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榮在金昌調研時強調 深入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大力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本報金昌10月26日訊(記者茍保平)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蘇榮10月24日至26日在金昌市調研時強調,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要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大力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促進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
蘇榮出席了金川公司銅冶煉節能降耗技術改造竣工暨“十一五”首批重點項目開工儀式,并來到生產車間和工程建設現場,詳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和項目建設情況。他說,金川公司已經竣工的技改項目和這次開工的兩個重點項目,總投資達24億多元,標志著金川公司在擴大生產規模和提升核心競爭力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近年來,通過大力實施技術改造項目,我省包括金川公司在內的一批大企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實踐證明,項目始終是經濟工作的生命所系,技術改造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途徑。
25日下午,蘇榮考察了金川區雙灣中學、金丹藥業有限公司和金昌市職業技術學校。他說,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歸根到底就是要把經濟發展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適應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客觀要求,既要大力推進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又要下功夫提高勞動者素質。
蘇榮指出,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關鍵是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轉變發展觀念、明確發展思路、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的要求,切實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我省產業鏈條短,產品創新能力弱,經營方式粗放,資源消耗高,這是經濟缺乏競爭力和自我發展能力的主要癥結所在。
從這一實際狀況出發,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堅持以項目為載體,進一步加快技術改造步伐,加大產品結構調整力度,在降低能耗物耗的基礎上,努力延伸產業鏈,不斷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蘇榮強調,要把大力推進技術創新、千方百計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來抓。像金川公司這樣的大企業,要提高競爭力,實現跨國經營,保持企業長盛不衰,必須立足自主創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擁有強大的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和不斷開拓市場的能力,擁有一支能夠進行自主創新的人才隊伍。為此,要努力增加研究開發投入,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就全省來說,企業要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大企業首先要帶好頭,各類中小企業要主動同具有較強研究開發能力的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聯合,形成產學研相結合的機制,不斷推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
蘇榮指出,在支持大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堅持發展抓項目不動搖,面對國內外市場,積極引進新的投資主體,促進非公有制企業和中小企業發展,也是我省創新發展模式,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題中應有之義。要把抓項目同擴大對外開放結合起來,大力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以吸引更多的域外資本來我省投資興業,不斷推進工業化進程。
蘇榮強調,要把提高勞動力素質作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一項基礎工程來抓。隨著全國工業化進程的迅速推進,技術工人短缺的矛盾越來越突出。職業技術教育大有可為,已成為新的朝陽產業。
這對我們省來說,也是轉移剩余勞動力、提高城鎮化水平的難得機遇。我們要緊緊抓住這個機遇,積極主動地調整教育結構,以適應市場需求的新變化。在繼續下大力量抓好九年義務教育、努力擴大高中教育的同時,要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大規模地開展對勞動力的各種技能培訓。當務之急是要整合各種培訓資源,加強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培訓,有組織大規模地開展勞務輸出,努力促進勞務經濟的超常規發展。
副省長楊志明等陪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