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人民大會堂,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為30人頒發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能享受習近平總書記頒發紀念章殊榮的人,必定不一般。他們是誰?
這串名字有點長,但請耐心讀完:劉漢生、李力安、安志文、趙東宛、莊炎林、吳慶彤、萬海峰、蔣順學、劉振華、朱光、魏金山、于丁、梁斌、史保東、孫庭江、李占瑞、林上元、佟榮芳、陳立人、張素久、馬 阿 加列耶夫、陳香梅、小林寬澄、塔 戈 舒德洛、杰 溫雅德、尤 尼 亞斯涅夫、約瑟夫 史迪威、托馬斯 拉貝、蘇曼加拉 博卡、馬克 威廉 白求恩。
這群人里既有共產黨員也有曾經的國民黨員,既有中國人也有外國人,他們為什么會獲得紀念章?習近平親自給他們頒發紀念章,其中又有什么深意呢?
不忘功臣:每個作過貢獻的人都會被記住
習近平為其頒發紀念章的這三十個人,各有不同,但卻有一點相同:他們或者他們的親人都曾為抗戰勝利做出過貢獻。劉漢生,曾在中共直南特委、冀魯豫地區組建抗日武裝,進行武裝斗爭;張素久,其父張治中將軍率部參加了上海一 二八淞滬抗戰和淞滬會戰等戰斗;陳香梅,其夫陳納德將軍組建美國志愿援華航空隊,與中國空軍并肩抗擊日軍侵略。
習近平的這一舉動,想表達的意思非常清楚:抗戰功臣不會被忘記。有人可能會覺得一枚紀念章的不值多少錢,但對這些老兵來說,它的意義卻非同一般。老兵不怕死亡,但怕被遺忘。多少老兵,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獲得一枚紀念章。因為這枚紀念章,不僅代表著國家和民族對抗戰歷史的銘記,更代表著對老兵曾經做出貢獻的認可。
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頒發紀念章的這些人里,不止有共產黨人,也有曾經的國民黨員;不止有中華兒女,也有國際友人;既有健在者親自領取的,也有遺屬代為領取的。
除了他們,此次中央還將向約21萬名抗戰老戰士老同志、抗戰將領、為中國抗戰勝利作出貢獻的國際友人或其遺屬頒發紀念章,以表彰他們的歷史功勛,彰顯他們的榮譽地位。
這一舉動傳遞的信號很明確:不論黨派、不分國籍,無論生死,每一個為抗戰勝利作出貢獻的人,都會被一視同仁、一樣對待,他們每一個人都不會被遺忘、不會被虧待。
事實上,對這些為抗戰勝利作出貢獻的人,黨和政府給予的關心遠不止這一枚紀念章。閱兵式首次安排老兵方隊參閱、向全國四類抗戰老兵發放5000元一次性生活補助金、組成5路慰問團走訪慰問抗戰老兵、投入100多億元保護散葬烈士墓和零散紀念設施……
頒發紀念章、發放補助金、慰問團走訪,這一系列關心抗戰功臣的舉動,也是在向所有世人宣告:每一個為中國和中華民族做出重要貢獻的個體都會被社會尊重,每一個年輕時為中國和中華民族效過力的人都會享受到應有的關懷。這對當下許許多多正在為中國、為中華民族奮斗著、奉獻著的個體來說,都將是莫大的激勵。
銘記歷史:歷史不會被忘記更不容歪曲
習近平此次頒發紀念章的時機同樣值得關注。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回首歷史,70年前的那場勝利來的并不容易。
1931年,日本軍國主義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占領中國東北全境;1937年又蓄意制造七七事變,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城市遭到轟炸,村莊遭到焚燒,父老兄弟遭到屠殺,母親姐妹遭到蹂躪,大好河山慘遭踐踏,中國人民奮起抗爭,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眾志成城、全民抗戰,以傷亡3500多萬人的代價,終于贏來了最終勝利。
習近平為抗戰功臣頒發紀念章,既是對他們的肯定,也是對那段歷史的銘記。后面這一層意思,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當下,一些人已經不太了解抗戰歷史。日本的年輕一代對侵華歷史感到陌生,有記者街頭采訪日本中學生,其對侵華歷史竟全然不知。即使是中國的青少年,如果你問其幾個問題:西安事變是在哪年哪月?臺兒莊戰役發生在何時何地?董存瑞、邱少云、楊靖宇、黃繼光、劉胡蘭誰是抗日英雄?恐怕結果也不容樂觀。
還有,眼下一些人熱衷娛樂惡搞抗戰歷史。手榴彈炸飛機、彈弓射殺敵人、褲襠里掏出手榴彈、徒手將鬼子撕成兩半,各種抗日神劇拿歷史當娛樂:真那么容易為啥傷亡那么多人?將狼牙山五壯士詆毀成了“欺壓當地村民”的“土匪”,把無惡不作的鬼子美化成了替村民“主持正義”的“英雄”,各種別有用心的謠言在網上流傳。
此外,更有甚者,一些人正在想方設法歪曲否認那段歷史。聲稱“國際上對于侵略的定義尚無定論”、將南京大屠殺日軍故意殺戮平民篡改為“波及俘虜和居民”、否認二戰期間日軍強征隨軍“慰安婦”、拒絕明確承認《波茨坦公告》對日本侵略戰爭定性……
在這樣的復雜形勢下,習近平為這些親歷、見證抗戰歷史的功臣頒發紀念章,就是要表明:日本軍國主義的侵華歷史是鐵的事實,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是永載史冊的一頁,歷史不會被忘記更不許被歪曲。
捍衛和平:中國不惹事但為和平也絕不怕事
習近平親自頒發紀念章,還傳達了另外一層意思就是:和平需要珍視、和平也需要捍衛。
70年前的那場戰爭給包括中國人民在內的世界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二戰中先后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波及20億人口。作戰區域面積為2200萬平方公里,因戰爭死亡的軍人和平民超過5500萬,參戰國物資總損失價值達4萬億美元。
中國的抗日戰爭,歷時14年,軍民傷亡3500萬人以上。其中,死亡人數達2100萬,僅南京大屠殺就死亡30多萬人。直接經濟損失1000多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多億美元,為打敗日本,中國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這些數字并不冰冷,每一個數字都展現著那場戰爭的殘酷,戰爭所帶來的傷痛可能永遠也無法抹掉。因為在戰爭中遭受了巨大苦難,所以說中國比任何一個國家都懂得和平的彌足珍貴。現在,有些國家一直在炒作“中國威脅論”,害怕中國崛起威脅其自身的發展。其實,大可放心,中國絕不會惹事,也不會隨意制造事端,和平來之不易,“刀劍相向”對誰都沒有好處,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是中國堅定不移的目標,捍衛世界和平是中國永恒的追求。
不過,和平可不僅僅是說說而已,和平同樣需要用實際行動來捍衛。近些年來,我們看到總是有人“想不開”,在和平問題上搞摩擦:在釣魚島問題上,還在不斷制造事端;歷史問題上,一直淡化甚至否認;南海問題上,總想把水攪渾。
與70年前相比,中國的綜合國力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捍衛和平的能力也與日俱增。試想一下,在最艱難的時候,中國都能贏得那場戰爭,何況是今天?因此,如果有人想繼續挑事,重走軍國主義道路,毫無疑問,肯定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