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時事新聞>>國內>>正文
長江第1號洪水形成 今年汛情如何?
(2020/7/4 9:04:39)  來源:新華網  打印本頁

  新華社武漢7月3日電  題:長江第1號洪水形成 今年汛情如何?——專訪長江委防汛專家

  新華社記者李思遠

(圖文互動)(4)“長江2020年第1號洪水”在長江上游形成

  長江三峽樞紐開啟泄洪深孔泄洪(7月2日攝)。新華社發(鄭家裕攝)

  受近期強降雨影響,“長江2020年第1號洪水”2日在上游形成。

  目前長江汛情到底如何?今年會不會發生流域性大洪水?在一些地方受疫情嚴重影響的背景下,應如何積極應對汛情挑戰?記者走進“長江防汛指揮中樞”——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采訪了防汛專家。

  第1號洪水形成 長江流域進入防洪攻堅階段

  2日上午,位于漢口的長江水利委員會大樓里一片忙碌。在15樓的防汛會商室,電腦屏幕上,閃爍著各個水文站點的水位、流量等信息,防汛會商會正緊張進行。長江防洪預報調度系統上的水情監測顯示,三峽水庫入庫流量1日起從2.9萬立方米/秒快速增加,2日10時已經達到5萬立方米/秒。

  “達到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標準,‘長江2020年第1號洪水’已經形成。”長江委水文局黨組書記陳敏說,這也意味著長江流域進入防洪攻堅階段。

  長江委水旱災害防御局副局長寧磊說,與往年相比,入梅早是今年長江主汛期的最大特點。5月29日入梅,較往常偏早10天,即使相比發生流域性大洪水的1954年,也要早2天。其次,降雨多。6月以來,長江流域降雨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多兩成,其中上游偏多一成,中下游偏多三成。

  “如果不是‘天幫忙’,5月上中旬降水少、底水低,今年的防汛壓力還會更大。”寧磊說,5月底,長江中下游干流及兩湖出口控制站水位比30年平均值偏低1至2米,目前已經全面反超1至2米。

  鑒于當前長江流域汛情的形勢,長江委2日11時啟動長江水旱災害防御Ⅳ級應急響應。同時,為了應對第1號洪水,調度三峽樞紐維持當前下泄流量攔洪削峰,削峰率約30%。

  局地洪澇災害突出  干流依然相對平穩

  第1號洪水來襲,干流防汛趨于緊張。實際上,支流和中小河流洪水早已拉響防汛警報。

  6月進入主汛期以來,極端降雨事件頻發,區域性暴雨洪水重于常年,多地發生的中小河流山洪災害和內澇造成城區被淹、道路受損、人員受困。19日起,重慶市綦江流域遭遇暴雨襲擊,洪峰水位超歷史0.26米;27日,湖北宜昌強降雨,城區最高降雨量達到271.6毫米,超過最大日降雨量極值……

(新華視界)(3)重慶綦江洪峰過境

  綦江城區部分居民樓被淹(7月1日攝)。 7月1日,重慶綦江區普降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最大雨量為107.6毫米。據了解,7月1日,綦江在全區范圍啟動防汛Ⅲ級應急響應。 新華社發(陳星宇 攝)

  長江委水文局長江水文情報預報中心副主任、正高級工程師楊文發說,流域內一些中小河流相繼發生超保證或歷史洪水,以及山洪泥石流災害和城市內澇多發,與今年長江流域的降雨特點分不開。

  楊文發介紹說,今年,特別是6月以來,長江的雨情呈現暴雨過程,雨量大、移動性強、影響范圍廣以及暴雨極值突出等特征。這些特點導致強降雨區很難持續集中,從而未出現暴雨洪水疊加或干支流洪水遭遇現象,也決定了今年還未發生較嚴重的洪水,局部地區洪澇災害突出但長江干流依然相對平穩。

  但這并不意味著長江干流汛情可以讓人高枕無憂。陳敏說,長江防汛還未到“七下八上”的關鍵期,發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根據長江委此前4月份的主汛期中長期預測,2020年長江流域氣象年景總體偏差,長江發生區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性較大,甚至也有可能發生流域性較大洪水。基于氣象水文現狀和補充分析,目前,長江委依然維持這種判斷。

  防汛既要有信心 又不能松勁懈怠

  防汛專家表示,長江流域尤其是湖北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大,承災能力弱,備汛時間緊、難度大,防汛抗洪工作艱難超乎往常。為避免汛情帶來的雙重打擊,一方面要樹立戰勝汛情的信心,利用現有防洪體系,科學防汛;另一方面要清醒認識汛情的嚴峻形勢,壓實責任,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扎扎實實做好防御工作。

  寧磊說,經過多年努力,長江流域整體防洪抗災能力顯著提高,已經初步建成了以堤防為基礎、三峽為骨干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配合的綜合防洪減災體系。

  據介紹,目前,長江3900公里的干流堤防均已經按照長江流域綜合規劃確定的防洪標準達標建設,同時形成了以控制性水庫為骨干的防洪水庫群。“包括三峽工程在內的40座控制性水庫總防洪庫容574億立方米,已經成為長江防洪最有效、最經濟、最靈活的武器。”寧磊說。

(圖文互動)(2)“長江2020年第1號洪水”在長江上游形成

  長江三峽樞紐開啟泄洪深孔泄洪(7月2日攝)。新華社發(鄭家裕攝)

  除了通過大量水利工程建設“強壯筋骨”,水旱災害防御部門還在監測預報預警等方面下足功夫,苦練“千里眼”和“順風耳”。楊文發介紹說,基于長江流域30000多個水雨情監測站點,協同氣象衛星、天氣雷達的監測信息,結合多年來不斷加強和應用先進的水文、氣象預報技術,已能做到短期洪水預報“八九不離十”,再借助智能的防洪預報調度系統,三至五分鐘就可以生成一套調度方案,長江干流水位調控可以做到“厘米級”。

  寧磊說,在今年汛期氣象條件不利、疫情汛情疊加的情況下,更要看到長江防汛還面臨超標洪水應對能力不足、中小水庫安全度汛問題突出、山洪災害防御難度大、城市防洪排澇問題顯著等情況。這就需要各地應急謀遠相結合,認真梳理此前強降雨中出現的薄弱點,切實提升洪水防御能力,同時做好監測預報預警、加強堤防巡查防守,全力打贏防洪攻堅戰。

  相關新聞:

  長江發生2020年第1號洪水 水利部啟動Ⅳ級應急響應

  削峰高達三成!三峽水庫有效攔蓄長江2020年第1號洪水

  “長江2020年第1號洪水”在長江上游形成

攝影相關圖片
平涼市黨政考察團觀看天水湖“大 “大美天水+麥積飛天”音樂噴泉第 “大美天水+大地灣女神”音樂噴泉 “大美天水+麥積飛天”音樂噴泉第 “大美天水+大地灣女神”音樂噴泉 天水在線12小時“直播帶貨”煙鋪 “大美天水+麥積飛天”音樂噴泉第 “大美天水+大地灣女神”音樂噴泉 天水在線攝影報道:“麥積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