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縣委書記入選候補中央委員,只有他
在十九大上,共選舉產生204名中央委員、172名候補中央委員。其中,172名候補中央委員中,開封市委常委、蘭考縣委書記蔡松濤是唯一的現任縣委書記。
10月24日,十九大閉幕;25日晚上,河南省出席黨的十九大的代表乘高鐵返回鄭州;26日,蘭考縣就召開縣委常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作為十九大代表,蔡松濤領學十九大報告。他要求全縣干部群眾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切實增強“四個意識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傳承弘揚焦裕祿精神,齊心協力,凝心聚力,讓十九大精神在蘭考落地生根。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時代和新征程中,蘭考縣要走在前列,為全國探路,為全黨示范,決勝全面小康。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05/b41fa656145e42ab9f86d5026814b52a.jpeg)
蔡松濤出生于1974年11月,1995年10月參加工作后,在洛陽市種子管理站工作, 后在洛陽市農村經濟委員會、洛陽市政法委辦公室任職。2008年2月,蔡松濤任汝陽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后任縣委副書記。2012年,38歲的他出任汝陽縣長, 兩年后又調任新蔡縣縣長。
2015年6月23日,蔡松濤再次調動,來到蘭考縣,任縣委副書記、副縣長、代縣長。
在任命當天,蔡松濤就到焦裕祿紀念園拜謁焦陵,向焦裕祿烈士 墓敬獻花籃,參觀焦裕祿同志事跡展覽館。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05/e7ea9df7cf134360b74e41bf07d82081.jpeg)
在任蘭考縣長期間,蔡松濤因力推拆掉政府大院圍墻而備受關注。據報道,上任不久,蔡松濤就要求將政府大樓外邊的柵欄拆掉,在當地不少人看來,這也顯示 了蘭考縣“陽光下辦公”的信心和決心。
蔡松濤對媒體表示,這事兒不值得多說,“就是很平常的事兒,也應該做,我們 做了而已。”
蘭考因焦裕祿而成為廣為關注,習近平曾5年3次赴當地考察,多次提到“焦裕祿精神”對他的影響——“我后來無論是上山下鄉、上大學和參軍入伍,特別是后來當縣委書記、市委書記,一直有焦裕祿的影子伴隨。見賢思齊,總是把他作為一個榜樣,對照自己。”
2014年5月,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習近平選擇蘭考作為自己的聯系點 ,并參加了蘭考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
在那場頗具辣味的民主生活會上,時任縣委書記王新軍提出了著名的“蘭考之問”:“蘭考守著焦裕祿精神這筆財富,為什么50年了經濟仍然比較落后,還有將近10萬人沒有脫貧?為什么經常有群眾集體上訪、越級上訪,平安建設方面大事小事不斷?為什么一些黨員干部群眾觀點丟掉了,群眾路線走偏了?”
當時,蘭考縣委向習近平總書記做出了“三年脫貧,七年小康”的承諾。
去年2月,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王學軍調任開封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一個月后,蔡松濤接任蘭考縣委書記,并晉升為開封市委常委。他也成為繼焦裕祿之后的第15位蘭考縣委書記。
去年10月,蔡松濤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到蘭考來工作本來就是一種壓力,這里是焦裕祿精神的發祥地,也是習總書記的聯系點。并且蘭考是國家級貧困縣,在2014年提出了率先脫貧的目標。我從去年到蘭考工作,從王新軍書記手里接過接力棒后,我就在思考,光有壓力不行。怎樣才能真正把壓力變為發展的舉措,更重要的是,怎樣把蘭考干部的內生動力激發出來,讓大家都參與到經濟社會發展中去!
今年2月27日,經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評估并經省政府批準,蘭考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成為河南貧困退出機制建立后首個脫貧摘帽的貧困縣。
今年6月,河南省選舉產生出席黨的十九大代表69名,蔡松濤在列。
10月19日,在十九大開幕的次日早上,蔡松濤亮相“黨代表通道”。面對中外記者時,他特意帶上了一個“今日蘭考”的二維碼,邀請記者掃碼關注,共同見證蘭考的新面貌。他表示,蘭考有信心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05/1ce0fa1e068d47f4ad49126248c9f5b7.jpeg)
10月24日,43歲的蔡松濤當選為十九屆候補中央委員。
蘭考,在河南省的政治版圖上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近8天內,河南省委書記謝伏瞻率高層兩赴蘭考。
10月29日,謝伏瞻與河南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穆為民到蘭考縣,指導蘭考縣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蔡松濤陪同。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05/20459a9407ca4df883879eff262f01bf.jpeg)
左四為蔡松濤
11月5日上午,謝伏瞻與河南省委副書記陳潤兒、王炯,省委常委翁杰明、趙素萍、任正曉、李亞、孔昌生、陶明倫、許甘露、馬懿、穆為民一行,從鄭州一早驅車來到蘭考縣,首先到焦裕祿干部學院,瞻仰“焦桐”,參觀“習桐”。
據河南當地媒體報道,“焦桐”當年由時任蘭考縣委書記焦裕祿栽下,稱為“焦桐”;8年前,習近平在蘭考親手種下一棵泡桐,蘭考百姓稱呼它為“習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