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內棺中發現絲織品
![漆面木質盾牌。本報記者 胡曉軍攝](/Files249/BeyondPic/2015-12/28/Img432758477.jpg) |
漆面木質盾牌。本報記者 胡曉軍攝 |
昨日,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發掘工作持續進行,考古人員在主槨室西側回廊內提取了盾牌等文物。此外,專家們通過技術手段對主棺的內棺進行探測,發現棺內保存情況較好,有絲織品的痕跡。目前考古人員已經著手準備,設計更為優化的方案對內棺進行提取。
發掘進展
昨日出土兩面盾牌
由于主槨室曾遭遇坍塌,造成部分槨板倒塌,一批文物也被壓在下面。在前期提取槨板工作結束后,這些文物就顯露了出來。昨日上午,考古人員對這些文物進行了提取。
記者在主槨室西側回廊位置注意到,考古人員小心翼翼地取出了兩面較為完整的盾牌。國家文物局專家組副組長張仲立告訴記者,盾牌保存比較完整,質量很好,造型精美,上面有髹漆工藝,而且表面紋飾精致。盾握比較結實。
目前,考古人員共提取了6面盾牌,均為木胎漆器,形式大于使用,作為儀仗器隨葬于墓中,而自南昌西漢海昏侯墓主槨室發掘考古工作啟動以來,考古人員先后在主棺前以及西室等地先后出土了多件矛、戟、戈等長柄儀仗器,還有儀仗架、儀仗桿等主梁眾多的依仗類文物。張仲立表示,這些儀仗器不僅壯觀,而且與實用兵器造型不一樣,有一些變化,形式上更加美觀。
據介紹,儀仗器主要是在重要場合中執以示權,或旁侍以增威儀的器具。儀仗器代表著一個人極高的地位和身份,用他們隨葬也是漢代上流社會貴族的慣例。出土這么多的儀仗器,說明墓主身份高貴。
![資料圖:南昌西漢海昏侯出土的大量金板。](/Files249/BeyondPic/2015-12/28/Img432748011.jpg) |
資料圖:南昌西漢海昏侯出土的大量金板。 |
內棺中發現了絲織品的存在
隨著儀仗器盾牌的提取,除了棺柩位置,整個主槨室內的文物提取進入掃尾階段。在棺柩位置,昨日專家對主棺的內棺進行了初步考古觀測,發現棺內文物擺放較為整齊,除了大量的玉器和金器外,甚至還發現了絲織品的存在。張仲立透露,“就目前知道的情況,比我們之前想象的還要好。”
據了解,雖然目前還沒有看到遺骸,但能看到有絲織品的痕跡,絲織品上還有霉斑。此外,按照西漢喪葬制度,內棺里一定會有大量的玉器,還可能出現大家非常期待的金印。
內棺可能會整體打包至實驗室
在現場,記者看到,工作人員已經制作了一塊與棺柩相當大小的木板,并將木板放置在內棺北側,專家介紹,屆時在內棺考古發掘中,這塊木板將會放在棺柩底部作為支撐。“無論是整體打包,還是現場清理,都能提供便利。”
由于內棺保存完好且棺內有絲織品,因此非常可能將整個內棺打包運送至低氧工作室進行實驗室考古。記者在文保房看到,目前,一個長4米、寬5米、高2.2米的低氧實驗室已經組裝完畢。實驗室旁還配備了古尸存儲柜,如果在發掘過程中出現尸骨,將第一時間送入存儲柜進行妥善保護和處理。而這也將是低氧設備在全國考古領域的“首秀”。
專家觀點
內棺蓋板鳥形紋或為朱鳥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主槨室考古發掘工作啟動以來,出土的大量文物吸引了全國考古界的目光與海內外的高度關注。而出土文物中的“四神”圖案也引發了業界的推測與思考。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黃震云就對“四神”圖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內棺的棺蓋板上的圖案并非是朱雀,而是朱鳥。因為鳥形圖案的周圍沒有白虎、玄武等圖案。而朱雀是代表南方的星宿象征的鳥,朱紅色為典型特征。《禮記·曲禮上》說:“(王出行 )前朱鳥(雀)而后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招搖在上,急繕其怒,進退有度,左右有局,各司其局。”意味著 “四神”圖案基本上是一起出現,而且迄今在漢墓中發現的朱雀造型與棺蓋板上的造型并不一致。
黃震云撰文指出,靈魂升天的時候和出行相比又是一番情景。賈誼在《惜誓》中說:“飛朱鳥使先驅兮, 駕太一之象輿。蒼龍蚴虯于左驂兮,白虎騁而為右騑。”就是說,朱鳥是單獨先飛的,而蒼龍和白虎在朱雀的兩邊。而根據《西京賦》和《魯靈光殿賦》中的描述,朱鳥還可以和麒麟、白鹿、騰蛇等構建神仙世界。朱鳥和神仙世界的關聯與太一、北斗有關。《淮南子》說:“天神之貴者,莫貴于青龍,或曰天一,或曰太陰。太陰所居,不可背而可鄉。北斗所擊,不可與敵。天地以設,分而為陰陽。陽生于陰,陰生于陽。陰陽相錯,四維乃通。或死或生,萬物乃成。”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就是說北斗負責死者的命運,因此在超生、延長壽命上就得依賴北斗七星了。因此,朱鳥起著升天引領道路的作用。內棺蓋板上畫有的云紋和朱鳥的原因也由此得出。云紋只表示升天,而奔向北斗才是上天堂。因此,棺蓋板上的應該是朱鳥,而非為朱雀。
記者 蔣雅楠 周西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