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名中管干部被“斷崖式”降級
中紀委首次“批量”通報,來自政協系統5人;最重“斷崖”從副省級降到科員
![江西省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許愛民,降為副處級非領導職務。](http://photocdn.sohu.com/20160130/Img436381842.jpeg)
![山東省委原常委、統戰部原部長顏世元,降為副廳級非領導職務。](http://photocdn.sohu.com/20160130/Img436381843.jpeg)
![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原黨組副書記、副主席韓志然,降為副廳級非領導職務。](http://photocdn.sohu.com/20160130/Img436381844.jpeg)
![陜西省政協原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孫清云,降為正處級非領導職務。](http://photocdn.sohu.com/20160130/Img436381845.jpeg)
![中國農業銀行原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行長張云,按部門副職以下安排工作。](http://photocdn.sohu.com/20160130/Img436381846.jpeg)
![江西省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劉禮祖,降為科員。](http://photocdn.sohu.com/20160130/Img436381847.jpeg)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劉志勇,降為正廳級非領導職務。](http://photocdn.sohu.com/20160130/Img436381848.jpeg)
![東風汽車公司原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朱福壽,部門副職以下非領導職務安排工作。](http://photocdn.sohu.com/20160130/Img436381849.jpeg)
![云南省委原常委、秘書長曹建方,降為副處級非領導職務。](http://photocdn.sohu.com/20160130/Img436381851.jpeg)
![國家稅務總局原黨組成員、總經濟師范堅,降為副處級非領導職務。](http://photocdn.sohu.com/20160130/Img436381852.jpeg)
新京報訊 昨日上午,中紀委通報,2015年給予10名中管干部黨紀重處分并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此系本屆中紀委首次“批量”通報中管干部“降級”名單,10人中,山東統戰部原部長顏世元、廣西政協原副主席劉志勇等5人,是中紀委首次披露其存在嚴重違紀問題。
十八大后至本次“降級”名單發布前,已有四名省部級官員因嚴重違紀,受到了降級處罰:黑龍江省原副省級干部付曉光,江西省委原常委、秘書長趙智勇,云南省委原常委、昆明市委書記張田欣,江西省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許愛民。這四人的降級處分,時間跨度自2013年年底至2015年年初。而本次中紀委則是一次性集中發布了2015年的中管干部重大職務調整情況。
對此,中國紀檢監察學院原副院長李永忠接受新京報采訪時表示,中紀委首次“批量”通報10名中管干部受到黨紀重處分,體現了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紀委六次全會上提出的要求: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要把紀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
李永忠認為,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多次強調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讓咬耳朵、扯袖子,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成為大多數,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的是少數,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是極少數。本次集中通報10名中管干部受到黨紀重處分,正是其中的第三種形態,“強調‘四種形態’,避免造成干部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階下囚"。
焦點1 4省份5名政協副主席受處
10名受到黨紀重處分的中管干部中,來自政協系統的達5人,占比達50%,分別是江西省政協兩名原副主席許愛民、劉禮祖,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原副主席韓志然,陜西省政協原副主席孫清云,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原副主席劉志勇。
