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甘肅省政府“領導之窗”欄目下“省委領導”信息再度更新,甘肅副省長李榮燦任省委常委。這是甘肅省委常委會班子一周內的二度調整,24日,甘肅省副省長王璽玉任省委常委,次日卸任副省長職位。
![](/Files245/BeyondPic/2015-6/27/20FD38A1026E.jpg)
甘肅省委常委、副省長李榮燦
甘肅省委常委調整延續了近日全國省級常委班子的連續調整模式,本月內,還有山東、江西、陜西以及寧夏等省區進行了常委調整。
此番新晉省委常委的李榮燦此前由商務部“空降”甘肅,但他更為引人關注的則是一名“65后”,也由此,甘肅省委常委會中已有兩名“65后”常委,另外一名是1965年11月出生的女性常委張曉蘭,現任甘肅省紀委書記。
![](/Files245/BeyondPic/2015-6/27/2037385231C4.jpg)
甘肅省委常委、紀委書記張曉蘭
據“政事兒”(微信公眾號ID:gcxxjgzh)梳理發現,省級常委職位一般情況下有400余位,大多省份標配為13人,新疆、西藏各15人,青海則為14人(現缺口省委組織部部長)。除去像上海 、吉林、天津、江西等省市常委會的空缺職位,現任省級常委不到400人,而其中“65后”省級常委有19人,占比近5%。
高學歷19人中8個博士9個碩士
有別于“50后”官員,雖然“65后”省委常委們的成長期幾乎貫穿了整個“文革”時期,但他們都沒有經歷“知青歲月”,當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之際,他們中年齡最大的只有11歲,年齡最小的只有8歲。因此,他們的初高中及大學歲月,正值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的黃金時期,而等到離開校園走上工作崗位的成熟期,又正值“92南巡講話”改革開放再度深化的關鍵節點。
![](/Files245/BeyondPic/2015-6/27/20633920288C.jpg)
青海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張西明
在現任19名“65后”省級常委中,最年長的是出生于1965年2月的青海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西明(浙江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趙一德與張西明同年同月生),最年輕的則是出生于1968年10月的遼寧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譚作鈞。
![](/Files245/BeyondPic/2015-6/27/20F839135462.jpg)
遼寧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譚作鈞
高學歷是他們共有的一個標簽,據“政事兒”(微信公眾號ID:gcxxjgzh)統計,19人中有8人擁有博士學位,9人獲碩士學位。其中更有多人出自清華、北大等名校,分別是黑龍江省長陸昊、北京市副市長陳剛、福州市委書記楊岳、貴陽市委書記陳剛。青海省委宣傳部長張西明為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社會學系法學博士,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在19人中,只有張曉蘭一名女性省委常委,從2012年3月起,任甘肅省委常委、紀委書記,仕途起步于重慶,官至正廳級后進京在團中央任職,并于2008年“空降”甘肅任副省長。
省級常委中除了黨委和政府的一把手(政協主席已全部退出省委常委,直轄市以外的省區市人大主任一般都由省委書記兼任),其余為副部級官員。在19名“65后”省級常委中,只有黑龍江省長陸昊一人為正部級官員(2008年41歲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時已為正部級)。
十八大選舉產生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共有205名中央委員和171名候補委員。“政事兒”(微信公眾號ID:gcxxjgzh)梳理,在19名“65后”省級常委中,只有陸昊一人是中央委員,候補委員共有五人,分別是北京市副市長陳剛、福州市委書記楊岳、山東省委宣傳部長孫守剛、廣州市委書記任學鋒、海南省常務副省長毛超峰。
從2014年8月開始,省級黨委根據中央要求,陸續建立省委“五人小組”聽取巡視工作匯報制度,五人分別是省委書記、省長、專職副書記、省紀委書記和省委組織部長。在19名“65后”省級常委中,黑龍江省長陸昊、四川省委組織部長范銳平、云南省紀委書記張碩輔和甘肅省紀委書記張曉蘭四人為“五人小組”成員。
省會城市市委書記一般都由省委常委兼任。在19名“65后”省級常委中有四位現任省會城市“一把手”,分別是廣州市委書記任學鋒、福州市委書記楊岳、貴陽市委書記陳剛和西寧市委書記王曉,其中楊岳和王曉都曾在團中央任職。
19名“65后”省級常委分布于16省區市中,其中吉林、青海和甘肅每省分別有兩名“65后”常委,吉林為副省長莊嚴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委書記張安順,甘肅為紀委書記張曉蘭和副省長李榮燦,青海為省委宣傳部長張西明和西寧市委書記王曉。
早在八十年代初,鄧小平就呼吁領導干部年輕化,此后在實際操作中組織部門也逐步調整年輕干部的占有比例。2014年1月14日頒布實施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中,總共有三處提到了領導干部年輕化。于此,在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中,“65后”省級常委們所代表的新生力量將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