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認證為藍天救援隊的外聯部長@藍天碎叫 12月23日晚上發表了長博文《請善待我們救援者,哪怕我們只找到一只雞》,文中那句“我在十米深的泥坑里鑿著墻,你在敲著鍵盤罵我娘”讓網友感嘆。
中國消防微信公眾號經作者同意轉發,全文如下:
作為一個救援者,一個從事志愿服務的公益救援者,我想和今天那些在網上噴武警、噴消防的噴子們聊一聊。
我們來討論幾個問題:
【救援中能區分是動物還是人嗎?】
答:本次救援區域為深埋土下10米的倒塌建筑,就算挖到快屋頂了,其余區域也還深埋地下,紅外生命探測儀能探到時有時無的生命跡象(現場干擾太多,人員被困太久紅外體征不明顯)。這種跡象只表明下方存在活體的可能,根本無從分辨是人還是動物。所以這時候現場指揮根本不會多想,就會按照偵測方位破拆,進入坍塌建筑搜索。
【救援中遇到動物救嗎?】
答:肯定不會有人說不救對吧?
【救援現場火線入黨對還是不對?】
答:消防部隊在搶險救災中遇到危險,指揮員喊的是:我先上! 需要團隊的時候喊的是:具備技能的黨員跟我上!
你再想想,部隊現場激勵官兵是為了啥?還不是期望官兵能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救援中去。救援現場不但要有嚴明的紀律,還要個人有強烈的熱情。單論這種時候共產黨員體現出來的積極性、先進性、團隊凝聚力是非常需要的。火線入黨這類政工思想活動是人民軍隊的傳統,延續好多年了。你就一分鐘宣誓火線入黨,下一分鐘進入有可能再也出不來的廢墟。
【本次救援67小時過了才找到一個活的?】
答:5年才堆起來一座泥土山,對吧?就算滑坡下來2/5,全挖走也要2年,對吧?就算垮下來的其中1/4掩埋了建筑物,那全部挖走也得半年。當然還得考慮挖一鏟子上面又滑下來一鏟子,挖一鏟子又下來十鏟子的情況發生。所以,施救只能在氣象條件、地質條件、結構條件、風險可控等各種條件都允許的情況下才能進行,這無疑增加了救援難度和延緩了救援進度。
剛發生滑坡那天晚上,誰也保不齊這整個土山還會不會往下移動哪怕十公分,十公分所帶來的連鎖反應,足以把救援人員滅個千八百回。終于挖到屋頂了對吧,拿挖掘機繼續挖?不是的,這時候得觀測結構啊,拿生命雷達探測哪個方位有生命跡象啊。然后發現了疑似的點,繼續挖。不過這次不是挖掘機了,是手動破拆工具,最上面一層簡單,氣動切割機、鑿巖機、風鉆啥的都可以用。終于切開一個80cmx80cm的通道口了,恭喜你,下面還有4-10層鋼筋混凝土樓板(大梁)等著你。
另外,下面礙于作業面的狹小,你的電動、氣動工具很多都用不上了。用什么呢,用手動工具。難度有多大呢?大概就是一個人彎著腰,拿著十幾斤的工具利用慣性去把樓板再鑿出一個80cmx80cm的通道口來。這還得要求你不是一個胖子,胖子的作業半徑自動加大50%。好不容易鑿個三五層下去了,用紅外用蛇眼一看,我去,那個疑似生命體征的在大梁的另外一邊。這時候你需要返回上一層或者從頂層定位再打一個通道下去。經過7x7=49個人連續作業,因為破拆到下方多是只能容納一個人作業。終于到了被困人上面了,老天保佑被困人不要被壓住腿啊、胳膊啊、腰啊。因為不管是哪個地方壓住了,你都要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在不加重傷員傷情的情況下,把壓住他的東西都拆了。當你都拆完后,你還要幫醫生完成包扎、固定、輸液等救護工作。再然后,你還要用背、拖、扛、拱、拉72班技能把不能動彈甚至不能彎曲的傷員搬上去交給救護車。
如果我們碰到的是一名遇難者,怎么辦?按照上面的流程,完整的在不損傷遺體的情況下,把遇難者完整的挖出來,背出去。很多時候,為了完整的把遇難者取出來,你需要趴在遇難者身上作業,尸臭味、黑色的液體、白花花的蛆蟲……..這種場景會在你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不管是飯桌上、廁所里、夢中回想起來,讓你刻骨銘心。
這一個過程完成,你發現你輪流替換了5次班,每次干兩個小時,揮舞了10幾斤的破拆工具5千次,彎腰8000次………..最后,除了舌頭是自己的,感覺不到身上任何器官是自己的了。
是什么能讓你支撐下去?是對生命的尊重,是對逝者的尊嚴。每一鏟子,每一錘子下去,都是希望。如果死神沒有帶走他,我們用技能、用鮮血、用汗水把他帶回家人身邊;如果他不幸遇難,我們也用同樣的鮮血和汗水讓逝者家屬知道,他生在哪兒,死在哪兒,葬在哪兒,這就是逝者的尊嚴,是我們對他(她)、對死者親屬、對生命的尊重。
如果現場挖出一名幸存者,我也會跑上去看看他,觸摸他。因為那是我們過去67小時不眠不休的結果,那也是我下一個67小時不眠不休救援的動力。
而此刻,我在十米深的泥坑里鑿著墻,你在敲著鍵盤罵我娘!!!
請善待我們,給我們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