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門峽落馬女書記:私下令政府借給老鄉3.8億](/Files251/BeyondPic/2016-8/31/138013246.png)
任東杰 攝
有知情人向記者透露,趙海燕2011年7月當上三門峽市長后,2012年就把嘉億集團引來開發房地產。未經合法招拍掛程序,政府就把地給了嘉億公司開工奠基;在趙海燕的簽批下,政府將數億元的資金借給嘉億公司;政府還專門發文要求各相關部門對嘉億公司給予關照,在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工程施工許可證等相關手續沒有辦理的情況下,嘉億公司開始違法建設
法治周末記者 任東杰
發自河南三門峽
7月16日,中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稱,經河南省委批準,三門峽市委書記趙海燕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此時,距離趙海燕2015年11月接任市委書記還不到一年。
趙海燕的落馬,很快引發三門峽官場震動。記者8月下旬在三門峽采訪時獲悉,目前已有涉及向趙海燕說情打招呼及拉關系跑官要官的30名干部被分別給予了免職、黨內嚴重警告、黨內警告等處分。
隨著趙海燕的落馬,幕后不正當的官商關系也開始浮出水面。
有知情人向法治周末記者透露,趙海燕升任三門峽市長不久,就把老鄉的公司——河南嘉億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億集團)招商引資到三門峽,成立三門峽市嘉億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億公司),在三門峽市區核心商業地段拿地66畝開發房地產——未經合法招拍掛程序,政府就把地給了嘉億公司開工奠基;在趙海燕的簽批下,政府將數億元的資金借給嘉億公司;政府還專門發文要求各相關部門對嘉億公司給予關照,在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工程施工許可證等相關手續沒有辦理的情況下,嘉億公司開始違法建設,應該交的人防工程異地建設費3000多萬元只交了300多萬元,應該交的墻體材料改革基金300多萬元至今一分未交;嘉億公司還擅自更改容積率,多建了近10萬平方米的樓房,政府部門只罰了50萬元,就把違建合法化了。
法治周末記者還了解到,趙海燕一案的專案組對嘉億公司正在展開調查。
土地掛牌出讓走形式
開發商提前拿地開工
嘉億公司在開發的這個房地產項目叫嘉億城市廣場,位于三門峽市區的特色商業核心區域。據當地媒體報道,嘉億城市廣場總占地面積66畝,規劃總建筑面積37萬平方米,包括5A甲級超高層寫字樓、公寓以及綜合性商業中心。
8月23日,記者來到嘉億城市廣場現場,看到工程已基本完工并在銷售,上千平方米的售樓大廳比較冷清,除了幾個售樓人員外,包括記者在內只有兩三家看房的。
據三門峽湖濱區新聞中心的報道,嘉億城市廣場項目在2012年9月18日舉行奠基儀式。時任市委書記楊樹平宣布項目開工奠基。市長趙海燕,市政協主席郭秀榮,湖濱區區委書記楊方成,以及嘉億集團董事長郭秋喜等出席儀式并為項目培土奠基。區長王清華主持開工奠基儀式。湖濱區四大班子領導,各鄉、街道、區直各部門負責人參加儀式。
然而,舉行這么隆重奠基儀式的嘉億城市廣場項目的用地,此時還在掛牌出讓之中。
記者檢索中國土地市場網發現,該網站2012年9月7日登出三門峽國土局關于該宗地的掛牌出讓公告。公告顯示,該宗地的掛牌時間是2012年9月14日至2012年9月27日。該網站2012年9月27日登出的三門峽國土局關于該宗地的出讓成交公告顯示,該宗地的受讓單位是嘉億公司,“雙方已簽訂成交確認書”,公示期為2012年9月27日至2012年10月6日。
上述信息表明,三門峽國土局與嘉億公司2012年9月27日才簽訂了成交確認書。
8月23日,記者找到當時負責該宗地掛牌出讓工作的三門峽地產交易管理中心書記孟憲文。他向記者介紹說,2012年7月24日,局里要求他把這塊地馬上掛出去。他提出這塊地啥手續都沒有,沒法掛。第二天早上一上班,局里就把必備的規劃、評估等相關手續給他送來了,當天下午他把掛牌出讓公告送到三門峽日報社,7月26日該公告在《三門峽日報》刊出。
記者查到的這則出讓公告顯示,掛牌時間為2012年8月13日8時至8月27日9時。
2012年8月27日,地產交易管理中心與嘉億公司簽訂了成交確認書。
孟憲文對記者說,他辦理這宗地的掛牌出讓手續不存在任何問題,符合相關規定。
