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李克強來到清華大學考察,這是李克強與清華大學學生合影。資料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4月16日電(記者 杜美辰)4月1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先后來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考察,在與教師、學子的親切交流中度過了特殊的一天。
在清華,李克強先后在校史館參觀清華發展歷程和重大科技成果展,在建筑學院與白發老教授和學生交流,在生命科學學院蛋白質設施實驗技術中心看望年輕科研團隊,并來到清華大學圖書館,聽取“清華簡”最新研究成果情況匯報,在閱覽室與學生座談互動。
在北大,李克強在國家發展研究院與知名學者交流,到經濟學院看望師生并參觀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成果展,與光華管理學院,法學院師生交談,到數學學院了解純數學學科發展,然后主持召開高等教育改革創新座談會。
此前李克強也曾前往蘭州大學、湖南大學、浙江大學等大學考察,在與全國各地學子交流時,李克強多次強調大學生應勇創業、重實踐、廣閱讀,鼓勵他們珍惜時間,努力充實自己的青春歲月,向青年學子傳達了作為前輩和師兄的美好希冀與祝福。
勇創業:敢為人先、寬容失敗,用創業點燃人生
2014年7月,李克強在湖南大學考察時點贊大學生創業者。 資料圖
早年在北大時,李克強曾擔任北大團委書記,從那時起,他就對青年學生的學習、工作分外關注。自擔任總理以來,李克強一直重視創新創業,他認為,大學生是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在各個高校考察時,與大學生創業者進行深入交流也成為李克強的“必選動作”。
2013年8月,李克強在蘭州大學就業指導中心調研時指出,大學生要有雙創精神,在校學習既要致力于創新,到社會上工作也要敢于創業。李克強也鼓勵一位畢業后打算創業的學生,“大學生是人才,只要努力就會有就業的機會。不光要就業,還要創業。”
2014年7月,在湖南大學考察時,李克強認真參觀了學生創業成果展,并鼓勵學生創業者要敢為人先,寬容失敗,跌倒了重新再來。李克強還現場購買了兩位學生的4個產品,用行動點贊了他們的創業嘗試。
2014年11月,在浙江大學考察時,當聽說竺可楨學院的一位大四本科生放棄外企工作的機會,投身自主創業時,李克強非常贊賞地說道:“志向很高,我相信你會從一個小角落出來,創造出一片大天地。”李克強還當場表示,政府會盡力給大學生創業提供支持。
十八大以來,政府通過簡政放權和相關制度改革措施,不斷為創業興業引路、給企業發展松綁,進一步為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注入無限青春活力。除允許大學生“休學創業”外,政府的一系列稅收、貸款優惠政策也進一步鼓勵和推動了大學生創業,幫助他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同時,以創業帶動就業,增強了整個國家的蓬勃朝氣。
重實踐:不僅要向書本學,還要向實踐學
4月15日,李克強來到北京大學考察,應邀在山鷹社社旗上簽名。資料圖
在湖南大學考察時,李克強曾鼓勵大學生,“在學校做求知的思想者,到社會上做創業的實踐者。”如今創業已成為許多大學生自我鍛煉、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實踐方式,在克服困難和挫折中,大學生們不斷豐富閱歷,經歷著心靈的成長和蛻變。
有知識的人不實踐,等于一只蜜蜂不釀蜜。知識能在實踐中彰顯力量,而實踐更能豐富和增長知識。李克強在吉林大學考察時叮囑大學生們將學習擺在第一位,同時他也強調把學到的知識用于實踐當中。李克強說,“學習是基礎,不僅要向書本學,還要向實踐學,創業實際就是在實踐中學,這會讓知識學得更扎實有用。”
除了強調在創業中實踐,李克強也鼓勵大學生在基層的實踐中鍛煉成長。2013年6月,在河北師范大學視察時,李克強鼓勵畢業生們到基層工作,并深情寄語大學生們,“只有‘下得去’,本事才能‘上得來’,干事才能‘拿得起’,基層最能鍛煉人。”李克強也表示,下基層、到基層工作,才能使人更快地成長起來;基層的經驗,無論以后走到什么崗位都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只有經歷基層鍛煉,才會成長為社會的有用之才。而在吉林大學考察時,當得知醫學專業的一名畢業生打算畢業后先到鄉鎮衛生院工作,鍛煉提高業務水平,李克強也點頭稱贊,“在基層可以積累最寶貴的經驗。”
這次在北大考察時,李克強還在校園中與一群特殊的實踐者——愛好攀巖的山鷹社成員們近距離接觸,李克強同山鷹社的同學們進行了熱烈的交談,并應邀在山鷹社社旗上簽名。
在北京大學就讀期間,青年時代的李克強不僅學習刻苦,還勤于社會實踐。他曾因選修“海商法”課程與同學去天津港做過實地考察,也作為主編組織了二十位同學翻譯《牛津法律詞典》。實踐不僅是李克強的北大印記之一,在各大學考察時,他也將實踐的種子埋在了大學生們的心中。
廣閱讀:既要讀時新書籍,也要讀經典著作
2015年4月,李克強到訪廈門大學,專程來到該校的“廈大時光”書店,與正在此購書閱書的同學們互動交流,分享讀書心得。資料圖
李克強曾說過,書籍和閱讀可以說是人類文明傳承的主要載體,用閑暇時間來閱讀是一種享受,也是擁有財富,可以說終身受益。近年來,李克強多次把“全民閱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希望全民閱讀形成一種氛圍,他也在各大學考察時,激勵莘莘學子廣閱讀,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
李克強愛好讀書,涉獵廣泛,他的書單中既有國學經典、經濟學著作,也有名人傳記等暢銷書。對書籍“情有獨鐘”的李克強也偏愛在圖書館、閱覽室以及書店中與大學生們進行交流。
在浙江大學圖書館與大學生交流時,李克強主動聊起自己的求學生涯。他提到,當時在北大讀書,每天早上6點就起床到圖書館門口排隊占座,3000多人搶幾百個座位。李克強也感慨萬千地說,“那是七七年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大學生,大家失去讀書時間太久,人人求知若渴,只想‘把失去的青春奪回來’。”
2015年4月,在世界讀書日前夕,李克強在考察廈門大學時,專程來到該校的“廈大時光”書店,與正在此購書閱書的同學們互動交流,分享讀書心得。在與同學們的交流中,李克強回憶起上大學時,去課堂和圖書館的路上,總是要從書店經過。他也對年輕學子們闡述了全民閱讀的意義,并強調世界讀書日雖然只有一天,但應該天天讀書,這種好習慣會讓人終身受益。
當有學子請愛讀書的李克強推薦幾本書籍時,李克強沒有列出具體書目,而是說既要讀時新的書,更要多讀一點古典的、經典的書。大學生們既要與時俱進,也要回味經典,才能做到像李克強所說,“積淀更深厚,視野更開闊,真正站在前人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