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人士對《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稿)》和《“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建議。
“政事兒”注意到,會議室中心的橢圓形桌上一共坐了14人,7人為總理、副總理及國務委員:李克強、張高麗、劉延東、汪洋、馬凱、楊晶、王勇。
另外7人則是專程來為總理建言獻策的專家學者及企業界人士: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辜勝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名譽院長華生、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董事長官慶、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新浪董事長兼CEO曹國偉。
“政事兒”注意到,每年全國兩會前,總理邀請專家學者召開座談會,為政府工作報告提意見建議是慣例。2014和2015兩年的全國兩會前,李克強同樣邀請專家學者進中南海建言獻策。
同時,李克強也會在兩會前邀請文化、衛生、體育、基層群眾及各民主黨派代表等進行座談,譬如今年有莫言,2015年有王蒙、陳道明和姚明、2014年有馮驥才、李雪健和林丹等到中南海為政府工作報告提意見和建議。
2015年1月26日,有10位專家學者為政府工作報告建言獻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吳曉靈、銀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左小蕾、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百度董事長李彥宏、聯想集團總裁楊元慶、中關村集團原董事長于軍(現任海淀區區長)、中國建筑材料集團董事長宋志平。
2014年1月17日,參加座談會的同樣也有10位專家學者:北京大學教授劉偉(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原副院長王一鳴(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原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清華大學教授薛瀾、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樊綱、商務部研究院前院長霍建國、中國五礦集團公司原董事長周中樞、原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昌泓、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
上述三次座談會,共有27位各領域專家學者,為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建言獻策。這27人大致可分為6類:國家智庫工作人員、大學教授、經濟學家、國企“一把手”、民間智庫代表、實業民企代表、“互聯網+”代表。“政事兒”注意到,這27人中,王一鳴和薛瀾曾經為十六、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講過課,李彥宏和雷軍則為18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在中關村做過講解。
國家智庫工作人員
劉世錦
前述27人中,有5人來自4家“國家智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原副院長王一鳴、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樊綱。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是國務院13家直屬事業單位之一,主要職能是研究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為中央、國務院提供政策建議和咨詢意見。
劉世錦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2015年7月卸任。劉世錦被媒體稱為中南海核心智囊之一,也是中國經濟“新常態”最早的研究者之一,曾獲得包括孫冶方經濟科學優秀論文獎、著作獎等多個學術獎勵。25日召開的座談會上,劉世錦建議要堅持創新驅動,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清除無效供給、改造落后供給、創造新的供給,釋放需求潛力。
吳敬璉是著名經濟學家,從1984年起,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至今。在國研中心官網“中心專家”中,吳敬璉被列為老專家一欄。吳敬璉在參加2015年的座談會時建議,當前增長放緩,部分企業經營困難,建議把更多精力放在改革上,用結構性改革破解結構性矛盾,通過發展現代服務業等高端產業,提高經濟效率。
李克強與吳敬璉
國務院參事室為國務院16家直屬機構之一,1949年11月由毛澤東、周恩來等倡議設立,主要職責是參政議政、建言獻策、民主監督等。2008年11月起,設立了特約研究員制度。
姚景源是現任23位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之一,在官網上,特約研究員被稱為各領域“德、才、望”兼備之士。姚景源曾任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兼新聞發言人,在近日次公開談論GDP時,姚景源表示,要克服速度情節,中國經濟的主要問題不是速度問題。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是國家發改委直屬研究機構,主要為中央宏觀經濟決策和國家發改委工作服務,同時面向社會提供咨詢服務。
2014年參加李克強主持的座談會時,王一鳴任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2015年6月,轉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同時,他還兼任中國社科院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
“政事兒”注意到,2010年12月28日,十七屆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體學習中,時任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王一鳴為政治局委員們講課,議題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問題”。2006年2月21,十六屆中央政治局第29次集體學習時,王一鳴講解了“世界產業結構調整的趨勢”課題。
樊綱供職的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主管單位也是國家發改委,主要職能是承擔政府與主管部門等委托的經濟體制改革方面的課題研究工作。樊綱現任副會長,同時,任中國社科院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等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在去年底的一次公開論壇上,樊綱表示,現在中國宏觀經濟面臨的大部分問題都是過去十年內兩次經濟過熱的后遺癥,一次是在2004-2007年,另一次是在2009-2010年。
本月27日,由上海社會科學院智庫研究中心編寫的《2015中國智庫報告·影響力排名與政策建議》發布,報告顯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排名第二,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排名第十二位。
大學教授
華生
27人中,有4人來自3所大學: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名譽院長華生、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吳曉靈、北京大學教授劉偉、清華大學教授薛瀾。
1月25日參加座談會的華生是東南大學經管學院名譽院長,同時也被稱為東南大學杰出校友。1986年,華生被評為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去年中國股市遭遇“雪崩式下跌”后,華生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救市并不破壞市場機制,市場機制失靈的時候,政府完全可以干預。救市必須集中力量,亮出來的實力越是不可戰勝的,最后所花費的代價越小,底牌要亮就要一亮到底,不亮則已,亮就一定要贏。
