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郭文貴(來源:財經雜志)
【財經獨家】起底郭文貴 有中國特色的崛起之路
他的故事不乏傳奇,也不乏無法明說的部分。舉報和錄像,成為不少故事的關鍵詞;在關于他的商業糾紛或新聞調查的事件中,一些人士遭遇意外的騷擾或威脅;另一些故事里,有不明真假的自稱來自安全部門的人員出現。他是“郭七”,他是郭浩云,他是郭文貴
文|《財經》
他發于畎畝,出身臨近河南的山東農村,少年家境平平,初中畢業后混跡社會,早先逐鹿中原,繼而鏖戰京華;無論是犬牙交錯的政商密網,還是利益交織的地產圈子,抑或危機四伏的資本市場,他未嘗敗績,身家越來越厚,終成為老家人口中的“大富豪”。
31歲,他建成鄭州市第一高樓裕達國貿,但拖欠工行開發貸款,直至貸款被調整為不良,被指在兩度掛牌轉讓無人問津后低價回購,“省下”貸款本息超6億元;1998年,他北上在北京黃金地段低價拿到兩宗土地,一塊開發成金泉家園項目,在與保利(北京)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過招中勝出。另一塊地毗鄰國家體育場鳥巢,令北京首創集團在土地歸屬之爭中抱憾,建成代表作“盤古大觀”,樓頂龐大的違章建筑群,最后僅以罰款3000余萬元了事;此后進軍證券業,成功“勸退”擁有優先認購權的第二大股東東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民族證券。
在其一路攻城略地期間,在政界,原河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有杰,原河南省交通廳黨組書記、廳長石發亮,原北京市副市長劉志華,國家安全部副部長、黨委委員馬建陸續落馬;在企業界與之存有芥蒂的,有北京銀邦偉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焦作凱萊大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長等人,2015年1月4日被帶走的前北大方正集團董事、執行委員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李友是最新一個。
“他歷來只有新朋友,沒有老朋友。他給人第一面感覺很善,天天拜佛什么的。喜歡裝慈善,但喜歡抓著你把柄。只要被他抓住了,他就會上手。”謝建升稱。
他的故事不乏傳奇,也不乏無法明說的部分。舉報和錄像,成為不少故事的關鍵詞;在關于他的商業糾紛或新聞調查的事件中,一些人士遭遇意外的騷擾或威脅;另一些故事里,有不明真假的自稱來自安全部門的人員出現。
一些信息一經釋放和傳播,引發的效應令人眩暈。“一般人都會被嚇住。”被帶走前,去年11月下旬,李友曾對《財經》細述個中恩怨。
李友稱之為信息控制的“奇才”:“老郭這個人他最擅長的就是把一個簡單的事情,搞得誰也搞不清楚。到最后所有接觸這件事情的人都害怕,都搞不清楚,然后他就能達到他自己的目的。”
“他在北京號稱‘戰神’,從來沒有敗過。他跟別人與眾不同,就好搞這些東西。領導都怕他。”謝建升說。
在北京商界,除曾錄得“戰神”之名外,他還有“加勒比海盜”的稱呼。這些是褒是貶,與之相交者五味雜陳。
這些人士的評議并不代表《財經》的觀點。雖經多次、多方聯系,但并未能讓他本人對此回應或置評。
他是“郭七”,他是郭浩云,他是郭文貴。
草根“郭七”
在2014年的胡潤百富榜上排名第74位的郭文貴家族,財富總值為155億元。作為老家人眼中的“大富豪”,郭文貴生于農村,其財富帝國起于黃河故里。
“郭大院”
冀魯豫三省交界處,曾經是黃河故道。山東莘縣境內,尚余百余華里的黃河廢堤痕跡。古城鎮西曹營村旁,一座修建于2008年的秦皇堤遺址碑亭,記錄了本地兩千多年的歷史滄桑。
與碑亭隔馬路相望,是一個大院。路口蹲著兩個一人多高的石獅子,面目猙獰威嚴;它們身后是兩個兩米多高的盤龍花瓶燈座;兩邊高聳的鐵桿挑出碩大的紅燈籠。有點不協調的是,旁邊矮墻上書三個較粗糙的紅字:“郭大院”—這里是郭文貴的舊居。
