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游客赴雪鄉報團旅游被狠宰 專家:應加大懲罰性賠償力度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半個月前,有游客在微信平臺發文稱《雪鄉的雪再白也掩蓋不掉純黑的人心!別再去雪鄉了!》。文章痛斥了黑龍江雪鄉的旅游亂象,揭露了商家價格欺詐等行為。隨后雪鄉管理部門展開調查,文章中提到的趙家大院被處罰款5.9萬余元、列入不誠信家庭旅館“黑名單”、停業整頓。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又有游客反映,在參加去雪鄉的旅行團后被“狠狠地宰了一頓”。事情的經過到底是怎樣的?去雪鄉為何這么“坑”?雪鄉的名聲和人氣又該如何維護?
“中國雪鄉一年只營業3個月,所以經常說的一句話是‘9個月磨刀,3個月宰羊’。誰是羊啊?大家都是羊。”這是游客從哈爾濱報團參加雪鄉兩日游后,在前往雪鄉的路上錄下的。講話的導游正在極力推銷一款1680元的游覽套票,“這里消費高?你去景區都是這樣。這個地方消費高可以理解,如果你家一年只營業3個月,得把一年的錢掙回來,如果是你,你也會這么做。團餐就是這樣的,游客起名叫做‘生命維持餐’,但起碼比海南強,海南米飯都是生的。”
這位導游說,雪鄉除了門票收費之外,里面各個游覽項目還要再單獨繳費,所以想要玩好,這個1680元的套票包含所有的游樂項目,游客非買不可,“你自己去買票,最貴的598元,最便宜的地方198元,這么多的項目要花兩千六七百。咱們報團游,花不了這么多錢,所有的票我只打在一張單子上,只要花1680元就可以了。有人說導游我條件不允許不去可以嗎?說實話,不行,你花的那點錢,交了門票費不夠車費,交了車費不夠吃飯錢,怎么帶你玩?所以自費加上團費,才是你這兩天的正常消費。”
為了說服不愿意花錢的游客,導游拿出了一套接一套的論據,并告訴大家不交錢就沒有御寒的雪服,勸大家不要較勁,“頭幾年有對夫妻因為沒買游樂項目,自己跑去山里,結果男的被凍得‘高部截癱’,女的‘終身不育’了。跟誰較勁?跟你自己較勁啊?這個地方非常冷,零下30多度,你只能在外面等,別人在里面穿著雪服玩地挺開心,熱得直冒汗,結果你在外面凍得鼻涕都出來了。你說導游我冷,對不起過這村沒這店,你讓我給你租雪服,我找不到了。”
最后,導游給了游客兩個選擇,“你要想瞎溜達,說實話你去南方溜達,出門旅游要么錢遭罪,要么人遭罪,錢是來服務你的,你要是選擇人遭罪的話,今天可就真遭罪了。話不多說,司機師傅放起音樂,收取費用。”事已至此,不少游客只能繳納1680元參與項目,但玩過之后高呼上當,想要回家。
對于視頻中所反映的情況,負責管理雪鄉的大海林林業局宣傳部門負責人崔玉華告訴中國之聲記者,這些都是旅行社自己的行為,與雪鄉無關,“低價團與雪鄉沒有關系,是旅行社、導游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哈爾濱出發到雪鄉還有300多公里,一出哈爾濱可能在旅游大巴上就有這樣的行為,和雪鄉、景區當地肯定沒有任何關系。建議各級旅游部門治理這方面的行為,為游客營造一個好的旅游環境。”
上述提到的現象,是在哈爾濱當地報名且團費二三百元的低價團游客的遭遇。北京的韋先生在兩周前花3000多元在北京報名參團,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去雪鄉的路上,導游告訴他們要臨時加錢、加項目,否則原地等著,“要另外再交800塊,如果不交錢,我們只能在大巴車上坐著或者休息區待著,零下30多度你能選擇去哪兒?只能在一個暖氣的房間里站3個小時等待大部隊回來。”
額外加錢的項目事先沒有任何提示,但韋先生和同伴覺得,“來都來了,還是去吧。”可是額外花錢參觀,除了普通景區外,就是一個讓他哭笑不得的“動物園”,“我一進去,就是山雞、雪兔子、一群豬。搭了一個棚,還有野鴨什么的。他告訴我,這是動物園。我何必要花錢看這個?美麗的景點也有,但我付出這么多錢,我覺得不值得。而且額外加錢應該在合同里面說明,它也沒說。”
旅游行業專家、中國未來研究會旅游分會副會長劉思敏認為,雪鄉出現的個別導游“磨刀宰羊”心態,終究會讓認識到問題的游客用腳投票。想要規范旅游市場,僅靠監管部門是不夠的,“加大懲罰性賠償的力度,低價團的幾百塊錢賠10倍,也就是幾千塊而已,但是你付出精力、代價去維權,不值得。所以起碼要把懲罰性賠償提高到百倍的程度,極大地提高游客收益、維權的性價比,也能提高維權的積極性,增大不法商家和導游違法的成本。”(記者任夢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