然而,記者發現,地產交易管理中心的做法并不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國土資源部《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規定》規定:招標、拍賣或者掛牌公告應當至少在投標、拍賣或者掛牌開始日前20日發布。該宗地的掛牌開始日“2012年8月13日”的前20日,最晚應該是“2012年7月24日”。地產交易管理中心2012年7月26日在《三門峽日報》上刊登的掛牌出讓公告,比規定的時間少了兩天。
國土資源部2011年5月發布的《關于堅持和完善土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制度的意見》要求,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涉及的出讓公告、出讓文件、競買人資格、成交結果等,都應在部門戶網站和各地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網上公開發布。
三門峽國土局土地利用科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證實,全國各地國土部門自2009年1月1日開始,就必須把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涉及到的出讓公告、出讓成交公示等材料發到國土資源部的內部動態監管系統,然后至遲第二天在中國土地市場網上掛出。
三門峽當地一位房地產開發公司人員向記者分析說,三門峽國土局知道在《三門峽日報》上刊登掛牌出讓公告不符合國家要求,土地出讓不合法,所以才在中國土地市場網上重新發布。“這說明,政府把地給嘉億公司是早就內定好的,招拍掛不過是走形式。”
政府發文大力支持
該收的費用少交未交
為了治理和預防拖欠、克扣農民工工資行為,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在2003年,河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河南省建設廳根據國家有關文件精神,決定在河南全省建筑行業中建立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制度,要求每一建設工程項目的建設單位按工程中標價的2%繳納農民工工資保障金,不繳納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不予頒發建筑施工許可證。
8月24日,三門峽住建局監管科李科長向記者介紹說,嘉億公司在辦理施工許可證之前交了農民工工資保障金,不過沒有達到國家的要求。關于施工許可證,辦理的時間比較晚,大概是2014年,因為辦理施工許可證必須有土地、規劃等手續,此前,這些手續嘉億公司還沒有取得,所以城建局就沒法給辦。
建筑法規定,建筑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申請領取施工許可證。未取得施工許可證或者開工報告未經批準擅自施工的,責令改正,對不符合開工條件的責令停止施工,可以處以罰款。
李科長對記者說,住建局對嘉億公司給予了罰款處罰。
根據媒體報道,嘉億城市廣場2012年9月開工奠基,到2014年11月主體工程全線完工。
三門峽住建局對長達一兩年時間沒有依法取得施工許可證而擅自施工的嘉億公司,有沒有日常監管呢?李科長介紹說,監管科人手很少,有時碰到省里下來檢查,也會通知嘉億公司去辦證。
李科長向記者透露說,嘉億城市廣場是三門峽市里的重點工程,市里下發有幾個文件,要求各相關單位給予大力支持,能減的減,能免的免。
城鄉規劃法規定,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由縣級以上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對規劃實施的影響的,限期改正,處建設工程造價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無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響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沒收實物或者違法收入,可以并處建設工程造價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記者掌握到的一份三門峽市城鄉規劃局2016年6月12日出具的《關于確認嘉億城市廣場項目是否是違法建筑的答復》文件顯示,嘉億城市廣場項目2014年5月16日才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那么,三門峽市城鄉規劃部門對嘉億公司2014年5月16日之前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就進行建設的違法行為是如何查處的呢?
