對岸,子彈頻頻飛來,當場擊中了兩三名士兵。
通過交通壕前進的第五、六兩個中隊的渡河進攻遭到了敵人的阻擊。在敵方堡壘等堅 固防御陣地發射的自動火器十字交叉火力的襲擊下,有人相繼倒下。雖然我們懊惱不已,仍然渡河不得,最終還是撤退了,還犧牲了十幾名兵士。宇野部隊的目的何時才能達到啊!我們也有丟掉性命的一天嗎?
昭和十二年十月六、七、八日 雨
我部終于在敵前強渡成功,但是傷亡不斷增加。
在那兩天,遭到敵人一次又一次的猛烈反擊的日軍變得疲憊了,戰況不利。大隊長戰死,中隊長和小隊長也相繼戰死,士兵也不斷戰死。
九日早晨,在敵軍的反攻中,加納部隊也遭到被全部殲滅的悲慘命運。
整個聯隊只剩下兩三百人了,死者的遺骸散于泥濘的田野中。
看到身邊所發生的一切,心中油然而生的只有等死的悲傷。
昭和十三年一月八日 陰 豐田紡織廠
早上冷,下午有很多重要的事情,一直工作到晚上1點鐘。
上午去第六中隊,受到了煮甜小豆粥的款待。
晚上,聽隊長說開設慰安所的事,高興的人很多。
昭和十三年七月十八日 晴
如皋-海安鎮
凌晨三點,東臺聯隊本部用無線電報告東臺被敵人包圍了,正在進行激戰,命令立即前進,早上七點組成步行前進和乘船前進兩隊支援,我參加步行部隊。這個時候正進入伏暑,是夏天最炎熱的時候,熱得人非常難受。路途中,我們征集了很多苦力,有的推獨輪車,有的挑擔子,大家都穿著內衣行軍,一個個被弄得筋疲力盡的。一點鐘走不到兩里半的路程,中午休息到三點半,三點半又出發,但是掉隊者不斷出現。下午聯絡了汽車,總算收容了那些掉隊者,晚上八點半鐘我們到達海安。
昭和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 晴 元帝宮-廬山山麓
今天上午八點,師團的寺尾少佐來到部隊本部搞瓦斯培訓。
聽說在這次戰斗中,友軍已多次使用了瓦斯,因為敵兵都比較年輕,他們利用山岳的地形,繼續作頑強的抵抗。
今天早上發下了彈藥、瓦斯彈、發煙彈和其他的武器裝備。我們攜帶三天的口糧,做好了輕裝上陣的各種準備,等待出發。
將要進行的是有名的廬山山地攻略戰,我軍將先攻占德安,再奪取南昌。
昭和十三年九月十九日 陰 廬山山麓
正午時,敵人野戰炮猛烈地襲擊我軍后方部隊,敵人使用的野戰炮比友軍的好,大、小行李部及其他第二線的部隊都遭到敵炮的攻擊。我軍用火炮應戰,炮聲震蕩廬山,我們在山上的陣地被炸得滿目瘡痍,子彈嗖嗖橫飛。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戰場上的慘烈狀況,而這一切就發生在我們身邊,說不定全軍覆沒就是我們的命運啊,生死之隔真的像一張紙,敵人的抵抗非常頑強。右邊的高地就是著名的香爐峰,如歌如畫的絕景之地,現在卻戰火交織。
昭和十四年四月三日 晴 陳村
今天天氣很好,但氣溫卻變冷了。一會兒夏一會兒冬的,支那的氣候就是易變。今天要開始做點事了,但是因為沒分配什么任務也就算了。我去支那人的理發店理發,好久沒有這么舒舒服服地理發了。我去辦公室,掛上了很多美人畫。從今日起,點名時要做體操。
傍晚,我們使用了擲彈筒之后,隊長帶領著我們拿著刀把數名俘虜兵作為試刀的對象,一個個殺掉。
昭和十四年一月十九日 晴 淮口
昨天完成了第八中隊彈藥的分配,我下午沒事可做,有了空閑,身體狀況很好,心情愉快,就和副官一起去巡察牛頭山一帶。在廬山的一個高山頂上,敵軍原來構筑了工事。此時攻守易位,友軍正在修建工事,執行警備。遠遠看去,廬山戴著白雪,我等的巡察猶如新春的郊游。步哨的艱辛,又當何如。
眼下的淮口,清泉流過巖石。望著這般景色,便和副官拍了紀念照。
掃蕩殘敵的行動本想只需兩三天,可是現在已經過了一個星期。從遠處傳來炮聲,是103部隊在進行攻擊。晚上,我筋疲力盡地從山上回來。
明天早上三點半起床,秘密掃蕩附近的村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