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馬曉光主持新聞發布會。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1月16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馬曉光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問答要點如下:
問: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了來訪的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一行,請發言人介紹此次會面的重要意義。
答:兩黨領導人就推動兩岸關系發展交換意見,充分肯定兩黨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歷史貢獻,再次明確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國共兩黨應繼續鞏固這一基礎,增進政治互信,維護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與臺海和平穩定。進一步發揮兩黨交流溝通機制的作用,推進兩岸經濟、文化、社會等各領域的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同胞的親情和福祉。
問:兩岸和平發展論壇被認為給兩岸的精英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臺,請問發言人怎么看?
答:240多位兩岸各界精英、社團負責人出席論壇,反映了兩岸同胞堅持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正確方向的共同心聲。閉幕式上發布的2017年兩岸重要交流活動與合作項目,面向臺灣公開接受報名,產生良好反響。
問:日前舉行的兩岸企業家峰會2016年會頗具特色,請問發言人對峰會取得的成果有怎樣的評論?
答:兩岸900多位企業界人士踴躍與會,達成多項共識,簽署16項合作協議和合作備忘錄。相信峰會成果的落實,對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問:司法部宣布進一步放寬獲得大陸律師執業證書的臺灣居民在大陸的業務范圍,請問這有何意義?
答:此舉將有利于臺灣法律界人士進一步參與兩岸法律事務的服務市場,融入大陸法治發展進程,服務臺灣同胞。
問:針對大陸舉行的紀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的活動,臺灣地區陸委會表示大陸舉辦紀念孫中山活動要“忠于史實”,發言人有何評論?
答:說到“忠于史實”,兩岸同胞看得很清楚,是誰背棄了孫中山思想的核心價值,縱容島內分裂國家、分裂民族的言行?一方面不認同孫中山、不紀念孫中山,另一方面又對紀念孫中山活動“說三道四”,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問:臺灣有退將參加大陸的孫中山誕辰150周年紀念活動,回臺后遭到民進黨當局威脅刁難,發言人對此有何評價?
答:孫中山先生是兩岸同胞共同景仰的偉人。民進黨部分政客堅持“臺獨”立場,打壓參與兩岸交流的臺灣人士,也戳破了他們標榜的所謂自由民主的極端虛偽。這件事情我們的態度和感受是八個字,“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問:代表臺灣地區出席APEC的宋楚瑜稱,有機會和大陸領導人自然互動,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答:堅持“九二共識”是兩岸關系和平穩定發展的基礎,也是兩岸雙方開展良性互動的基礎。臺灣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雙方就不可能進行任何有實質意義的良性互動。臺灣方面人士參加APEC會議,必須符合一個中國原則和有關諒解備忘錄的規定。
問:宋楚瑜日前在出席孫中山紀念活動上重申了親民黨“兩岸一中、反對臺獨”的立場,對于他APEC行前的表態,發言人怎么看?
答:希望親民黨繼續秉持“兩岸一中、反對臺獨”的立場,維護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問: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后,臺灣當局要加入的TPP基本已“胎死腹中”,如果蔡英文重心要轉向RCEP的話,大陸對此持何態度?
答:如果一個中國原則不能得到維護,兩岸政治互信不復存在,那么對臺灣方面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勢必會帶來不利影響。
問:臺安全部門一份評估報告指出,特朗普預料有機會擴大美對臺軍售,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答:臺灣問題是中美關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希望美國新政府恪守一個中國政策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妥善處理涉臺問題。
問:今年前三季大陸仍是世界最大的出境旅游來源市場,唯獨臺灣地區不增反減,發言人有何評論?
答:“5·20”之后,大陸居民赴臺旅游的良好發展態勢受到了影響,原因是眾所周知的。怎么去解決大家也是很清楚的,解鈴仍須系鈴人。
問:臺灣近日發布一項調查顯示,臺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升至52%。請問發言人有何評論?
答:只要遏制“臺獨”分裂活動,把握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經由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的不斷深化,兩岸同胞會越走越近、越走越親。
問:近來有大陸學者建議制定反分裂國家法的細則或者立法追究分裂主義行為的刑責。請問大陸方面是否有這方面考慮?
答:反分裂國家法表明我們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一貫主張,也表明全中國人民絕不允許“臺獨”分裂勢力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堅定決心。
問:近來有臺灣人士稱,臺海問題并非是大陸現階段急需要處理的問題,大陸方面可能對蔡英文仍然有期待,請問對此有何評論?
答:我們推動兩岸關系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改善與發展的真誠善意不會改變,堅決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行徑的堅強意志不會動搖,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的歷史步伐。
問:蔡英文日前出席了“紀念臺籍老兵”活動,因臺籍老兵包括二戰的臺籍日本兵,引發質疑,發言人有何評論?
答:發動侵華戰爭、太平洋戰爭的日本侵略者的罪行,經由東京大審判已經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那些在日本殖民統治下被迫參與侵略戰爭的臺籍老兵也是日本軍國主義的受害者。任何堅持“臺獨”史觀、枉顧歷史事實、企圖為日本軍國主義者侵略罪行辯解的言論都必將遭到兩岸同胞的一致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