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10月27日消息,四川選派121名金融干部人才掛職,這些來自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的專業人才,大部分被安排在縣(市、區)黨政重要崗位上。
同日,福建省第六批金融掛職干部出征,分赴該省58個縣(市)的團組織掛職。而在今年6月,湖南也一口氣從15家中央金融單位招攬了18名金融人才,13人被安排到市州掛職。
長安街知事APP發現,金融干部掛職的情況早有先例。2014年起,四川從中央金融機構規模化挑選人才掛職,而福建開展這一“人才行動”已有六年。山東,則被公認為推動金融干部掛職的典型。該省“金改”以來,三年共迎來15個掛職“金融副市長”,金融業增加值提高到3130 . 6億元。
2013年,郭樹清從證監會主席轉任山東省省長,隨即啟動了金融領域改革。山東為什么要搞金融?媒體報道稱,金融一直是山東這個經濟大省的軟肋,金融業規模在全國省區中僅排名二十多位,山東每百人中從事金融行業的只有2人,而江蘇上海等地的數據是6至7人。
備受關注的是,山東金改啟動后,中央金融部門和企業選派30名干部到山東掛職,山東省每個地市都配備一位“懂金融”的副市長。此前,盡管多有金融機構領導赴地方任職的先例,郭樹清自己也曾到貴州任職,但這樣大規模的人員調配,在當時還頗為少見。
多數“金融副市長”掛職時間只有短短一年,但要干的事兒不少:他們多靠自身資源及人脈關系服務地方金融創新發展,或多或少給當地帶來了項目。比如證監會發行部綜合處原處長張望軍在濰坊期間,濰坊設立了齊魯農村產權交易中心;來自銀行系統的沈繼奔,促成了臨沂城投發行全省最大的50億元棚改私募債券,主承銷商正是老東家國開行;副市長們還十分注重金融觀念的普及,2013年11月,威海市副市長樊來法到任不久就做了一場金融知識講座,當地市、區很多部門負責人均來學習。
繼山東之后,廣西、四川、天津、貴州等省份相繼引進中央金融人才,以推動各省的金融改革。在四川,金融干部掛職兩年便交上了這樣的成績單:80多家企業啟動上市程序,地方農商行改革深入推動,一批有影響的金融保險機構落戶當地。
各省為何對金融干部求賢若渴?湖南媒體報道稱,該省此次批量引進高層次金融人才,既是落實中央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部署要求,也是為了培養和儲備金融人才、補齊金融發展短板,指導幫助地方政府健全金融體系。
中國人民大學財經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認為,在金融機構和金融監管部門任職的干部擔任地方行政職務后,能夠更高效地引入金融資源,金融行業也就能更好地為地方經濟服務。
金融干部掛職,不僅發揮了個人的專業優勢,也讓他們在許多此前未涉足的領域得到歷練。現任保監會辦公廳副主任張忠寧,于2013年8月調任菏澤掛職副市長,協助地方干部分管金融工作,掛職期間多次調研農業保險。他告訴長安街知事APP,掛職前在保監會任職時,他曾帶著記者調研采訪農業保險,大概五六次。到菏澤任職后,他又帶著市政府有關部門一起去調研,目的是“推動當地農業保險工作落實和為當地經濟發展助力”。
牡丹養殖是菏澤市重要產業,但投資成本高,種植頭三年無產出,還怕遇到洪澇。在張忠寧的主導下,泰山財產保險公司與當地牡丹企業合作,簽訂了國內首份“農用牡丹保險”,首份投保2萬畝,總保額2000萬,填補了行業空白,種植戶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對此,張忠寧的東家也很支持——2014年6月,保監會專門組織中央媒體赴菏澤,對此進行宣傳。
幾天前,湖南的18位金融掛職干部履職百日齊聚暢談。岳陽市委常委、副市長胡小閩,此前擔任中國進出口銀行稽核評價部副總經理,是這次來湘掛職的兩名女干部之一。她說:“7月剛到岳陽就趕上抗洪,接下來又是重大項目推進,各類事項一波接一波,政府的工作節奏確實比預想的要快很多。”
胡小閩生平第一次去了抗洪一線慰問了官兵,她說:“洪災來了以后,假如我還只是在銀行工作,那我考慮的問題只會是捐助與貸款,可真的來到地方掛職工作后,要考慮的問題是方方面面的。”
資料來源:中國青年網 證券時報 新華網山東 湖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