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李巖
香港回歸后的首位女性行政長官已經誕生。
3月26日上午9點,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第一輪投票啟動,本屆行政長官選舉共有三位符合資格的候選人。其中唯一的女性候選人林鄭月娥,以777票贏得選舉。
按照規定,勝出者成為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人選,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后成為候任行政長官,在7月1日正式宣誓就職。
![林鄭月娥](http://photocdn.sohu.com/20170326/Img484895156.jpeg)
777!高票當選,超六成選委支持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猶記得,去年特朗普選戰希拉里,交替上升的票數將懸念留到了最后一刻,而此次港首選舉的投票過程,略顯簡短,頗有一種“兵不血刃”的錯覺。
細心的讀者應該也注意到,在被刷屏的各家媒體報道,文中都只提到了“第一輪”投票后,林鄭月娥勝出。那么既然提到了第一輪,理應有第二輪,但是林鄭月娥卻以一種正賽還沒開始就已經勝出的巨大優勢,讓第二輪投票“胎死腹中”。
政知君梳理得知,根據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選舉條例,在有三名候選人競爭的情況下,第一輪投票,取得最高票數和第二高票數的候選人將進入單一輪投票,其他候選人被淘汰。
但是,如果有任何候選人在第一輪投票中取得超過600張有效選票即當選。勝出者成為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人選,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后成為候任行政長官,在7月1日正式宣誓就職。
負責選舉第五任行政長官人選的選舉委員會共有1194名委員,超過600,即意味著獲得了過半選委會委員的支持。林鄭月娥,得到了777票,也就是說,這位女性候選人得到了超過65%的選委支持。而另外兩名候選人的得票數分別為,365票、21票。![三位候選人,中為林鄭月娥](http://photocdn.sohu.com/20170326/Img484895157.jpeg)
香港基本法規定,香港特區行政長官任期五年,可連任一次。林鄭月娥即將就任的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的任期自2017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
即將卸任的本屆港府特首梁振英,是在2012年3月投票當選,同年7月宣誓就職至今。他表示,本人和本屆政府會與候任行政長官做好交接,并全力支持新一屆政府的籌組工作。
勝選感言提到房屋、教育、經濟
勝選的林鄭月娥身著白色套裝出席勝選記者會,站在她身旁的,是丈夫和長子。在記者會上,林鄭月娥用粵語發表了大約十分鐘的簡短勝選感言。
演講中她指出自己有著多年的公職經驗,承諾將會用具體工作、扎實政績去答謝支持者,去贏取異見人士的支持,“我深信行動比說話更有力量”。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看完發言視頻感覺,林鄭月娥的發言簡短、平實,客套虛言很少,和外界對她的印象相符,她是一位不善言辭的實干派。
時政評論員庚欣對林鄭高票當選并沒感到意外,他對媒體表示,這幾年香港的民調顯示,土地房屋、經濟發展、教育這三方面問題,從來都是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民意期待率。
林鄭高票當選,正說明她在這三個問題上的主打方向符合民意的主流要求。同時他表示自己很欣賞林鄭的擔當和行動力,“她不是一個特別善于言辭的政治家,但是一個實干派。”
勝選記者會上,林鄭月娥對上述香港民眾最關注的三個問題一一作出施政承諾。她表示,在政綱中提出的每年增加50億港元經常性教育開支,就任后會盡快聯系教育界人士和立法會,“我有信心大家可以求同存異”。
關于發展香港的經濟,她提出將著手引入兩級制的利得稅,將邀請企業家、工人等各界人士討論一個稅制新方向。關于香港的房價居高不下,有經濟學家曾直言香港土地供應過少是主要原因,林鄭月娥對此提到關鍵在于怎么在增加土地供應的同時走出困局。![林鄭月娥和競選團隊](http://photocdn.sohu.com/20170326/Img484895158.jpeg)
同時,除了林鄭的家人伴其左右,她的身后是上臺一起亮相的競選班底。身著統一短袖T恤的十數人中,中青年占了大多數。T恤是統一的藍色,上面印著其競選口號:“同行”。林鄭月娥在感言中說,她認為青年是社會的活力,推動社會前進。“香港,今天存在一些嚴重的撕裂,積累了很多郁結。我的首要工作就是去修補撕裂和解開郁結。”
在發言的最后部分,林鄭月娥說:“將竭盡所能維護‘一國兩制’,堅守香港的核心價值。”
“鐵娘子”曾直言不諱批評“占中”
按照規定,行政長官由年滿40周歲、在香港通常居住連續滿20年并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特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林鄭月娥今年59歲,之前有媒體評論,這是一個從政的黃金年齡,已有閱歷、仍有精力。對于香港即將迎來的這位回歸后首位女特首,這兩條同樣適用。
1957年出生的林鄭月娥從香港大學畢業后考錄政務官,加入政府隊伍。公開的履歷顯示,其1980年加入政府政務職系,當過36年公務員,歷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社會福利署長、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發展局長等職,2012年7月出任政務司長。值得說的是,有評論稱政務司長是本屆港府除了梁振英之外的“二號人物”。
作為一名政治人物,林鄭月娥的形象透徹、清晰,用香港社會的評價來說,林鄭顯著的特點是“硬凈”和“好打得”。一個指的是她夠堅強、有原則,一個指的是她敢擔當、能任事。
這一“鐵娘子”的刻板印象,絕非空穴來風,一個典型的例子便是出任政務司長后面對的“占中”事件。
2014年,香港發生非法“占中”事件,79天里,中環陷入混亂與無序。作為政務司長的林鄭月娥率領政府官員,直面占中人士,直言不諱地批評“占中”名為爭取民主,實為亂港之舉。
“將市民福祉做對話籌碼,不符合公眾利益,不符合現實需要,不符合政治倫理,以‘占中’威迫我們接受其方案,不會達到目的”。她強調:“違法‘占中’發生以來,香港的心臟地帶中環再也看不到往日的車水馬龍,聽不到熟悉的有軌電車的‘叮叮聲’。‘占中’不但給市民日常生活‘添堵’,更嚴重損害香港的法治精神。”
堅守底線不退讓,慷慨陳詞言大義,非法“占中”最終以失敗收場,林鄭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以及務實干練的做派深入人心。這種堅毅的性格,或許和小時候的貧苦出身不無關系。
在板間房長大有“同理心”
祖籍寧波的林鄭,在灣仔一棟唐樓的板間房里長大。唐樓,就是香港當地沒有電梯和沖水廁所的樓;板間房,可以類比內地正在整治的“群租房”。
貧寒的出身讓林鄭十分懂得珍惜,她曾笑言,現在只要晚上回家洗澡時打開花灑能有熱水出來,就會覺得好幸福。林鄭密友眼中,她“為人高尚、有同理心、友善、體恤別人、而且風趣”。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還注意到,針對“港獨”,去年林鄭月娥曾在媒體上公開回應香港從來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年7月,林鄭獲頒香港最高級別的榮譽獎勵——大紫荊勛章。![梁振英為林鄭月娥授勛](http://photocdn.sohu.com/20170326/Img484895159.jpeg)
有意思的是,同是此殊榮的獲得者,知名企業家李嘉誠在此次選舉前4天被媒體問到下任特首應“下重藥”還是“休養生息”,他發聲表示新特首民望重要,應事事“急起直追”,又指特首與中央的合作關系很重要,香港或可以短期內取得奇跡。
此次勝選后,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發言人表示,林鄭月娥符合中央政府關于行政長官必須愛國愛港、中央信任、有管治能力及港人擁護的標準。下一步,中央政府將依法履行有關任命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