三門峽市城鄉規劃局局長趙瑞平向記者解釋說,對嘉億公司的問題,不是城鄉規劃局處理的,是城管局處理的,城鄉規劃局今年才成立。
三門峽市城管局相關部門負責人則對記者說,城鄉規劃局和城管局以前是一家單位,叫三門峽市規劃和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兩家單位分開后,規劃執法一塊移交給了規劃局。
記者又找到趙瑞平,他對記者說,因為以前處理完了,所以,有關嘉億公司的處理材料就沒有移交過來,還在城管局。而城管局相關部門負責人則對記者說,處理材料連同當時的辦案人員都一塊移交給了規劃局。
記者發現,嘉億公司還存在有擅自變更容積率的問題。一段視頻顯示,2014年2月19日,三門峽市委副書記郭紹偉答復上訪拆遷戶,嘉億公司在沒有經過規劃局批準的情況下,擅自改變圖紙,現在房子蓋成這么高,是錯的。
有專業人士幫記者算了一下,這樓房一加高,嘉億公司就違規多建了近10萬平方米。規劃局罰款50萬元后給辦了規劃許可證,就等于違建合法了,按照當地的建設成本,嘉億公司就能多賺3個多億。
按照國家規定,嘉億公司還要按每平方米10元的標準繳納新型墻體材料改革專項基金370萬元。三門峽市墻體材料改革辦公室征管科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嘉億城市廣場項目截至目前還沒有主動繳納。
按照國家規定,嘉億公司還要繳納防空地下室異地建設費。在三門峽市人民防空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說,據他所知,嘉億公司按照規定應該繳納的防空地下室異地建設費有3000多萬元,而實際上才繳納了300多萬元,目前,三門峽市人民防空辦公室已經走法律途徑開始追繳。
書記與開發商是老鄉
政府借給私企數億元
法治周末記者通過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了解到,嘉億公司成立于2012年8月16日,法定代表人是裴山林,股東是嘉億集團。住所地在鄭州鄭東新區的嘉億集團,成立于2004年4月,法定代表人是郭秋喜,郭秋喜和裴山林都是嘉億集團的股東,其中郭秋喜是控股股東。
有知情人向記者透露,趙海燕和郭秋喜、裴山林都是新鄉老鄉。趙海燕2011年7月當上三門峽市長后,2012年就把嘉億集團引來開發房地產。三門峽國土局局長朱豫鋒告訴記者,國土局趕時間把嘉億城市廣場那塊地掛牌,是市政府要求的。他向記者證實,嘉億公司是趙海燕招商引資過來的,合同都是趙海燕簽的。
該知情人向記者介紹說,2012年9月,嘉億公司拿到土地后沒錢交1.4億元的土地出讓金,區政府就借給了嘉億公司1.5億元。嘉億公司用土地證,經市政府協調在銀行拿到貸款3個億后,不經規劃、住建部門審批,就開始違法建設。由于嘉億公司把該宗地內800多家拆遷戶原地回遷的安置房全部改成了公寓房,造成拆遷戶不愿回遷,開始大規模上訪,甚至堵路、堵橋、堵市政府大門,迫使政府出面解決。為安置應由嘉億公司提供安置房的拆遷戶,湖濱區政府于2014年2月又借款1.8億元給嘉億公司,代嘉億公司向安置拆遷戶發放。2015年,湖濱區政府再次借給嘉億公司5000萬元。
有不愿透露個人信息的知情人向記者透露,是趙海燕違背決策程序,與個別市級領導私下決定讓湖濱區政府把巨額資金借給嘉億公司的。在趙海燕落馬之前,郭秋喜、裴山林二人就已經被控制。
記者發現,2010年9月至2014年3月任湖濱區區長的王清華,于2014年3月升任湖濱區委書記,2016年2月,調任盧氏縣委書記。在2010年7月至2014年3月,任湖濱區委副書記的亢哲楠,2014年3月升任湖濱區區長。王清華調走后,亢哲楠于2016年3月接任湖濱區委書記。
為了了解湖濱區政府借款給嘉億公司的情況,記者在三門峽采訪期間,多次撥打王清華的手機,通了沒人接,發了采訪短信至今也沒有收到回復。通過湖濱區委宣傳部新聞科聯系亢哲楠,也沒有聯系上。
記者獲得的一份三門峽仲裁委2016年2月5日作出的裁決書證實,湖濱區政府確實存在有借款給嘉億公司的問題。
該裁決書顯示,2015年4月2日,湖濱區政府因與嘉億公司借款合同糾紛,向三門峽仲裁委申請仲裁。仲裁庭確認本案事實是,2014年2月24日,湖濱區政府與嘉億公司簽訂《借款合同》,約定湖濱區政府借款1.8億元給嘉億公司,用于嘉億公司回購其嘉億城市廣場項目應提供安置房的回購變現費用、購買安置房和應安置回遷戶的補助等費用,借款期限8個月,從2014年2月24日至2014年10月23日,借款月占用費率為千分之十。截至2015年12月31日,湖濱區政府向嘉億公司提供借款共計209268990元,嘉億公司償還湖濱區政府3700萬元。仲裁庭裁決,嘉億公司向湖濱區政府償還欠款172268990元。
記者發現,截至該裁決書作出之日已經高達4000多萬元的《借款合同》約定的借款月占用費,湖濱區政府卻沒有主張嘉億公司償還。
該裁決書還證實,除了上述借款,湖濱區政府跟嘉億公司之間應該還存在有別的借款。記者注意到,仲裁庭予以采信的一份嘉億公司2016年1月30日出具的確認書中有這樣一條:嘉億公司、湖濱區政府共同確認,“其他未清償債權債務雙方另行解決”。
■名詞解釋
借款占用費
就是貸款金額和因為貸款所花費的費用的比例。![](http://www.qq.com/favicon.i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