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的每一個問號,都對應著現實而具體的關切。目前官方發布的信息量有限,需要盡快制定和發布實施細則。政策越明晰越好,不應有模糊地帶。
1月20日,國家衛健委有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春節返鄉人員需持有7日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當地基層政府要對返鄉人員進行網格化管理。消息一出,輿論高度關注。但是,目前官方發布的信息量比較有限,民眾有諸多疑問待解,需要盡快制定和發布實施細則。
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復雜,一些地方已經呼吁民眾“就地過年”。但很多在外奔波一年的人,依然覺得“回家團聚才是年”。交通運輸部預計,2021年春運期間仍將發送旅客17億人次。這意味著,“春節返鄉須持7日內核酸陰性證明”的防疫新規,將直接影響億萬群眾的出行。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在相關新聞的評論區,有不少的問號。公眾有很多疑問待解,比如,“返鄉”如何界定?是特指“家鄉”還是也包括“他鄉”?去外地旅游是否受影響?在省內自駕出行,幾小時就能往返,是否也要核酸檢測?節后返程,是否也需要核酸檢測?春節期間是否每隔7天就要檢測一次?
還有不少網友在問:按照這個防疫新規,各地依據本地疫情實際制定的防疫政策是否還有效?高中低風險地區是否有所區分?也有網友擔心:春節假期只有幾天,勢必導致很多人節前扎堆做核檢,如何避免聚集風險?各地核酸檢測機構是否做好了充分準備和應急預案?
面對冬春復雜的抗疫形勢,相信公眾會積極配合防疫要求。但是,網絡上的每一個問號,都對應著現實而具體的關切。政策越明晰越好,不應有模糊地帶。如此,才能為“精準防疫、科學防疫”創造條件,讓大家過個平安年。(評論員易艷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