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8日電 題:消費扶貧你參與了嗎?——國務院扶貧辦有關負責人回應熱點話題
新華社記者
消費扶貧一頭連著貧困地區的“錢袋子”,一頭連著城市的“菜籃子”“米袋子”和“果盤子”,是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突然遭遇疫情和災情的雙重挑戰。中央明確開展消費扶貧行動,利用互聯網拓寬銷售渠道,多渠道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消費扶貧如何參與?消費者權益如何保障?如何構建長效機制幫扶貧困地區產業發展?
在28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國務院扶貧辦有關負責人對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進行回應。
什么樣的產品是扶貧產品?
是否購買貧困地區的產品就是消費扶貧,到底什么樣的產品是扶貧產品?這是很多消費者的疑問。
“貧困地區生產的具有帶貧效應的產品,這樣的產品和貧困地區普通農副產品最大的區別是具有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的作用。”發布會上,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負責人王大洋用一句話來定義扶貧產品。
“之所以要把扶貧產品這個概念提出來,就是要讓消費扶貧的政策紅利、市場紅利最后能夠真正落到貧困地區扶貧產業上,帶動貧困人口增收脫貧。”王大洋說。
他介紹,扶貧產品認定有專門的流程:企業或合作社等市場主體自愿提出申請,由中西部地區有扶貧任務的縣級扶貧部門來認定,國務院扶貧辦定期組織在社會扶貧網公示,最后由國家、省、市三級對扶貧產品的認定過程進行監管。
對此,在發布會上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洪天云特別強調,扶貧產品要有三要素:首先產品質量合格;其次是同規格、同品種、同質量商品的平均價格;最后必須有減貧帶貧機制,例如“有沒有帶領貧困戶一起參加勞動、一起增收等,三個要素結合起來才能認定為扶貧產品。”
來自國務院扶貧辦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中西部22個省份共認定76152個扶貧產品,已銷售1027.01億元;東部9省市消費扶貧金額264.35億元。
![(社會)國新辦舉行消費扶貧行動有關情況發布會](/Files259/BeyondPic/2020-8/28/1126426357_15986204443021n.jpg)
8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洪天云,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負責人王大洋,廣東省委農辦、扶貧辦專職副主任梁健介紹消費扶貧行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新華社記者 潘旭 攝
哪些渠道能買到扶貧產品?
王大洋介紹,目前主要有消費扶貧專區、消費扶貧專館和消費扶貧專柜三種主要渠道可以購買消費扶貧產品。
消費扶貧專區——現有的線上電商平臺和線下的商貿流通企業開設的專門銷售扶貧產品的區域,例如京東、拼多多、淘寶、蘇寧等電商平臺和永輝超市等,專門設立的銷售單元、貨架和柜臺。
消費扶貧專館——專門銷售扶貧產品的線上線下平臺,在線上有“扶貧832平臺”,這是為各級預算單位采購使用的平臺,此外還有一些有扶貧意愿的企業在自己的場所里設立的專門銷售扶貧產品的線下平臺等。
消費扶貧專柜——新零售銷售模式下的智能售貨柜,比如商場、車站、醫院、機關單位里的無人售貨機等,消費者可以在身邊就買到橙子、咖啡、茶葉等扶貧產品。
“通過專區、專館、專柜銷售的扶貧產品數據,都將匯集到社會扶貧網的消費扶貧平臺上,便于社會監管,防止打著消費扶貧的旗號銷售非扶貧產品謀利、斂財。”王大洋說。
如何保障消費者權益?
“良好的消費體驗才能保證扶貧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王大洋說,扶貧產品質量有各行業主管部門、銷售渠道和扶貧系統三重保障把關。各部門要履行好各自職責,建立完善遴選機制,讓更多優質扶貧產品涌現出來。
王大洋介紹,扶貧產品質量有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管。在事前的扶貧產品認定階段要嚴把準入關,事中要嚴把監督關,事后要對扶貧產品目錄進行動態調整,出現質量問題的要及時清退。
“消費扶貧要尊重市場規律,才能讓貧困地區扶貧產業真正扶得起來。”洪天云在發布會現場公布了扶貧監督舉報電話,鼓勵大家監督扶貧產品,維護消費權益,“如遇到以次充好,打著扶貧旗號斂財牟利,可以撥打‘12317’舉報電話,有問題我們就會及時查處。”
如何構建貧困地區產業幫扶長效機制?
“貧困地區脫貧根本措施是發展產業,但發展扶貧產業不能一蹴而就。”洪天云在發布會現場以甘肅省隴南祥宇油橄欖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為例分析,貧困地區發展扶貧產業要走規模化、品牌化發展道路。
據了解,該企業自2014年以來,采用了“公司+協會+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累計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4817戶21678人脫貧。公司董事長劉玉紅在現場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未來計劃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休閑農業、創意農業、品鑒體驗、觀光旅游為核心功能的“一體多元”的扶貧產業,帶動更多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
“要深化東西扶貧協作制度和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制度,這兩項制度要長期堅持下去,這點要吃‘定心丸’。”洪天云說,下一步還將加大扶貧產品物流補貼等配套支持政策,未來解決長期存在的相對貧困問題,要把社會各方力量動員好,這方面我們也在進行探索。
相關新聞:
北京對口幫扶內蒙古 消費扶貧帶動近10萬貧困人口增收
“四川扶貧”公益品牌帶動約400萬貧困群眾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