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8月8日電 題:火鍋+川劇:市井煙火里的成都“夜經濟”密碼
新華社記者胡旭
外地人到成都,第一頓要安排的,多半是火鍋。本地人出門回到成都,第一頓要安排的,多半還是火鍋!“燙”出感情,“蘸”上人氣,“冒”起熱鬧,品出來的是“夜成都”的煙火味道。
八月的成都略微有些悶熱,寬窄巷子依然人潮涌動,八方來客川流不息。隨著夜幕降臨、街燈點亮,空氣中升騰起的麻辣鮮香越來越濃。尋味而去,街頭巷尾出現一排排人龍,他們都是在火鍋店門口等位的食客。
坐在滾滾翻騰的紅油湯鍋前,來自廣東順德的游客黃榮生擦了一下額頭上的汗珠,又拿起長長的竹筷,夾起一塊毛肚在鍋里邊涮邊說:“我們一大家子人今天剛到成都,逛完寬窄巷子,就直接進了這家火鍋店,味道很正宗!”
話音剛落,火鍋店的天井里響起了悠揚的二胡聲,一位古裝女琴師正在舞臺中間表演。旁邊的服務員提醒,店里每晚上演的新派川劇即將開始,正在暖場。食客們紛紛圍攏過去,等待好戲開場。
天還沒有黑盡,微微泛著藍,這方小小的露天舞臺在紅燈籠的映襯下多了幾分愜意。不久,琴師退下,3個端著紅海椒的“辣妹子”上臺起舞……整整半個小時,舞龍、變臉、功夫茶等川味表演紛紛登場,引得眾人頻頻鼓掌叫好。
“川劇已成為火鍋的絕配,晚上尤其如此。”負責這家火鍋店的李店長說,這兩種最具四川風格的元素相互加持,老少皆宜,成為“夜成都”的一張名片。
“這更是一種融合。”李店長介紹,他們邀請專門的川劇團隊,根據火鍋文化和品牌故事,編寫新的劇本,在舞臺上融入川劇經典形式和技巧,用專業的劇場演員、服裝道具、舞美燈光,把表演完美呈現在食客面前。
在成都,不是所有的火鍋店都有川劇,但幾乎所有的火鍋店都努力將味道做到極致。不少背街小巷里的小館子,往往就是以味道取勝,很多都成為網紅打卡店。
“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變化,成都火鍋也在不斷進化,衍生出更多業態和細分市場。”成都餐飲同業公會秘書長袁小然說,市井火鍋、主題火鍋等層出不窮,尤其營業至凌晨的通宵火鍋,成為年輕人鐘愛的“深夜食堂”。
據相關行業協會不完全統計,近幾年成都中心城區泛火鍋門店已從12000家增加到近3萬家,火鍋從業人員超過30萬,年銷售額超過200億元。沸騰的火鍋,已成為成都“夜經濟”鮮明的符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