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新聞集團執行董事長默多克。新華社 圖](/Files246/BeyondPic/2015-9/21/Img421695402.jpg)
本周二(9月22日),習近平主席將出訪美國。根據外交部之前公布的行程,訪美活動非常密集。實際上,在出發之前,習近平的相關活動已經提前開啟,他先后會見了美國工商界人士和傳媒大亨默多克,就中美關系進行定調,并對此次出訪表達看法。通過這兩個場合,習近平主席釋放的信號非常清晰:中美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共贏。同時,中美關系的發展需要獲得兩國普通民眾的理解和支持,這需要媒體的廣泛報道,和美國各界人士密切接觸,增信釋疑,這些本身也是這次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所要達到的效果。
出發前密集會見了兩類人
在本次訪美之前,習近平主席先后會見了兩類人,一是在17日接見美國工商界人士,二是于18日會見新聞集團執行董事長默多克。在會見工商界人士時,習近平指出中美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共贏。他說,中美建交36年來,雙方經貿合作的發展不僅使兩國企業收獲了豐厚利潤和回報,也有力推動了兩國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互利共贏。未來中美雙方要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共同促進全球經濟增長。中國將堅持改革開放的國策,美國工商界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直接受益者,希望工商界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支持中國改革開放。
在會見默多克時,習近平表示這次訪問是為了同美方一道努力,繼續拓展兩國各領域務實合作,深化兩國人民友誼,期待通過此訪同推動雙方在各個領域達成盡可能多的實質性成果;鼓勵和擴大兩國人民友好往來,增進兩國人民相互了解,厚植中美關系民意基礎。默多克則表示,新聞集團旗下《華爾街日報》等媒體將全面報道此次訪問,同時,新聞集團及旗下新聞機構愿為增進美中兩國人民的相互理解、促進兩國合作作出積極努力。
兩大因素夯實中美關系基礎
習近平在訪美之前見了這兩類人,一類是工商界人士,一類是傳媒界人士。這充分表明發展中美關系需要互利共贏,需要以經貿合作為基礎。美國商務部長潘妮·普利茲克在接受央視記者專訪時,對經貿關系為美中關系“壓艙石”的說法予以肯定,并強調兩國經濟需要尋求更多合作。實際上,習近平主席到美國之后,無論是在西雅圖還是華盛頓,經貿議題都是重要議題,特別是在西雅圖,從目前公布的行程來看,更是以經貿合作為主軸。
同時,國之交在于民相親,需要民意支持,需要媒體的客觀報道和引導。習近平在和上述人士會面時均表示赴美之后將密切接觸美國各界,增信釋疑。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習近平30年前訪美時住過的民宅不久前被命名為“中美友誼屋”,當年負責接待習近平一行的美國人盧卡這一次也獲邀前往西雅圖與習近平相聚。盧卡說,正是這種平易近人的姿態,拉近了習近平與美國普通民眾的距離。30年的友誼不曾間斷,如今中美之間每天都有一萬人來回,這種民間的密切交往正是中美關系前行的另一基礎。
此訪對兩國和世界都有重要意義
習近平訪美不僅是中美關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同時對兩國和世界來說都有著“重大意義”,因為中美關系的良性發展事關全世界的前途。這是美國哈佛大學知名學者傅高義教授近日在接受采訪時闡述的觀點。“中國在全世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而美國也需要一個安定的世界。作為世界兩大經濟體,中美很多時候在一起是為了解決全球性的問題。”坐在自家簡樸但富有東亞文化氣息的客廳里,85歲高齡的傅高義依然思路敏捷,侃侃而談。
傅高義說,雖然這是習主席首次對美進行國事訪問,但此前他與奧巴馬總統曾在美國加州和中國北京會晤,有過很好的溝通交流,這次會晤有望加深相互了解和友誼,并推動兩國關系進一步發展。
雙軌推動中美關系行穩致遠
對于此次訪問的成果,傅高義分析說,兩位元首會談可能涉及的話題包括加強在環境和氣候變化方面的合作、維護全球經濟的穩定和世界總體安全、網絡安全和軍事交流等。“鑒于雙方都有取得突破和進展的愿望,我猜測會談還很可能有一些令人驚喜的成果發布。”傅高義表示。
傅高義還說,據悉習主席此訪將會在華盛頓等多個公開場合發表講話,“我期待這些講話體現一種坦誠開放的精神并產生很好的公眾影響”;習主席還將廣泛接觸美國各界人士和普通民眾,“這對美國經濟界、學者、媒體和老百姓來說都很有意義”。傅高義還提到習近平30年前的訪美行程,稱贊他與當地民眾建立的親密關系一直保持至今,“美國人也很重感情,這種富有人情味的行動會產生很好的輿論甚至政策影響,”他說。
從這些預熱和發布的行程可以看出,這次中美之間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基調已定,兩國合作的路線圖已然清晰,以經貿合作為壓艙石,以民間交流互動夯實感情基礎,習主席本人在這方面早就已經做出了表率。可以預見,在此訪的過程中必然會沿此雙軌繼續發力,而有了這雙軌,中美關系才能真正管控分歧、行穩致遠,取得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