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住建部網站3月22日消息,針對22日鳳凰網鳳凰房產報道《終于定了:中央確定4個全球城市和11個中心城市》,住建部新聞發言人表示,該報道毫無根據,純屬不實報道。目前,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正在研究編制《全國城鎮體系規劃》,該規劃還未上報到住建部,但規劃方案中沒有“4個全球城市和11個中心城市”的提法。
住建部網站截圖
鳳凰房產先前的報道稱,國家中心城市的爭奪終于塵埃落地,11座城市奪得這一稱號,也代表著國對于這些城市的發展的肯定和對未來的規劃。該規劃是由國務院要求,住建部、發改委、衛計委、教育部等中央19大部委聯合編制,是中國最高層次的戰略規劃。中規院主持了這項最重大規劃的技術工作。
報道稱,定下來的4個全球城市為北京,廣州,上海,深圳。北上廣深是一直以來的對一線城市的稱呼,現在的他們也具有稱為全球城市的實力。北京作為首都有著先天優勢,是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廣州是中國對外貿易大港,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歷史上最重要的港口, 有“千年商都”之稱,加上外國人士眾多,也被稱為“第三世界首都”;深圳,因為改革開放的春風由一個漁村變成現在的全球城市,深圳制造、深圳創造已經開始代表中國走出國門;上海,中國的經濟中心,GDP居中國城市第一位,亞洲城市第二位,僅次于日本東京,上海亦是全球著名的的金融中心。
而11座國家中心城市為:天津,重慶,沈陽,南京,武漢,成都,西安,杭州,青島,鄭州,廈門
鳳凰房產報道
會有構建中心城市的謠言主要是因為,去年有媒體披露正在編制中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16—2030)》將要構建一個“十百千萬”的城鎮體系,即十個國家中心城市、一百個國家特色城市、一千個中小城市和一萬個特色鎮。
但是對于媒體所披露的“十百千萬”城鎮體系,人民網曾采訪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楊保軍。楊保軍表示,“
在規劃編制初期研討中,專家們提出了各種建議,其中也有的專家提到了‘十百千萬’的構想。但據我所知,目前形成的規劃稿當中,沒有采納這個建議,所以規劃當中沒有這個說法。”
并且,楊保軍稱,“規劃正處在編制過程當中,還沒有上報到住房城鄉建設部。等規劃成果全部完成后,將按照程序逐級上報。”
而住建部22日的消息也證實了楊保軍的說法,在規劃方案中并沒有“4個全球城市和11個中心城市”的提法。
構建國家中心城市的緣由
據光明網22日報道,什么是國家中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的正式提出,據說是在2005年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06—2010年)》中使用的概念。按照該規劃設想,國家中心城市是處在城鎮體系最高位置的城市,這些城市在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中心和樞紐作用。依此設想,該規劃把北京、上海、天津、廣州4個大城市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
顯然,國家中心城市的提出,只是規劃設計研究的一個產物,而且據說“當年并沒有引起廣泛的關注”。這個概念之所以沒有引起關注,其實也很自然。因為像北、上、天、廣4個城市,即使規劃沒有“確定”它們是中心城市,它們也仍然是中心城市,因為它們在幾乎所有方面都發揮著實際上的重要的中心和樞紐作用。
由此也不難看出,所謂國家中心城市,起碼是上述規劃中的“首批”中心城市,不是由誰“確定”下來的,而是實際存在的。所謂“確定”,不過是認可和確定一個已存在的事實而已,并借用這個事實來說明概念,展開設計思想。這種先存在、后確定的規劃,沒有引起當下這般各大城市爭先恐后要求“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的風潮,應屬正常。
不僅如此,即使是2010年在新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10—2020)》中,盡管在國家中心城市的名單中增加了重慶,也仍然沒有引起什么反應。不過,2014年,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之后,還是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16—2030)》則與《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掛起鉤來,稱其旨在“具體落實城鎮的空間布局”。而引發各大城市爭搶國家中心城市名頭的,正是這個正在編制中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16—2030)》。
為什么一紙規劃可以引來那么多城市去爭搶國家中心城市的“帽子”?有媒體披露說,這是因為該規劃將要構建一個“十百千萬”的城鎮體系,即十個國家中心城市、一百個國家特色城市、一千個中小城市和一萬個特色鎮。由此,據媒體不完全統計,先后有沈陽、南京、武漢、長沙、成都、鄭州、杭州、西安、青島、寧波、廈門各大城市加入了“戴帽”競賽。
南京
嗯,“十百千萬”。這個提法真的是朗朗上口。但是,這么多城市唯恐人后地爭進國家中心城市之列,卻肯定不是因為這個提法說起來上口。這其中的原因也正如媒體引用相關人士的說法所道破的那樣,在當前的國家發展架構和體系中,一個城市,只要戴上了國家中心城市的“帽子”,“就有可能獲得更多的政策資源和投資傾斜,比如在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投入、交通中心、信息網絡中心、文化事業等方面得到優先考慮”;“如果榮膺國家中心城市,勢必能帶來很多建設項目,經濟和交通建設都會大大提速”。
如此一來,國家中心城市的名頭不啻一艘正待啟航的快達輪船,拿到這一班的船票,當然不是小事一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