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山出席朝鮮勞動黨成立70周年慶;顒
并赴安州祭掃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
劉云山祭掃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
獻花圈儀式
劉云山祭掃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
劉云山參觀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紀念館
新華社平壤10月11日電(記者郭一娜 陸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云山10日下午應邀出席朝鮮勞動黨成立70周年慶;顒,與朝鮮勞動黨第一書記金正恩等朝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10萬平壤各界群眾一起觀看了閱兵式和群眾游行。當晚,金日成廣場舉行青年先鋒火炬游行,金正恩和劉云山再次一同出席。
10日上午,劉云山會見了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金永南,就傳承和發揚中朝傳統友誼、發展兩黨兩國友好關系,進行了友好交流。
訪朝期間,劉云山前往錦繡山太陽宮,向金日成主席和金正日總書記塑像敬獻了花籃。他還參觀了朝鮮祖國解放戰爭勝利紀念館,駐足中國人民志愿軍展廳,深切緬懷65年前中國人民志愿軍與朝鮮軍民并肩作戰,歷盡艱辛,贏得勝利的光輝歷史。
11日上午,劉云山專程趕赴安州祭掃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向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敬獻花籃并默哀。他瞻仰了英名墻,并仔細考察了修繕一新的烈士墓區、紀念碑、紀念廣場等設施。
劉云山在祭掃活動上發表講話,代表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代表習近平總書記,向長眠在朝鮮大地上的中國人民志愿軍英烈致以沉痛悼念,向所有健在的中國人民志愿軍老戰士及烈士家屬表示親切慰問,向關心、支持、參與志愿軍烈士陵園修繕工程的中朝兩國有關部門、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
劉云山說,在朝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紀念設施,記錄了中國人民志愿軍與朝鮮人民軍生死相依、浴血奮戰的卓絕歷史,是見證和傳承中朝友誼的重要載體。在中朝雙方共同努力下,位于朝鮮安州和開城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修繕一新。祭奠英烈、追憶歷史,是為了警示世人、珍視和平、開創未來。我們要倍加珍惜先烈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和平環境,積極推動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攜手促進亞洲乃至世界和平發展。
中方陪同人員以及駐朝使館、中資機構、華僑和留學生代表等,共約200人參加祭掃活動。
安州志愿軍烈士陵園共安葬志愿軍烈士1156人。2011年以來,中朝雙方聯合開展在朝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紀念設施修繕工作。安州和開城志愿軍烈士陵園修繕工程于2014年9月動工。下一步,將按計劃對長津湖等志愿軍烈士紀念設施進行重點修繕。
11日下午,劉云山參觀考察了平壤玉米加工廠,出席觀看了慶祝朝鮮勞動黨成立70周年文藝演出。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聯部部長王家瑞參加了上述活動。
相關閱讀:劉云山訪朝,哪兩場活動引人深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云山訪問朝鮮日程緊湊,其中有兩場活動引人注目,頗為“特殊”:一是赴安州出席安州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祭掃活動;二是參觀朝鮮祖國解放戰爭勝利紀念館。
先說具體情況吧。
11日上午,劉云山一行驅車70多公里,前往位于平安南道安州市境內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陵園,憑吊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
這個陵園建在史元厚山上,山名是為了紀念1953年12月為救朝落水兒童而犧牲的史元厚烈士,他被志愿軍追記一等功。陵園建于上世紀50年代初,共安葬烈士1156名,現正在進行重新修繕。
10日,劉云山來到位于平壤市區的祖國解放戰爭勝利紀念館參觀。祖國解放戰爭勝利紀念館占地15萬平方米,氣勢恢宏,有27個展室、5個展廳和25處半景畫。
紀念館單設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館展廳是此次參觀的重點。進入展廳,彭德懷、毛岸英等熟悉的抗美援朝人物圖片、影像撲面而來。劉云山駐足觀看,在黃繼光、羅盛教等抗美援朝英雄的展位前,仔細向解說員詢問細節。
訪朝行程如此緊張,為什么劉云山依然要安排這兩場活動呢?有什么特殊意義嗎?
