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屠呦呦舊居。林波攝
圖為民眾拍照留念。林波攝
圖為民眾拍照留念。林波 攝
中新網寧波10月6日電(記者 林波)“特地繞道經過這里,看看我們寧波人的驕傲,”10月6日一早,停好自行車,今年60余歲的張大爺掏出手機從各個角度拍攝了屠呦呦的舊居,他告訴記者他的家住在江東區,昨天看新聞聯播得知屠呦呦成首位獲科學類諾獎中國人的消息后,今天一早就來到開明街觀摩下屠呦呦舊居。
10月6日,在寧波市開明街的一幢老宅前,像張大爺一樣繞道拍照留念的民眾并不在少數,聽聞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消息后,這座舊宅就吸引了不少民眾。
據悉,屠呦呦1930年12月30號出生于寧波,她的老家就在此處。開明街26號是目前這條街上僅存的近現代建筑,其主人是經濟學家,曾任香港甬港聯誼會會長的姚慶三(1911年-1989年),而姚慶三是屠呦呦的舅舅。小時候,屠呦呦就住在外婆家,一直在那兒長大。
記者了解到,姚宅是民國初期保留的歷史建筑,目前保存完好,主體建筑坐北朝南,由前廳、大廳、正樓、后屋組成。
屠呦呦曾先后就讀于效實中學和寧波中學,是兩校的知名校友。1951年春屠呦呦從寧波中學高中畢業,同年考入北京醫學院。
她多年來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突出的貢獻是發現了青蒿素這是一種治療瘧疾的藥物,在全球特別發展中國家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2011年的9月屠呦呦獲得被譽為美國諾貝爾獎的拉斯克獎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獲得拉斯克獎也是中國生物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世界級的最高大獎,拉斯克獎也被譽為是諾貝爾獎的風向標。
2015年10月5日北京時間17時30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當地的卡羅琳斯卡醫學院揭曉,愛爾蘭醫學研究者威廉·坎貝爾、日本學者SatoshiOmura以及中國藥學家屠呦呦榮獲了該獎項。
在現場,記者看到不少寧波市民帶著家中的小孩前來參觀舊居。帶上家中的兩個小孩,李先生告訴記者,特地帶孩子來感受下屠呦呦的舊居,也希望孩子能好好學習,沾沾喜氣。
拍好照片后,李先生家今年上五年級的小李同學告訴記者,之前知道瘧疾這種疾病,但是對于青蒿素卻并不了解,“在看了屠呦呦老師因此獲獎后,我特意去百度了解了青蒿素,這真是令人自豪的研究。”(完)![](http://www.qq.com/favicon.i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