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他強調,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我們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我們致力于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沒有變。
1日晚間,《新聞聯播》頭條播出了民營企業座談會,畫面顯示李彥宏、馬化騰、雷軍、張近東、宗慶后等民營企業家都出席了座談會。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02/e6b288a2c4ce4fa3b4f21f75ded5b449.jpeg)
圖片來源:央視截圖
據新華社報道,座談會上,有10位企業家代表先后發言,就新形勢下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發言過程中,習近平不斷提問和插話,就一些問題同民營企業家們深入交流,并要求有關部門認真研究、妥善解決。
這十位企業家代表是:劉積仁、魯偉鼎、王小蘭、孫飄揚、盧勇、湯曉鷗、劉漢元、談劍鋒、劉屹、耿哲。
和城叔一起看看,這十位民營企業企業家代表都是干什么的。
第一個計算機應用專業博士 劉積仁
東軟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02/ea54f8d321fc454683ad5e9059acd6a5.jpeg)
圖片來源:央視截圖
1987年,劉積仁從美國回來,他是我國第一個計算機應用專業博士。1991年,當時還是東北大學教授的劉積仁成立了東北工學院開放軟件系統開發公司,把技術轉移到公司,開啟了創業道路。
從大學講臺步入商海,劉積仁開辦中國第一家軟件上市公司、建設中國第一個軟件園、研制中國第一臺自主知識產權CT機。
從1997年推出第一臺CT機打破海外壟斷,目前東軟集團的CT、磁共振、數字X線機、彩超等尖端醫療產品已銷往11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在全球擁有1.8萬名員工。
第一代民營企業家的傳承者 魯偉鼎
萬向集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02/eb7d43d03cd549a398c7db48469067bb.jpeg)
圖片來源:央視截圖
中國第一代民營企業家的代表、浙江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唯一的兒子,1994年,23歲的魯偉鼎從父親魯冠球手中接任萬向集團總裁。2018年10月,魯偉鼎家族以450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居2018年胡潤百富榜第46位。
如今,萬向集團是國務院120家試點企業集團,和國家520戶重點企業中唯一的汽車零部件企業。“萬向系”不僅實現了對國內汽車零部件產業的整合,而且涉及包含汽車、新能源、農業、地產、金融在內的諸多領域。
中關村第一批“標簽式”創業者 王小蘭
時代集團公司總裁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02/10a1dfbd12004c6cb8f28dc5107201a5.jpeg)
圖片來源:央視截圖
1987年,我國的硬度測試儀全部依賴進口,王小蘭與同事彭偉民一致決定對此產品進行跟蹤開發。時代里式硬度測試儀成為“時代”的第一個開發項目,也成為“時代”公司的由來。
在工業制造領域深耕30多年,時代的產品先后成為檢測儀器、焊接設備、試驗機等領域的單項冠軍,讓時代儀器成為中國名牌。
同時,王小蘭也是中關村第一批“標簽式”創業者之一,她曾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我們當時下海時并沒有天使投資,用的都是自己的錢、銀行的錢,并不會寬容你失敗。創新、創新、再創新,這才是中關村的主旋律。
醫藥“研發一哥” 孫飄揚
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02/276500fd8e64477f8f8d0f13136b237c.jpeg)
圖片來源:央視截圖
1990年,30歲的孫飄揚接手恒瑞醫藥前身——連云港市制藥廠。當時,該廠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來料加工品種在銷售,而這些品種無一例外都是低技術含量、低利潤率、高市場競爭的領域。中國藥科大學科班出身的孫飄揚意識到,藥企得培養屬于自己的研發能力。恒瑞醫藥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有一支2000多人的研發團隊,堅持每年投入銷售額10%左右的研發資金。
在國內,恒瑞醫藥被視為“研發一哥”。目前,恒瑞醫藥是國內最大的抗腫瘤藥、手術用藥和造影劑的研究和生產基地之一。恒瑞用11年時間,研發出治療晚期胃癌的艾坦(阿帕替尼),填補了國際空白。
孫飄揚妻子鐘慧娟是豪森醫藥掌門人。2016年的胡潤中國百富榜顯示,這對夫妻的身家高達445億元,是“中國醫藥首富”。
“神舟”“天宮”“嫦娥”背后的中國創造 盧勇
秦皇島星箭特種玻璃有限公司總經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02/344e8eb814a04bf3b2b9dbc69f371263.jpeg)
圖片來源:央視截圖
采金船生產調度員、燒烤攤攤主、賣菜商販、家具廠老板……創辦星箭玻璃公司之前,盧勇干過很多工作。1995年,為給女兒治病,盧勇到秦皇島創業,對特種玻璃產生了興趣。當時,航天玻璃有不少品種制造難度大,依賴國外進口,盧勇把研究目標定為到了航天玻璃上。
近年,星箭玻璃公司研發生產的空間用抗輻照玻璃產品填補了我國航天玻璃技術領域的多項空白,厚度比一根頭發絲還要細的玻璃片,可以彎曲180度而不破損。如今,星箭生產的玻璃產品已經成了“神舟”飛船、“天宮”目標飛行器、“嫦娥”探月衛星和“玉兔”月球車的供貨商。
人臉識別技術“探路者” 湯曉鷗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系主任、
