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馬英九握手80秒
習近平馬英九歷史性握手。
馬英九記者會回答提問
2015年11月7日下午3時,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在約600名記者的聚焦下,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微笑著相向而行,緊握雙手。這是66年來兩岸領導人的第一次握手。兩位領導人握手時間長達80秒,在現場記者的建議下,兩位領導人向記者微笑揮手致意達25秒鐘。隨后,習近平和馬英九并肩從左側步出會場。全程持續約2分多鐘。
現場
歷史性的握手
到底是什么樣的?
80秒,這是時隔66年兩岸領導人首次會面中歷史性握手的時長。這場歷史性握手的現場是個什么樣呢?
國臺辦發言人現場協調記者位置
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早上6時起床,7時前守候在安檢門附近。臺灣媒體更早,有媒體甚至早上5時即在安檢處排隊守候。
與22年前的“汪辜會談”僅有200多名媒體記者參與相比,此次翻了三倍,有超過600名記者參與報道。
在“習馬會”開始前半個小時,媒體已悉數入場。不過由于現場記者太多,大批媒體記者擋住后排記者視線,后排記者集體呼吁前排占位記者,“請后退!請后退!”
國臺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馬曉光因此主動出面協調,他說:“距離不是問題,高度是有的,建議第一排記者后退一點,保證每一個記者都能拍到‘習馬會’的歷史鏡頭。”隨后,第一排記者接受馬曉光的建議后退了一段距離。
而在習馬會正式開始前,為保證各路媒體都能順利記錄這一歷史時刻,現場前后四次協調記者位置。
“歷史性時刻只有一次!”
昨日兩岸領導人握手地點設置在香格里拉島嶼宴會廳(Island Ballroom )的東陵廳,宴會廳被分割成了三個部分,習近平馬英九握手的位置居于中間,背景板為明黃色,兩側則都拉起灰色的簾子,而背景板上沒有任何文字。
北青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昨日下午3時,習近平與馬英九兩人分別從明黃色背景板的兩側走入中央。兩人均身著西裝,馬英九打藍色領帶,習近平則打紅色領帶。在兩人的握手中,習近平爽快地伸出手,面帶笑意地走向馬英九。
臺灣陸委會工作人員曾于握手開始前透露,兩人的握手時間為2分鐘左右。也有記者因此建議,將現場記者分為兩撥,一撥一分鐘,但遭到臺灣方面陸委會相關工作人員拒絕: “歷史性時刻只有一次!”
昨日握手的實際時間為1分20秒,兩人緊緊握著手,先面向中間,再轉向右側,聽到現場記者喊:“勞駕!左邊!兩位領導人。”他們又轉向左邊,并且來回轉了兩遍,滿足現場各個方向攝影記者的要求。
“總書記,揮揮手啦!”
除了握手的1分20秒外,兩人還揮手25秒,揮手過程并非既定安排。
北青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在習馬二人握手長達1分鐘后,現場有臺灣媒體記者大聲呼叫“總書記”、“總書記,揮揮手啦!”聽完這位記者的呼聲后,兩人點頭交流了一下,隨后松開緊握的手,開始揮手。而人群中也傳出這位記者滿足的歡呼聲:“耶!”
習近平和馬英九兩人面帶笑意地向媒體揮揮手,整個揮手過程大約持續了25秒。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揮手的過程中,馬英九左手高舉,右手則單手解起西裝的扣子。這一幕也被很多攝影記者記錄在內。 本報新加坡專電 特派記者 鄒春霞
致辭
習近平:我們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同胞兄弟
習近平、馬英九在會面握手之后先后發表致辭。
習近平表示,今天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日子,兩岸領導人見面,翻開了兩岸關系歷史性的一頁。
習近平指出,海峽隔不斷兄弟親情,擋不住同胞對家鄉故土的思念和對家人團聚的渴望。同胞親情的力量終于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沖開了兩岸封鎖的大門。2008年以來,兩岸關系走上了和平發展的道路。過去七年,臺海局勢安定祥和,兩岸關系成果豐碩,兩岸雙方和廣大同胞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正因為有了這七年的積累,兩岸雙方才能邁出今天這歷史性的一步。
習近平強調,兩岸關系66年的發展歷程表明,不管兩岸同胞經歷多少風雨,有過多長時間的隔絕,沒有任何力量能把我們分開。因為我們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我們今天坐在一起,是為了讓歷史悲劇不再重演,讓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成果不得而復失,讓兩岸同胞繼續開創和平安寧的生活,讓我們的子孫后代共享美好的未來。
習近平指出,我們應該以行動向世人表明,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并共同為世界和地區和平穩定發展繁榮作出更大貢獻。習近平希望,兩岸雙方共同努力,堅持“九二共識”,鞏固共同政治基礎,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保持兩岸關系發展正確方向,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讓兩岸同胞共享民族復興的偉大榮耀。
馬英九:陸委會、國臺辦首長間應設立熱線
馬英九在致辭中,提出維系兩岸和平繁榮現狀的五點主張。
第一、鞏固“九二共識”,維持和平現狀。海峽兩岸歷史留下了錯綜復雜的世代課題,對于各自堅持的敏感議題,需要雙方以智慧、耐心與誠意務實處理。但是,我們依然能夠努力在雙方這些年來建構的“制度性協商”之下,達成了兩岸和解與合作,推動了永續和平與繁榮,而這也是兩岸及國際社會共同的期待。
第二、降低敵對狀態,和平處理爭端。兩岸目前已不再處于過去的沖突對立,維持和平現狀,并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第三、擴大兩岸交流,增進互利雙贏。兩岸目前尚未結案的議題,例如貨貿協議、兩會互設機構、與陸客中轉等,應盡速處理,以創造兩岸雙贏。
第四、設置兩岸熱線,處理急要問題。今后應在陸委會、國臺辦首長之間設立熱線,以處理緊急與重要問題。