十八大以來的反腐風暴中,政協系統的官員落馬現象此前已引起關注。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等受訪專家對新京報記者說,各級政協的領導成員多有主政地方或在黨政機關擔任要職等經歷,其落馬原因多與此前的工作經歷有關。
其余5人,來自國企的兩人:中國農業銀行原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行長張云,東風汽車公司原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朱福壽;來自中央國家機關的1人,國家稅務總局原黨組成員、總經濟師范堅。此外還有山東省委統戰部原部長顏世元,云南省委原常委、秘書長曹建方。
此外,四川省原省長魏宏去年12月出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后“消失”。1月15日,在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中紀委副書記吳玉良在答媒體記者提問時介紹,魏宏涉嫌嚴重違紀,正在反省思過,下一步將就違紀情況進行處理。這意味著,對于魏宏的處理結果,并沒有在2015年作出,而本次中紀委發布的是2015年中管干部的黨紀重處分情況,魏宏的處理結果是降級亦或其他處分,還有待官方的消息。
焦點2 劉禮祖從副省級降到科員
此前降級的四名省部級官員,除了付曉光從副省級降到正局級,其余三人均受到了連降數級的斷崖式降級處分:張田欣、許愛民都是從副省級降到副處級非領導職務,趙智勇則從副省級降為科員。
竹立家接受新京報采訪時表示,“降級”是《公務員法》和《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等法規中規定的一個處分類別。十八大之前對官員的降級處理,一般都是降一到三級。張田欣、許愛民、趙智勇等人連降數級的情況,改革開放后比較少見。
本次10名受到重處分的中管干部中,連降數級的斷崖式降級達7人,其中劉禮祖的處分最重,跟趙智勇相同,從副省級降為科員;其次是許愛民、曹建方、范堅,均從副省級降為副處級非領導職務;孫清云則降為正處級非領導職務。
兩名國企高管張云、朱福壽都被降到副職以下(不含部門副職),中紀委通報朱福壽時還特意強調,朱福壽降到副職以下(不含部門副職)重新安排的工作,只能是非領導職務。
其余3人,顏世元、韓志然均從副省級降為副廳級非領導職務。劉志勇則降為正廳級非領導職務。
焦點3 江西5名省部級官員落馬
本次10名中管干部黨紀重處分名單中,出現了兩名江西省政協副主席許愛民、劉禮祖,加上此前被查處的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陳安眾,江西省原副省長姚木根,江西省委原常委、秘書長趙智勇,截至目前江西官場已有5名省級官員受處。
而且,江西被處理的5名省級官員,趙智勇、許愛民、劉禮祖等3人,均為斷崖式降級。
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蘇榮曾于2007年11月至2013年3月任江西省委書記。
據公開報道,劉禮祖被降級與蘇榮有關,蘇榮主政江西時曾力推“一大四小”綠化工程,時任江西省林業廳廳長的劉禮祖是“一大四小”工程的主要執行者和操辦者。在蘇榮離任江西的前一年,也就是2012年2月,主導“一大四小”工程的劉禮祖突然升任江西省政協副主席,由林業廳長直接升任副省級官員,這在江西官場較為少見。
另一值得注意的是云南官場。10名中管干部黨紀重處分名單中,云南省委原常委、秘書長曹建方亦在其內。在其之前,云南已有4名省部級官員落馬,張田欣和云南省原副省長沈培平、原省委副書記仇和,以及張田欣的繼任者高勁松,履新昆明市委書記8個月后被查。
焦點4 5人被指存在“大拆大建”
10名受到黨紀重處分的中管干部中,劉志勇、顏世元、韓志然、孫清云、劉禮祖等5人被指有大拆大建問題。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5年間,劉志勇曾主政梧州。梧州多名退休官員向新京報爆料稱,劉志勇主政梧州時,曾拆除了百年名校梧州高中、梧州一中等多所學校。梧州市一名教育系統退休老干部對新京報記者說,梧州一中初中部遷走后的地塊都改建為商貿區。教育界不少人有意見。
顏世元則被曝出與山東省委原常委、濟南市委原書記王敏(已雙開)有牽連。顏世元曾在王敏的要求下替人辦事,和被稱為“最牛開發商”的江蘇省委原常委、省委秘書長趙少麟之子地產商趙晉有牽涉。
韓志然被曝主政呼和浩特7年間,為推行“一核雙圈一體化”工程,采用斷氣、斷電等方式強行拆除了明澤未來城小區,該小區當時僅建成約3年,因此被稱為“短命樓”。
孫清云被曝任西安市長時,因為三環路工程拆遷進展緩慢,在會議上明確要求,區委區政府和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親自抓拆遷。
蘇榮力推、劉禮祖操辦的“一大四小”綠化工程,一直充滿爭議,當時江西的森林覆蓋率已居全國第二。但為了支持該工程,江西省前后投入數百億資金。2013年9月中央巡視組巡視江西后,指出該工程脫離實際。
本版采寫
新京報首席記者 王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