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元午餐”升級了
景區工作人員把盛有食物的盤子擺出“70”圖案
景區為游客提供一頓熱乎飯
部分食材為當地農作物
今年十一期間,河南老君山景區氣溫較低,為讓游客吃上一頓熱乎午餐,景區連續第三年推出“一元午餐”,在原來的基礎上還華麗升級,再次吸引四方游客來老君山嘗鮮。新升級的“一元午餐”除了傳統的素面,還增加了蒸紅薯、蒸芋頭、鵪鶉蛋、黃瓜段和小番茄等。
10月1日當天,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景區工作人員把盛有食物的盤子擺出“70”圖案。老君山景區負責人徐雷告訴北青報記者,1日開餐前,游客們圍在圖案四周,自發喊出“祝愿祖國繁榮昌盛”的祝福,向祖國表白。
景區負責人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當地特色食材制作的“一元午餐”既讓游客吃到特產,也能帶動當地農戶增收。
2017年國慶假期,老君山景區首次推出“一元午餐”,為游客準備了欒川當地特色小吃糊涂面,還配有荷包蛋和饅頭。發餐現場,設有自動投幣箱,游客自行投幣一元。2018年國慶假期,老君山景區再次推出“一元午餐”,并且食材上進行了升級換代,煎蛋換成了烤腸。此外,為方便游客就餐,還在發餐區擺上桌子、椅子,讓游客舒適就餐。據景區工作人員介紹,2018年時共售出22000多份,但餐費卻收到了23000多元。
對話
“一元午餐”帶動當地農民增收
連續三年推出“一元午餐”,河南老君山景區因為這項暖心服務備受各地游客好評。昨日,老君山景區負責人徐雷告訴北青報記者,“一元午餐”服務讓游客不僅看到老君山美景,也能嘗到當地特色美食,還增加了當地農戶收入。
北青報:做“一元午餐”需要哪些準備?
徐雷:“一元午餐”發放點位于老君山半山腰的一個中轉站,海拔1866米。我們的工作人員需要把食材、餐具、桌椅從山下運上來。今年抽調了20個員工專門負責“一元午餐”工作。
北青報:今年的“一元午餐”有哪些變化?
徐雷:除了前兩年的主食素面外,我們還增加了紅薯、芋頭,我們當地玉米面做的饅頭,以及黃瓜和小番茄等。這些食材組合在我們當地被稱為“大豐收”,也希望游客來到老君山不僅能欣賞到景色,也能嘗到我們當地特色,共享豐收的喜悅。
北青報:目前為止一共辦了幾天?賣出了多少份?
徐雷:國慶節前4天中午都有推出,其中1號賣了1千多份,2號賣了3千多份,3號和4號各賣出了5千多份。
北青報:一共收入多少?
徐雷:還沒有仔細算,但是和往年一樣,每天的收入都要比賣出的份數多一些。1日當天,一位要上山的游客往錢箱里投了30多元錢,當時我們還沒開餐。我讓他留下吃飯,結果他說景區在做好事,他也想捐點錢,就把身上的零錢都投進去了。
北青報:連續多年推出“一元午餐”,成本壓力大嗎?
徐雷:我們的食材都是當地特產,成本不高,比如紅薯是我們8毛錢一斤從當地農戶那買的,游客嘗鮮的同時也能增加當地農戶收入。
北青報:今年還邀請當地食藥監部門嗎?
徐雷:當然,我們一定要讓游客吃得放心。推出“一元午餐”之前,我們已經向當地食藥監部門備案,做的食物我們也都會留樣。
北青報:除了一元午餐,景區還推出過哪些便民服務?
徐雷:每逢節假日,景區都會推出一些活動。今年端午節,我們準備了欒川特色的槲包,請游客品嘗。中秋節,為游客準備了月餅。我們當地有立“油條樹”的傳統,就是把油條掛在竹竿上,以慶祝豐收。今年秋分“中國農民豐收節”時,我們也立起“油條樹”,請游客吃油條的同時也了解我們當地風俗。
記者 張月朦 統籌/池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