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搭班6年的廳官接連落馬 通報均出現罕見表述
撰文|劉柳
據江蘇高院消息,12月25日,淮安市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成員肖本明因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十萬元,肖本明當庭表示不上訴。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6/a46b3ffd3d854c2ca347f5e65d6d6363.jpeg)
經審理查明,2006年至2015年,肖本明利用擔任淮安市清河區委書記、淮安市委常委、秘書長等職務上的便利,為相關單位和個人在工程承接、工程款支付、土地征用、職務晉升等事項上提供幫助,非法收受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580.5萬元。
肖本明的落馬早有預兆,作為一名“65后”,他在去年9月淮安市第七次黨代會上意外落選市委常委,且沒有進入市委委員名單。此后,他以淮安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的身份,出現在公開報道中。
兩個多月后,肖本明違紀被查,今年7月被雙開,通報中出現了一些罕見的表述——
不如實報告家庭房產和投資情況;
讓他人為其建造私家庭院未支付費用;
將工程項目未經會議研究、未經招投標程序交由他人承接;
有嚴重違反社會主義道德的行為。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發現,2014年省委巡視組向淮安反饋情況時就指出,有的地方招商引資、土地出讓的政策優惠、資金扶持彈性大,操作不規范、不透明,有較大的利益輸送和權力尋租空間,有的違規減免、返還土地出讓金,有的領導干部插手工程建設項目,有的工程項目招投標走過場、執行招標合同不嚴格。
1965年7月出生的肖本明是土生土長的淮安干部,曾任共青團江蘇省淮陰市(現淮安市)市委書記、楚州區長、清河區委書記。2011年,他躋身市委常委,并于6月出任市委秘書長。值得注意的是,他于2015年重返區縣,兼任淮安市下轄的漣水縣的縣委書記。
此前有媒體報道,他此番赴任是“主動請纓”,并曾在一些場合表示,說他不畏艱難主動到漣水工作。
當時,漣水的人均GDP在淮安常年處于末位,在江蘇全省范圍也是倒數。為了“跨越趕超”、改變落后面貌,肖本明上任后提出了一系列“大手筆”的規劃。
例如確保漣水縣在淮安全市考核中當年“脫帽進三”、次年“保二爭一”、后年“爭先保一”;力爭2019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比江蘇全省提前一年);再經過幾年,躋身“全國百強、蘇北十強”行列。
然而,藍圖繪制后不到一年,肖本明離任。
離開漣水前,肖本明還突擊調整了一大批基層干部。據統計,他在任一年期間,漣水縣有近百名鄉科級干部進行了職務調整。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發現,今年7月落馬的淮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海平,曾與肖本明搭班子長達6年。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6/91e7d633f27a4bc4a0e77237beec0666.jpeg)
王海平也是淮安本土干部,出生于1961年,曾長期在淮安下屬區縣工作。2004年,王海平出任清河區長,肖于2005年任書記,兩人搭班子。6年后,肖調任淮安市委常委、秘書長,王接棒任區委書記一職。
和肖本明一樣,王海平也是在淮安市人大任上被查。2015年1月,王海平調任淮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任職兩年半后落馬。
7月11日,江蘇省檢察院依法對肖本明立案偵查,同一天王海平被調查。
上個月,王海平被雙開,通報稱他“在完成外資引進任務過程中弄虛作假,用財政資金購買虛假外資造成損失”。如此說法在各級紀委的審查情況通報中也是首次。
此外,淮安原市長高雪坤也已于6月落馬,他曾在淮安工作7年之久,2005年出任淮安副市長,3年后任市長,2012年轉任蘇州任市政協主席。
為加強反腐倡廉力度,落實“兩個責任”,淮安已在全省率先出臺了工作意見,并且出臺了“兩會三述”“一案雙查”等七個配套文件,形成了有淮安特點的“1+7”制度體系。淮安市委書記姚曉東此前介紹說,這對淮安的反腐局面、黨風廉政局面形成了很好的支撐。
以實際行動建設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是淮安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