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深圳2月7日電(記者王豐)7日下午舉行的深圳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通報,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和病毒基因測序結果綜合分析,1月31日深圳發現的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因暴露于境外新冠病毒污染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大,初步判斷本起疫情為境外輸入引起的本土疫情。
深圳市衛健委二級巡視員林漢城介紹,目前,深圳市疾控中心已完成病例1-14的新冠病毒全基因組測序,測序結果均為奧密克戎變異株(BA.1進化分支)。病例1-5、7-12與病例1的新冠病毒序列高度同源;病例6、13由于樣本病毒載量低,測序覆蓋度低,無法判斷同源性。其他病例的新冠病毒基因測序和同源性分析正在抓緊進行中。
經比對,病例1與國內此前發現的多起本土奧密克戎疫情病例均不同源,與近期深圳境外輸入病例感染的病毒序列也不同源,與全球數據庫上傳的一些基因組序列100%同源。
截至2月7日17時,深圳當日無新增本土病例,累計病例16例。除第一例在發熱門診發現外,其余病例均為重點人群中排查出。
深圳市區相關部門正全面溯源16例病例14天內的活動軌跡、人員接觸情況。追蹤到的密接者、次密接者均已按要求管控,涉及室外的密接者、次密接者已發出協查函進行協查管控。目前,所有病例的工作地居住地已實施管控,活動過的重點場所已進行環境核酸采樣和終末消毒。按照應檢盡檢的原則,持續加強一般接觸者重點人群的排查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