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獲悉,7月9日16時,四川省氣象臺發布今年入汛以來首個暴雨黃色預警。截至7月10日21時,累計降雨超過100毫米的雨量站有318站,超過250毫米的有6站,最大為巴中市通江縣青峪站(296毫米)。
本輪強降雨期間,共有渠江干流上游巴河、通江支流等14條河流17站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其中7條河流8站發生超保證水位,截至10日21時,仍有7條河流8站超警戒水位,其中3條河流3站超保證水位。據預報,渠江干流風灘站11日7時洪峰流量27000立方米/秒,超保證水位1.55米,為30年一遇洪水,三匯站11日18時洪峰流量28000立方米/秒,超保證水位5.54米,為超50年一遇洪水。
據初步統計,本輪強降雨導致巴中、南充、廣元、資陽、成都等地12萬余人不同程度受災,轉移安置群眾4600余人(南充4.6萬人受災,轉移安置2249人;巴中7.2萬人受災,轉移安置817人),直接經濟損失1.76億元。農作物受災面積4578公頃,房屋損毀、倒塌81戶204間,部分道路因山體垮塌導致中斷。通江縣新場鎮3名野釣者被困小通江心島,在水文情報有力支撐下已成功脫險。詳細災情正在進一步核實統計中。
根據當前雨情、汛情及變化趨勢,按照《四川省防汛抗旱應急預案》規定,經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研究決定,7月11日0時啟動Ⅲ級防汛應急響應,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各成員單位、相關市(州)防汛抗旱指揮部按照職責分工,做好防汛保安各項工作,平昌縣城及其以下流域按特大洪水做好防范應對各項工作。
水利部、水利廳聯合督查組已在南充等雨區指導強降雨防范應對和搶險救災工作。6個省級防汛減災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督查組分赴巴中、南充、廣元、達州、瀘州、綿陽開展督查工作。(總臺記者 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