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之旅
新華社海南文昌11月24日電(記者胡喆、陳凱姿)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后,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之旅。
![(嫦娥五號探月)(1)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Files260/BeyondPic/2020-11/24/1126777146_16061697472461n.jpg)
這是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嫦娥五號探月)(2)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Files260/BeyondPic/2020-11/24/1126777146_16061697556511n.jpg)
這是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后,先后實施了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一二級分離以及器箭分離等動作。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介紹,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組成,在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后,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將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軌道器攜帶返回器留軌運行,著陸器承載上升器擇機實施月球正面預選區域軟著陸,按計劃開展月面自動采樣等后續工作。
![(嫦娥五號探月)(3)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Files260/BeyondPic/2020-11/24/1126777146_16061697655401n.jpg)
這是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嫦娥五號探月)(4)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Files260/BeyondPic/2020-11/24/1126777146_16061697734431n.jpg)
這是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嫦娥五號探月)(5)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Files260/BeyondPic/2020-11/24/1126777146_16061697815321n.jpg)
這是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據悉,嫦娥五號任務計劃實現三大工程目標:一是突破窄窗口多軌道裝訂發射、月面自動采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月球樣品儲存等關鍵技術,提升我國航天技術水平;二是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自動采樣返回,推動科技進步;三是完善探月工程體系,為我國未來開展載人登月與深空探測積累重要人才、技術和物質基礎。
![(嫦娥五號探月)(6)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Files260/BeyondPic/2020-11/24/1126777146_16061697895801n.jpg)
這是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新華社記者 張麗蕓 攝
![(嫦娥五號探月)(7)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Files260/BeyondPic/2020-11/24/1126777146_16061697978421n.jpg)
這是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嫦娥五號探月)(8)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Files260/BeyondPic/2020-11/24/1126777146_16061698059561n.jpg)
這是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新華社記者 張麗蕓 攝
嫦娥五號任務的科學目標主要是開展著陸點區域形貌探測和地質背景勘察,獲取與月球樣品相關的現場分析數據,建立現場探測數據與實驗室分析數據之間的聯系;對月球樣品進行系統、長期的實驗室研究,分析月壤結構、物理特性、物質組成,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的研究。
嫦娥五號任務由國家航天局組織實施,具體由工程總體和探測器、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與回收、地面應用等五大系統組成。
探月工程自2004年1月立項并正式啟動以來,已連續成功實施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和嫦娥四號等五次任務。此次發射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3次飛行。
相關新聞:
“嫦娥玉兔”探月記 | 嫦娥五號:月球,我來了!
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將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飛控小編帶你看|回顧中國探月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