商湯科技創始人、董事長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02/b6293431a22f4dafae4b27737a0dc58f.jpeg)
圖片來源:央視截圖
從1992年到美國麻省理工念博士期間,湯曉鷗開始接觸人工智能。回國后,2005年,他用上萬張照片記錄兒子成長的瞬間,成為湯曉鷗人臉識別技術走向實際應用的開端。現在手機的相冊管理系統,還有美顏應用,其核心技術大多來自于湯曉鷗團隊人臉識別技術的延伸和拓展。
據央視報道,2014年3月,湯曉鷗團隊發布研究成果,基于原創的人臉識別算法,準確率達到98.52%,首次超越人眼識別能力(97.53%)。
2018年9月,商湯科技接受軟銀10億美元D輪投資,估值飆至60億美元。此前,在科技部主導下,依托商湯集團建設智能視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這是繼百度、阿里云、騰訊、科大訊飛公司之后的第五個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基于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技術,主要聚焦于計算機視覺等領域。
農業+新能源的探索者 劉漢元
通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02/e400d55f259443be975b1ba4769255c6.jpeg)
圖片來源:央視截圖
“上世紀80年代,四川吃魚太難了,1年中,人均能吃上半條魚就不錯了。”劉漢元是從漁業起家的,一開始他引入德國的網箱養魚技術,在四川本地研究、推廣。后來,他覺得網箱技術不難,轉而研究漁用飼料。1986年,劉漢元創辦眉山縣漁用配合飼料廠,成為中國西南地區第一家飼料廠,通威集團的雛形就此搭成。
目前,通威集團年飼料生產能力超過1000萬噸,是全球最大的水產飼料畜禽飼料生產企業。市場占有率也非常高,國內每三條魚中有一條就食用通威魚飼料。2007年,通威集團進入多晶硅行業,開始構建“漁光一體”項目。
動態密碼國產化第一人 談劍鋒
上海眾人網絡安全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02/7a21379f86654de7a915f8ea422e81e0.jpeg)
圖片來源:央視截圖
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談劍鋒是一名網絡安全衛士。2005年,游戲“魔獸世界”登陸中國,盜號一事經常發生,游戲記錄常常不翼而飛。當時,國內“賬號+靜態密碼”安全級別低,賬號保護停留在U盾等實體“介質”上,發達國家已經啟用動態密碼技術的身份認證。由此,談劍鋒得到啟發,和好友開始研發這項技術,提高網絡認證的安全性。
2009年初,眾人科技獲得動態口令類產品資質企業的第一張許可證,產品被相關機構認定為“填補國內空白,國際先進水平”。作為動態密碼國產化的第一家企業,眾人科技牽頭制定了該領域的國家標準和相關行業標準,在完善網絡安全標準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中國汽車尾氣凈化技術突破者 劉屹
安徽艾可藍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02/f901a2c5e64b4c74b0688c87558c0ca2.jpeg)
圖片來源:央視截圖
劉屹生于一個不平常的家庭,曾外祖父是縣第一任農會主任、革命烈士,外公是老紅軍,爺爺和父親是全國勞動模范,幾代人的命運都與祖國的命運和時代的主題息息相關。劉屹的夢想是——讓中國的空氣質量更清新。
2009年,海歸創業者劉屹創辦了公司,寓意“有愛,天可以更藍”,專業從事柴油機、汽油機和天然氣發動機尾氣后處理產品的研發與產業化。經過幾年技術攻關,公司先后完成了柴油和汽油、天然氣發動機的尾氣凈化產品全系開發,可降低96%的氮氧化物和95%的細顆粒物(PM2.5)等主要有害污染物排放,不僅在技術上一舉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也打破了國外企業對中國汽車尾氣后處理技術和市場的壟斷。
智能計量儀表研發商 耿哲
和同信息董事長兼總經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02/bb1cec23a00549289e1e03f8e885d81f.jpeg)
圖片來源:央視截圖
和同信息是山東濟南的一家高科技民營企業。2011年耿哲與朋友共同出資500萬元設立了和同信息公司,從事智能計量儀表及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涵蓋智能水表、智能熱能表、智能燃氣表三大系列。
成立五年后,因為產品受到市場認可,2016年和同信息扭虧為盈。這一年,和同信息引入了第一家投資機構,投入500萬獲得5%股份,此次公司估值1億元。2017年,和同信息登陸新三板,不過至今未有股權公開轉讓。2018年半年報顯示,公司營收增長3.42%,凈利潤29萬。
截至目前,公司注冊資本2105萬元。耿哲持股占比81.7%,依然是實控人。去年8月,耿哲將持有的800萬股份,占公司總股本38.00%質押融資,今年9月5日,解除質押。
1980年,溫州的章華妹領到了第一張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改革開放40年,民營經濟的萌芽是預料中的意外。
開放之門打開,市場之水流動,一切都變得無法逆轉。小水流遇石則彎,集涓為流,匯成大江大海,民營經濟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習近平在座談會上強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我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不僅不能“離場”,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
記者 |吳林靜 編輯 |李凈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