當然有特殊意義。這兩場活動的共同特點就是緬懷那些在朝鮮戰場上壯烈犧牲的中華民族優秀兒女,永遠銘記他們不朽的功勛。
勿忘先烈,是中國政府和人民一直秉承的做法,也是中國傳統價值觀的體現。習近平主席曾說過:“中國人民始終沒有忘記那些用鮮血染紅盛開在朝鮮大地上的金達萊花的烈士們,他們的英名將永垂史冊。”
其一、數十年來,凡是來朝鮮訪問的中國領導人,憑吊志愿軍墓是“常規動作”。
其二、中國政府一直與朝鮮政府合作,修繕、管理好在朝志愿軍烈士陵園。
這里交代個背景。抗美援朝期間,先后約有240萬志愿軍指戰員赴朝參戰,70多萬民工民兵赴朝支前,近20萬先烈英勇犧牲。戰爭勝利后,志愿軍成立了“墓地注冊委員會”“陵建委員會”負責查找、接收志愿軍遺骸并修建烈士陵園,朝鮮各地烈士陵園共安葬志愿軍烈士約10.5萬人。2011年以來,中朝雙方聯合開展勘查測量工作,摸清在朝志愿軍烈士紀念設施的基本情況,實施修繕。安州和開城志愿軍烈士陵園作為首批修繕工程,于2014年開工。
縱觀世界,不忘先烈是國際社會通行做法。
“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績萬世長存”——到莫斯科紅場的人都對克里姆林宮外無名烈士墓這句銘文印象深刻。每逢有重大紀念活動,到無名烈士墓舉行隆重的獻花、祭掃儀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在西歐,從諾曼底到盧森堡到柏林,二戰戰場留下了諸多美軍、蘇軍公墓,修葺、打理得整潔、有序。美國設有戰爭紀念設施委員會專門管理海外軍人公墓的管理、運行。在比利時阿登高原,筆者曾在紀念二戰阿登戰役的歷史中心看到,前往參觀的美國人僅次于當地人。
圍繞抗美援朝,這些年有少量雜音在互聯網上出現,試圖誤導、蒙蔽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們。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到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憑吊加祭掃,就是向世人宣示什么是正確的歷史觀,什么是主流價值觀。
抗美援朝的歷史功績早有定論,不容被抹黑、玷污。習近平主席就曾說過:“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抗美援朝是新中國誕生后的第一聲吶喊,其所激發的中華民族的自尊、自信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凝聚民族之魂,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偉大動力,值得永遠弘揚光大。
國際上,不少有良知的戰略家正面、客觀評價抗美援朝的歷史價值,尤其是對中國發展和世界格局重塑的重大意義。英國牛津大學大戰略學家羅伯特·奧內爾也說過:“中國從他們的勝利中一躍而為一個不能再被人輕視的世界大國,……如果中國人沒有于一九五零年十一月在朝鮮戰場上穩執牛耳,此后的世界進程就一定不一樣。”
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功績不可抹殺,是中朝雙方共識。此次在安州祭掃,朝方特意安排禮兵和軍樂隊配合,就體現了誠意。朝鮮祖國解放勝利紀念館用了很大一部分區域展示抗美援朝,整個展區分為四部分,內容分別是“美帝轟炸中國領土的暴行”“中國人民志愿軍參戰”“戰爭第三、四階段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協同作戰”和“中朝軍民同生死、共命運”。正如紀念館解說員所說:中國人民志愿軍與朝鮮軍民并肩作戰、保家衛國,捍衛了和平,維護了正義,我們要永遠銘記他們為保衛祖國、保衛和平作出的犧牲。
“繼承先烈遺志 共創美好未來”——這是劉云山在祖國解放戰爭勝利紀念館留言簿上寫下的話語,傳遞著主流歷史觀、價值觀的正能量。(記者吳黎明,攝影李濤,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