吳曉靈現任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名譽院長是副國級官員周小川。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誕生于2012年3月29日,由中國人民銀行與清華大學合作,在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的基礎上建設而成,是清華大學第十七個學院。
吳曉靈曾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管局局長。在最近的一次公開論壇上,吳曉靈長篇論述了互聯網金融,稱許多人沒有認識到互聯網技術運用于金融業并沒有改變金融的本質,對各類金融產品的本質屬性缺乏準確的了解,對金融的法律紅線缺乏敬畏之心。
劉偉畢業于北大,曾在北大獲得經濟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后任北大教授,先后擔任過北大經濟學院院長,常務副校長等職,2015年11月任職副部長級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曾兩獲“孫冶方經濟學著作獎”,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劉偉在2014年參加李克強主持的座談會時,建議提高宏觀政策針對性、協調性,加強供給管理和正面預期引導。
薛瀾現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1991年,薛瀾獲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工程與公共政策博士學位,后受聘擔任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助理教授。1996年回國任教于清華。主要研究方向為公共政策與管理、科技政策與創新管理、危機管理等。“政事兒”注意到,2003年4月28日,十六屆中央政治局第4次集體學習時,薛瀾為政治局委員們講解了“運用科學技術加強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課題。
經濟學家
朱海斌
27人中,有4人是經濟學家: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銀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左小蕾、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原首席經濟學家馬駿。
因為整體經濟疲軟,全國GDP增速減緩,所以,經濟學家們在全國兩會前為總理的意見和建議也被視為,觀察本年內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一個窗口。
今年參與座談會的是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他就化解過剩產能、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提出建議。“政事兒”注意到,此前,朱海斌在預測2016年中國經濟時表示:中國經濟增速將進一步降至6.6%。制造業與房地產將是2016年經濟預測的兩大風險因素。
左小蕾和曹遠征兩人參加2014年座談會,兩人都提出,要實施松緊適度的貨幣政策,加快推進金融改革,穩定市場預期。
近日,左小蕾在談到目前中國經濟時表示,現在當我們的加工貿易業沒有優勢的時候,你必須做一些更有高附加值的,更有技術含量的東西,但我們缺乏這種能力,而且還缺乏思維的改變。
在談到去年以來中國資本市場的震蕩現象時,曹遠征認為,深層原因是金融監管體制存在一系列缺陷。
2014年參加完總理座談會后,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原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赴中國人民銀行,任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在當時的座談會上,馬駿建議加大改革和結構調整力度,提高宏觀政策針對性、協調性,加強供給管理和正面預期引導。在近日的一次公開演講中,馬駿表示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
央企“一把手”
“政事兒”注意到,在27人中,來自央企的“一把手”有4人: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董事長官慶、中國建筑材料集團董事長宋志平、中國五礦集團公司原董事長周中樞、原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昌泓,這4人都為副部級央企領導。
上述4人都來自于目前國資委直管的106家央企,其中中國南車和北車于2015年3月正式合并,同年7月,習近平還考察了中國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他表示,高鐵動車體現了中國裝備制造業水平,在“走出去”、“一帶一路”建設方面也是“搶手貨”,是一張亮麗的名片。
鑒于“房產經濟”對中國整體經濟的巨大影響力,連續兩年座談會上,都有建筑業央企參會,在今年25日的座談會上,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董事長官慶建議,要著力推動中國標準建設,打響“中國建造”品牌。官慶也是習近平于去年訪美期間的隨行中國企業家之一。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立于1950年,員工近20萬人。2014年參加了座談會的董事長周中樞于2015年5月卸任,現任董事長為何文波。
實業民企代表
畫面左側為魯冠球
“政事兒”注意到,在傳統的實業民企中,只有今年參加座談會的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1人。
魯冠球在此次座談會上建議,政府要深入推進簡政放權,調動民營企業積極性和發揮社會資本的力量。
魯冠球從70年代創建了現在的企業,他獲獎無數,被譽為民營企業老總中的“不倒翁”和商界“常青樹”。1991年,魯冠球曾接受美國《新聞周刊》專訪,成為繼鄧小平之后第二個登上該雜志封面的中國人。去年9月,習近平訪美期間,魯冠球也是隨行的企業界代表之一。
民間智庫代表
遲福林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參加了2014年總理座談會。
遲福林曾先后在國防大學、中央黨校及海南省委政策研究室任職,1999年被評為國務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先后出版《第二次改革》等多部學術著作。
由上海社科院發布的《中國智庫報告》顯示,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在2014、2015連續兩年,位居中國民間智庫第一。
就在今日,遲福林在中國記協舉行的“記者大講堂”上表示,“十三五”是中國經濟轉型“最后窗口期”,現在短期經濟下行壓力很大,但是仔細分析起來,是這么多年我們在經濟發展方式某些重大問題上沒有突破,導致人們對中長期經濟增長的疑慮加大。
“互聯網+”代表
曹國偉
曹國偉、李彥宏、楊元慶、馬化騰、雷軍等人都是中國互聯網界的代表人物,他們都先后參與了全國兩會前的總理座談會,就“互聯網+”問題闡述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剛剛結束的座談會上,曹國偉提出要把互聯網平臺和傳統產業改造相結合,進一步推動創業創新。
2014年的座談會上,馬化騰和雷軍建議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勢在必行,要把結構調整和創新驅動融合起來,讓更多的中國標準成為國際標準,發揮互聯網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促進作用。
中后為雷軍
“互聯網+”是李克強各種公開講話中的一個高頻詞,互聯網在中國經濟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中起到了尖兵作用。與此同時,互聯網領域的代表人物也會常常出現在中央領導人的相關報道鏡頭中。
“政事兒”注意到,2013年9月30日,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首次采取調研、講解、討論相結合的形式。習近平等參觀中關村科技創新企業、科研單位重要創新成果,現場畫面顯示,李彥宏、雷軍等向政治局委員們做了現場講解。
2015年9月,習近平訪美期間,李彥宏、馬化騰和楊元慶都是隨行的中國互聯網企業家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