西曹營村支書賀建增說,郭文貴雖然不經常回來,但常年雇有一名“保安”看門。
和周圍的民居相比,“郭大院”顯得非常氣派。石獅子和盤龍花瓶后,是一條獨立車道,路盡頭的一面影壁上,毛澤東眺望大海燦然而笑,海鷗飛翔,旭日初升。畫面正中,貼著一個大大的“福”字,旁有對聯:“春風時雨花千樹,子孝孫賢福滿堂。”
路左是大院的兩個大門。兩進院落的正門上有“喜鵲登梅”的畫匾,對聯為“創大業萬里生輝,望前程一帆風順”,包著銅釘的紅門上還刻著“出門喜迎八方財,入戶納金全家福福”。走汽車的大鐵門則呈“八”字形,兩個較小的石獅子和兩幅壁畫,正對著路右的又一座“竹報平安”的畫壁。
相比村里大部分黃磚黃墻的院落和房屋,“郭大院”的紅磚紅墻殊有不同。有村民說,這座院落經過了嚴密的風水布局,石獅子、花瓶、影壁、畫墻,每處設置皆有講究。包括將“郭大院”三個字簡單地寫在矮墻上、大門上“出門喜迎八方財,入戶納金全家福福”這副對聯多寫一個“福”字,皆是有意為之。
村民們說,在成為“大富豪”后,2006年郭文貴建起了這座大院。在此之前,郭家并不富裕。郭姓是西曹營村三大姓之一,郭文貴的曾祖名叫郭建明,祖父名郭廷選,廷選生子郭金良和郭金福。老大郭金良沒有子嗣,弟弟郭金福則生育了八名子女,郭文貴排行第七。
郭金福年輕時到東北謀生,上世紀70年代后期才攜妻兒回鄉。此時郭文貴已經十多歲了,與本村的同齡人玩不到一起。不過,他很快進入了中學,開始了一段如魚得水的生活。
少年“郭七”
按照他的副手、北京政泉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政泉控股)副總經理呂濤的說法,“他有一口流利英文,因為他長期在國外呆著,長得很帥,皮膚有些黑,受過中國傳統的家庭教育,他對父母非常得尊重,只要他在北京,他每天的午飯必在家吃,陪老人,兩個孩子,一兒一女,現在都已經大學畢業了。他16歲就結婚了,是16歲就有兒子。”
不過,《財經》記者對上述“16歲結婚”的說法進行了證偽。按照一份身份證上的信息,郭文貴生于1968年(另有身份證顯示為1967年)。據學校老師回憶,大約上世紀80年代初,郭文貴到古城中學讀初中。
在古城中學,一名當年的老師說,郭文貴“絕對不是個好學生”,談不上哪門功課好哪門功課不好的問題。另一名老師的評價則更直接:“他就不是學生!”這位老師說,初中三年,郭文貴逃學時間比上課時間多,他帶著一幫人,打架、賭博、追小姑娘。“我天天教育孩子,不能跟他混一起。”他感慨:“誰能想到現在他發這么大財啊!”
因為二哥也是古城中學老師,郭文貴勉強畢業。據一名老師回憶,郭文貴的二哥叫郭文印,后來到鄭州郭文貴的公司里任職。相關材料顯示,1997年成立的河南新世界百貨有限公司中,郭文印以出資200萬元成為董事總經理,郭文貴為該公司董事。
沒能考上高中的郭文貴很快在本地混出了“郭七”的名頭,也因此闖禍。當地人稱,他在一次打架后系案被抓,不過,就此《財經》記者未能從官方獲得相關材料進行佐證。
之后,難以在本地立足的郭文貴“拐”跑了古城鎮姑娘岳慶芝,遠走河南省鄭州市。岳慶芝是古城鎮北關人,與郭文貴同歲。知情人士說,她在上世紀80年代末隨郭文貴私自離家時,引得其父岳喜房震怒,宣布不認這個女兒。所以,親屬和鄰居不知道郭岳二人何時辦理的結婚登記手續,以及是否曾與岳父岳母和解。他們說,郭文貴并未在岳喜房去世時的喪禮上出現。喪禮很隆重,只有女兒岳慶芝在場。
一份履歷表顯示,岳慶芝于1990年6月起開始在黑龍江林藥公司駐鄭州辦事處上班,與郭文貴同一個單位。之后跟隨郭創辦河南大老板家具廠,并于1993年10月創辦河南裕達置業有限公司。
在前述河南新世界百貨有限公司中,岳慶芝為董事長,投資500萬元。父母都去世后,她賣掉了古城鎮北關的房子,攜兄妹徹底離開了故鄉。
郭文貴則在鎮北兩公里的西曹營村重修了舊居。一位村民說,郭不常回來,但每次回鄉前呼后擁。他母親出門都會帶兩三個保鏢,普通村民接觸不到他的家人。當地每年農歷3月28日的廟會,郭文貴曾經贊助過一部分資金,但由于與另一位贊助者鬧矛盾,也與地方政府一些官員合不來,就停止了贊助。
