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金佳緒
【學習進行時】11月7日,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開幕,習近平向大會致賀信。自2014年首屆互聯網大會召開以來,習近平每次都以不同形式參與大會,并反復提及一個重要理念。是哪一理念這么“火”?習近平又為何如此重視?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推出文章,為您解讀其中深意。
11月7日,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開幕,習近平向大會致賀信。值得注意的是,從2014年到2018年,世界互聯網大會共舉辦了5次,習近平2次致賀信,1次致賀詞,1次發表視頻講話,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召開之時更是親臨現場,發表重要講話。
無論是到場演講還是致信祝賀,習近平都反復強調這個理念——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中國智慧:與時俱進反復闡釋
“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連續5年每會必提的高頻詞,其內涵非常豐富。
2014年,在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習近平表示,互聯網真正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讓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2015年,習近平出席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時強調:“網絡空間是人類共同的活動空間,網絡空間前途命運應由世界各國共同掌握。”習近平進一步指出,各國應該加強溝通、擴大共識、深化合作,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在此次大會上,習近平提出了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的“四項原則”和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五點主張”,贏得了全場廣泛贊許和積極響應。
2016年,在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習近平通過視頻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互聯網發展是無國界、無邊界的,利用好、發展好、治理好互聯網必須深化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2017年,習近平在致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賀信中洞察趨勢、堅定倡議,“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進入關鍵時期,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日益成為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他號召參會各國深化互聯網和數字經濟交流合作,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更好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2018年,習近平再次向大會致賀信,倡議各國應該深化務實合作,以共進為動力、以共贏為目標,走出一條互信共治之路,“讓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更具生機活力”。
習近平反復提及的這一重要理念,為解決網絡空間發展治理這一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問題貢獻出了中國智慧。
中國方案:“五點主張”本立道生
“當今世界,正在經歷一場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在致今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賀信中,習近平對時代形勢作出深刻分析。
當前,信息化革命浪潮深刻席卷全球,經濟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各國主權、安全、發展都面臨新的挑戰,世界人民利益交融、休戚與共。
因此,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作為互聯網大國的中國,備受全世界關注。
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召開時,習近平在開幕式上強調,互聯網是人類的共同家園,各國應該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推動網絡空間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為開創人類發展更加美好的未來助力。他明確提出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五點主張”:
——加快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
——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享平臺,促進交流互鑒。
——推動網絡經濟創新發展,促進共同繁榮。
——保障網絡安全,促進有序發展。
——構建互聯網治理體系,促進公平正義。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在習近平提出的這“五大主張”指引下,中國率先行動,積極推進,向國際社會傳遞負責任大國的勇毅和擔當。
2017年3月,《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戰略》發布,用四項原則、六大目標、九大行動計劃,向世界全面宣示中國在網絡空間相關國際問題上的政策立場,清晰描繪了中國參與全球網絡空間建設的宏偉藍圖,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提出中國方案。
同年10月,中共十九大召開,大會制定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行動綱領和發展藍圖,提出要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數字經濟、共享經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在致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賀信里,習近平指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將進入快車道。中國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推動世界各國共同搭乘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發展的快車”。
他進一步強調,“我們倡導‘四項原則’、‘五點主張’,就是希望與國際社會一道,尊重網絡主權,發揚伙伴精神,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著辦,做到發展共同推進、安全共同維護、治理共同參與、成果共同分享”。
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習近平情真意切地說:“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就是希望搭建全球互聯網共享共治的一個平臺,共同推動互聯網健康發展。”
……
真誠的話語,發自肺腑,代表著中國的篤行擔當。
共同目標:面向未來共進共贏
“世界各國雖然國情不同、互聯網發展階段不同、面臨的現實挑戰不同,但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愿望相同、應對網絡安全挑戰的利益相同、加強網絡空間治理的需求相同。”
在致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賀信里,習近平用了兩組“不同”和“相同”,生動揭示了世界互聯網發展的辯證關系,充滿“和”的哲理。他進一步號召,“各國應該深化務實合作,以共進為動力、以共贏為目標,走出一條互信共治之路,讓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更具生機活力”。
“打造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需要我們互利互信、共享共治。每個參與者都不是你死我活的對手,而是共同面對未來挑戰的隊友。”已經參加了5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說,我們不再是陌生的路人,而是地球村里的鄰居。
“互聯互通 共享共治”“創新驅動 造福人類”“發展數字經濟 促進開放共享”“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回首品味歷屆大會的主題同樣可以看出,“共”的主題始終貫穿,“同”的初心始終未改。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從第一封電子郵件跨過長城,到如今網絡零售、移動支付交易規模位居全球第一,數字經濟規模位居全球第二,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時刻與世界同頻共振。數字經濟、共享經濟不僅為中國百姓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也在不斷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從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一個更加開放和自信的中國,正在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深刻內涵。
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真摯表示,互聯網雖然是無形的,但運用互聯網的人們都是有形的,互聯網是人類的共同家園。讓這個家園更美麗、更干凈、更安全,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推動網絡空間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為開創人類發展更加美好的未來助力!
在今年的賀信中,習近平繼續發出倡議:“共同推動全球數字化發展,構建可持續的數字世界,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更好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這是習近平表達的中國愿景,也是全世界的共同期望。
新聞鏈接:
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習近平這樣闡釋其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