第五、兩岸共同合作,致力振興中華。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應互助合作,致力于振興中華。據央視
會談
習近平給兩岸關系提出“四個堅持”
堅持兩岸共同政治基礎不動搖
堅持鞏固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堅持為兩岸同胞多謀福祉
堅持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同臺灣方面領導人馬英九在新加坡舉行會談,就進一步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交換意見。
習近平指出,當前,兩岸關系發展面臨方向和道路的抉擇。兩岸雙方應該從兩岸關系發展歷程中得到啟迪,以對民族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擔當,作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正確選擇。
習近平就此提出四點意見。
沒有“九二共識”定海神針 和平發展會遇驚濤
堅持兩岸共同政治基礎不動搖。7年來兩岸關系能夠實現和平發展,關鍵在于雙方確立了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沒有這個定海神針,和平發展之舟就會遭遇驚濤駭浪,甚至徹底傾覆。
希望臺灣各黨派、各團體能正視“九二共識”。無論哪個黨派、團體,無論其過去主張過什么,只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我們都愿意同其交往。對任何分裂國家的行為,兩岸同胞絕不會答應。
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最大現實威脅是“臺獨”
堅持鞏固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2008年后,兩岸關系走上和平發展道路,處于1949年以來最好的時期。要和平不要沖突、要交流不要隔絕、要協商合作不要零和對抗,成為兩岸同胞的共同心聲。兩岸關系已經不再處于以前那種激烈沖突、尖銳對抗的敵對狀態。
兩岸雙方應該加強交流對話,增進政治互信,通過平等協商、積極探討,推動解決兩岸之間長期存在的各種難題,同時管控好矛盾和分歧。設立兩岸熱線,有助于雙方及時溝通,避免誤判,處理緊急問題。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可以先建立起來。
當前,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最大現實威脅是“臺獨”勢力及其分裂活動。“臺獨”煽動兩岸同胞敵意和對立,損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破壞臺海和平穩定,阻撓兩岸關系發展,只會給兩岸同胞帶來深重禍害。對此,兩岸同胞要團結一致、堅決反對。
兩會互設辦事機構問題爭取早日達成一致
堅持為兩岸同胞多謀福祉。我們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著眼點和落腳點是要增進同胞的親情和福祉,讓兩岸同胞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只要是有利于增進兩岸同胞的親情和福祉的事,只要是有利于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事,只要是有利于維護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事,兩岸雙方都應該盡最大努力去做,并把好事辦好。
我們愿意首先與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兩岸可以加強宏觀政策溝通,發揮好各自優勢,拓展經濟合作空間,做大共同利益蛋糕,增加兩岸同胞的受益面和獲得感。對貨物貿易、兩會互設辦事機構等問題,雙方可以抓緊商談,爭取早日達成一致。我們歡迎臺灣同胞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也歡迎臺灣以適當方式加入亞投行。
民族偉大復興,臺灣同胞定然不會缺席
堅持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兩岸同胞前途命運息息相關。當前,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更有能力實現這個偉大夢想。我們在幾十年的時間內走完了世界上很多國家幾百年的發展歷程。我相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臺灣同胞定然不會缺席。據新華社 本版攝影/本報記者 魏彤
觀察
兩岸記者會
有什么亮點?
習馬會會談內容是兩岸甚至全世界都關心的問題,昨日閉門會后召開的兩岸記者會,向外界傳遞了習馬兩人會面的信息,這些信息里又有什么干貨?
國臺辦張志軍出席大陸記者會
按照議程安排,大陸記者會于16時15分開始,臺灣記者會于17時舉行,18時進行晚宴。不過,實際進行中雙方的開始時間都提前了。
大陸的記者會于16時10分開始,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與國臺辦新聞發言人一起出席,比預定的時間提早5分鐘,整個過程持續30分鐘,與原定計劃相同。臺灣方面記者會比預計的17時提前10分鐘,整個過程持續約35分鐘。臺灣方面出席發布會的有7個人,與參與習馬會的人員相同。馬英九在35分鐘內回答了14位記者的提問,臺灣、香港、大陸、新加坡、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記者獲得了提問機會。
馬英九眼里的習近平如何?
馬英九昨日親自向媒體介紹了自己與習近平的會談。他首先說:“剛剛與習近平會談中,會場氣氛融洽,而且非常正面。我發現習先生討論問題時非常務實彈性坦率,希望這樣的精神將來能反映到兩岸關系的處理。”馬英九還透露,與習近平握手時“感覺蠻好的,兩人都很用力。”對此前揮手時他伸手解西裝扣的舉動,馬英九解釋說:“解開扣子是因手舉起來的時候,西裝會拉得緊。”
習馬二會有沒有可能?
此次習馬會距離馬英九的任期僅有6個多月,昨日有媒體追問有沒有可能習馬二會?馬英九回答說:“你走得蠻快的。”他表示,邀請習先生來,要循序漸進。在被媒體追問,是否有邀請習近平訪問臺灣?馬英九表示還沒有邀請,希望一步步來。而在發布會結束時,還有媒體追問他,是否會在任期結束前去大陸,馬英九笑著離開沒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