另一位村民講,郭文貴發財修了大宅子后,父母曾經每年都回鄉過年,郭金福也曾資助過鄉村的大鼓戲班,還鬧過不愉快。有一年,郭金福給了戲班兩千元錢,竟然被妻子要了回來。村民們說,他們也理解老太太由于早年貧窮而生活“仔細”,但老爺子覺得丟了面子,“氣病了”,從此多年未再返鄉。
逐鹿中原
關于郭文貴系案的傳言,也有人說發生在河南省。鄭州房地產界流傳,郭文貴因此而遇到“貴人”,之后跟隨著開啟了發跡之路。這些傳言目前同樣難考。
對于郭文貴的起家,其下屬呂濤稱,“那個時候八十年代初,餓的都不行了,他就做生意。說句不好聽的就是二道販子。后來他去了美國,開始真正的接觸生意場,但是他不太喜歡生意人,爾虞我詐。”
呂濤否認了一些報道中家具廠的經歷,“那都是假的,傳說嘛,他真正起的家是在國外。”
不過,按照工商材料中的履歷表,郭文貴1990年任黑龍江林藥公司駐鄭州業務處工作人員。1992年成為河南大老板家具廠董事長,這是核工業部鄭州干休所下屬的集體企業。工商登記資料顯示,成立于1993年4月17日的河南大老板家具廠為集體所有制企業,注冊資本530萬元,法人代表正是郭文貴。
“中原第一高樓”
工商資料顯示,1993年9月,郭文貴與香港愛蓮有限公司(下稱香港愛蓮)合資成立鄭州裕達置業有限公司(下稱“裕達置業”),初始注冊資本為1500萬元,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分別由港方的夏平和內地的郭文貴擔任,雙方各出資一半。
大河報早年的報道稱,此時的大老板家具廠“實力非凡”:1993年擁有固定資產386萬元,職工63人,年產值1300萬元,創利稅320萬元。但是,因為“國際國內市場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同時,“為了拓展自身的經營范圍”,該廠遂在1993年決定投資“極為活躍”的房地產市場。不過,投資房地產需要雄厚的資金,“僅僅河南大老板家具廠不能。支付如此之巨的開支,因此外引資金成為企業擴大經營范圍,求生存發展的必然選擇”。在此“需求”下合資成立的裕達置業“首期開發鄭州市東明路以北姚寨村以西的18000平方米的土地”,項目以中低檔的商住樓為主。但是雙方的合作并沒持續多久,到了1996年9月,河南大老板公司退出,內地股東變成了鄭州偉仁貿易有限公司(下稱鄭州偉仁),企業的注冊資本金上升至2.46億元,香港愛蓮和鄭州偉仁各出一半。公司的主要開發項目,也變成了裕達國貿大廈。
工商資料顯示,鄭州偉仁成立于1997年3月24日,為“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860萬元,兩名股東為郭文貴和張慧,其中郭文貴任法定代表人。
裕達國貿大廈原為鄭州市政府小區的拆遷改造工程,后來建成“中原第一高樓”。
從拆遷時發生的沖突,到建設期間的電梯井火災,裕達國貿大廈的命運可謂一波三折。更困擾郭文貴的是資金問題。
1995年10月12日,裕達置業與中建二局簽訂《鄭州裕達國際貿易中心大廈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大廈主體完工后,中建二局于1998年4月17日向裕達置業和有關監理單位提交《鄭州裕達國貿大廈工程土建部分結算書》,未獲得裕達置業方的回應。1999年5月18日,中建二局向河南省高級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裕達置業支付拖欠工程款、墊支工程材料款等超過億元。2002年8月13日,最高法院判決裕達置業支付中建二局工程款數千萬元。
不僅如此,由于用材、工藝及東塔的寫字樓被改造成酒店,投資方一度資金告急。知情人士說,在此情況下,郭文貴四處籌措資金。河南商人周武軍曾借出數億資金,直到裕達國貿大廈建成,仍有約1.6億元未能歸還,郭文貴以裕達國貿西塔26至37層共12層,總建筑面積近2萬平方米抵債。
周武軍成立的河南創普置業有限公司,專門處置裕達國貿的房產。至2004年,周將大部分樓房產銷售了出去,收回數千萬元。
