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訪紅色圣地,緬懷革命英烈,講述紅色故事。讓我們重溫總書記講述的黨史故事,從中汲取前進的智慧和力量。
△ 2019年9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張富清頒授勛章。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1948年3月,他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啟了自己的英雄之旅。
壺梯山戰斗、永豐城戰斗中,他任突擊組長,先后炸掉敵人三個碉堡,立下赫赫戰功。
1955年1月,他退役轉業,告別軍營,扎根湖北來鳳縣,鎖住榮譽,塵封戰功,為當地發展和群眾過上好日子不懈奮斗。
1985年1月,他站完最后一班崗,離休。人離休了,思想卻不離休,他堅持學習,三十多年如一日。
無論何時、何地、何境,他都把組織的要求擺在第一位。作為一名有著7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他精神上追求卓越,物質上毫無所求。他,就是“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張富清。
60多年里,張富清將赫赫戰功深埋心底,從不提起,他的老伴兒和兒女都不知情。2018年底,國家開展退役軍人信息登記,張富清隱藏半個多世紀的戰功才得以被發現。
戰斗英雄的事跡披露后,諸多光環加身,他依然是老樣子,一切都沒有變,還是那個堅守初心,保持本色的張富清。
“我要在有生之年,堅決聽黨的話,黨指到哪里,我就做到哪里,黨叫我做啥,我就做啥。”張富清說。
△左腿截肢的張富清依靠支撐架在家里活動(2019年3月31日攝)。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張富清珍藏了幾十年、補了又補的搪瓷缸(2019年3月31日攝)。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 張富清穿上老式軍裝敬軍禮(2019年3月31日攝)。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全黨同志要做到
學史明理、學史增信
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學黨史、悟思想
辦實事、開新局
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監制:孫承斌、陳二厚
策劃:劉潔、鄭衛、蘭紅光、賴向東、王建華
統籌:費茂華、周大慶
文字:譚元斌
編輯:李夢馨、雒圓、韓曉雨、劉金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