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日報政文”發表評論“文化部開博被噴后刪評:一味高冷何必發聲”后,文化部官方微博今日午后做出回應:
初來乍到,小編多有不周。感謝大家這些天的建議、意見!我們既然有勇氣開通,也一定會面對、承擔、改進,希望能得到大家的理解與包容。歡迎大家多多拍磚,我們仍將繼續以不刪貼的態度,把微博越做越好!
人民日報政文評“文化部開博被噴后刪評”:一味高冷何必發聲
微信公號“人民日報政文”
10月15日下午3點8分,經新浪微博認證的“文化部官方微博”開通并發出第一條微博信息:“各位網友好,文化部官方微博正式開通了!我們將在這里發布文化政策、信息、資訊。期待大家的支持和關注!”沒想到,微博開通后短短幾小時之內,便已點贊過萬,轉發評論數更是超過5萬,大有粉絲為明星刷量上頭條之勢。
在大量的評論中,雖不乏贊賞之聲,但終究無法抵擋洪流般的調侃、吐槽,乃至謾罵與攻擊。大多數網友將矛頭直指“禁劇”。
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大多數網友攻擊的對象本是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文化部此番實屬“躺槍”。這也引來部分網友的調侃。
確實,近年來從黃金時段不準播出境外動畫片,到要求美劇先審后播導致大批美劇被迫下架,再到叫停網絡電視盒子,廣電總局一直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在滿足衣食住行需求后,勢必會把注意力轉向精神文化領域。
若說部分合理的指責和建設性的意見理應接受,網友一貫“激憤”的作風多少也能被理解;那么滿腹牢騷式的“亂噴”就實不可取了。比如某網友說:“我讀什么書你要管,看什么電視你要管,看什么電影你要管,上什么網你要管,出門坐什么車你要管,說什么話你也要管;但是,我吃什么東西你不管,住哪兒你不管,生病了你不管,小孩沒法念書你不管。總之,該管的你不管,不該管的你全管了!”這種無的放矢卻又極端片面的說法,既不符合現實情況,又與文化部無甚大關聯,甚至可以視作別有用心的刻意抹黑。
文化部能開通微博與網民溝通互動,并借此平臺發布信息,對于政府職能部門與公眾來說本是好事一樁。不過,當文化部微博管理員看到負面評論暴增時,一味“刪帖”的做法也確屬操之過急。正如網友“斷手JOJO和他的愛車”所言:“你既然讓我們評論就多聽聽廣大民眾的意見。”既然開通了微博平臺,文化部就應當做好傾聽各種聲音的準備。如果還是保持“高冷”的姿態,也就沒有必要在這樣一個“草根”平臺里發聲了。如果只是靠“刪”的方式來應對危機,恐怕表面上的“減法”將徒增民意的不滿。
端莊也好,詼諧也罷,政府部門官方微博的形象還是要靠自己去經營與維護。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內容,及時有效的答疑解惑,面對合理建議時的從善如流,以及遭遇“潑臟水”時的理智應對,這些都是樹立自身形象的題中之義。
“敢于直面負能量,才是真的正能量。”倘若借鑒這句網絡用語中蘊含的智慧,作為矛頭所指的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也未嘗不可開通官方微博,直面挑戰。盡管可能會招來短暫的“風雨洗禮”,但有理由相信這種勇于直面批評與致力于獲得認可的姿態終將獲得網友“點贊”。(微信公號“人民日報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