工商登記資料顯示,河南創普置業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7月28日,地址為鄭州市中原西路裕達國貿寫字樓。
另有知情人稱,在此期間,郭文貴八弟郭文奇離世,個中原因不乏傳言。裕達國貿酒店的“文奇中餐廳”,就是郭文貴為紀念弟弟所起。郭文貴的另一個哥哥則被指因為壓力太大自殺身亡。山東莘縣西曹營村郭家的墳地里,有一座墓主為“郭文斌”的墳墓。
1998年6月,裕達置業取得裕達國貿中心A座《房屋所有權證》。1999年6月裕達國貿大廈整體投入使用。共計45層、高199.7米的裕達國貿大廈雙塔在鄭州市中原西路220號拔地而起,這座建筑建設理念超前,建設標準超高,外掛大理石,當時在全國領先,號稱中原第一高樓,成為鄭州市的地標性建筑。據說在開業典禮上,郭文貴回憶起建造時的種種艱辛和逝去的兄弟,淚流滿面。后來在北京建成的盤古大觀,采用龍的形象,設計而成的建筑風格獨特。
從郭文貴到郭浩云
也就是在裕達國貿大廈建成后,“香港人郭浩云”開始頻繁出現在相關文件中。1998年10月,香港愛蓮與郭文貴在內地的公司同時將所持裕達置業股份轉給香港商人郭浩云,裕達置業變更為香港獨資企業。
1999年11月,香港兆澤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兆澤投資)收購裕達置業100%股份,郭浩云長期擔任公司總經理。
之前1998年6月,郭文貴和演員朱時茂共同出資成立北京文茂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兆澤投資董事王鍇出任副總經理。同年11月,公司增加房地產開發經營業務,納入北京市城市建設綜合開發行業管理。
王鍇為原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王有杰之子。已經證實的是,郭文貴曾與原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王有杰關系密切。
據司法材料,1999年11月,兆澤投資收購裕達置業后不久,王有杰安排王鍇將巨額資金陸續轉到裕達公司。此后五年多,這些資金一直被裕達公司使用。
法院認定,王有杰通過兒子王鍇,將730萬元人民幣、45萬美元轉移到裕達置業。
2003年,該公司由鄭州裕達置業變更為河南裕達置業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350萬美元。
2005年,王有杰涉嫌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一案案發。2007 年,王有杰因受賄罪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此案的判決與郭文貴無涉。
早在1998年11月,一份協議顯示,甲方為鄭州裕達國貿飯店有限公司,法定代表為郭文貴,乙方為“郭浩云先生”,法定地址為香港都爹利街8-10號。這是一個新的角色—郭浩云較早的第一次出現。
“雙方”約定,共同出資980萬美元,成立中外合資的鄭州裕達國貿大酒店有限公司(下稱裕達酒店)。其中,郭浩云任外資派出的董事長,岳慶芝任中方派出的董事副總經理。
據媒體報道以及知情人所言,郭浩云亦即郭文貴本人。
郭浩云在香港亦有產業。香港上市公司數字王國集團有限公司(00754.HK)2013年財報顯示,截至2013年末,郭浩云持有84550萬股,占已發行股本約8.6%。同樣位列該公司股東的還有車峰。
連年虧損
2005年,鄭州本地媒體曝出裕達置業超高負債的新聞。
從1994年至2004年的10年間,裕達置業的凈利潤一直都是負數,“年年虧損”。裕達置業2004年度聯合年檢報告書顯示,該年度裕達置業的資產總額為14.9177億元,負債總額達到了14.7091億元,資產負債率接近100%;根據同期河南中興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報告,2004年度,裕達置業的短期借款期初余額為8.4256億元,期末余額為7.0786億元。
據李友所述,他和郭文貴兩人的交集即是從此時開始,可回溯到近20年前。“我跟他認識很長時間,他在鄭州晃蕩的時候我就認識了,認識的時候他賴工行的賬。”當時,李友在“國家審計機關”“鄭州特派員辦事處”。
《財經》記者獲得的材料顯示,裕達國貿大廈當時幾乎全部被逐層抵押給銀行以獲得貸款,抵押權人為中國工商銀行鄭州市二七路支行。2005 年6 月,中國工商銀行向各大資產管理公司剝離7000 億元的不良資產,其中裕達置業共有6.0091 億元的債務本息(其中貸款本金為5.8835億元)被工行河南省分行作為“可疑類資產”劃到了中國長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2007年,長城資產在河南省產權交易中心掛牌出售這筆債權,當時本息合計7.16億元,長城資產給出的轉讓底價是2.73億元,卻一直無人問津。2009年,長城資產再次在產權交易中心叫賣,此時債務本息已達8.43億元,仍無下家接盤。在一份郭文貴后來的下屬曲龍的舉報材料中,這筆債權最后被指由“郭文貴以1億元的價格,通過資產公司將債權回購”。不過,這一信息未經有關方面確認。
同樣連年虧損的還有裕達酒店。1998年10月,裕達酒店租用裕達置業所有的裕達國貿大廈東塔8至42層進行酒店業經營,“以期創造出一座中原地區最為先進的文化娛樂場所及商務交易場所。”公司的經營范圍為餐飲、娛樂、桑拿、美容美發服務、健身中心、住宿。可行性報告預計,年營業收入8488.8萬元,稅后利潤2588.3萬元。鄭州市政府招商辦公室【1998】第278號文件批復同意,隨后該公司獲工商部門頒發營業執照。
然而,年檢報告顯示,裕達酒店長期處于虧損狀態。例如,2000年虧損1343萬元。2001年虧損1008萬元,原因為“開業時間短,成本費用較大”。2004年虧損4001萬元,原因為“貸款利息較大”。至2010年,虧損額為1101.587萬元,已不再注明虧損原因。
在這種情況下,裕達酒店于2014年5月決定將注冊資本增加至5418萬美元。
“攝像”賣樓術
除了用于開辦酒店的部分樓層,裕達國貿大廈的大部分樓面被不同的企業和個人認購。
1999年10月,石發亮開始主持河南省交通廳全面工作,2000年5月,被省委、省人大、省政府正式任命為省交通廳黨組書記、廳長。知情人士稱,2001年,石發亮被做局,受美女色誘,而房間里安裝了攝像頭。
這是攝像頭在故事中第一次出現。
事后,石發亮指令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原高速,600020.SH)購買裕達國貿大廈西塔16、17、18三層,而且價格為裕達置業確定的每平方米1.4萬元,不許還價。
“當時鄭州辦公物業最高價格也不到五千元,雖然有石廳長的指示,具體操作的工作人員也實在不敢簽訂合同。”知情人稱,最后經過協商,技術性地將價格處理為房屋價每平方米7000元、另加裝修價格每平方米7000元。
2001 年 10 月中原高速招股說明書顯示,該公司向裕達置業購置房產共計4863.45 平方米,用于股份公司辦公場所。這說明,該房產總價近7000萬元。
2002年,石發亮落馬,后被判處無期徒刑。但此案未牽涉郭文貴。
中原高速的部分機構曾經在裕達國貿辦公。據該公司內部人講,后任領導層都急于擺脫這個包袱。2010年12月31日,中原高速發布遷址公告,將機關辦公場所遷至金水東路與農業東路交叉口東北角大樓。之后,裕達國貿的三層樓常年空置。
不僅如此,公司管理層已經在財務層面對該房產進行了減值準備。報告顯示,該公司2009股東大會通過的資產減值損失達-3583.43萬元,并且明確注明“主要為公司所持有裕達國貿房產減值”。
材料顯示,2013年3月20日公司與中石化中原高速簽訂《房屋租賃協議》公司將裕達國際貿易中心15層西半部份536.66平方米出租給河南中石化中原高速石油有限公司(下稱中石化中原高速),租賃期限自2013年1月1日起1 年,租金合計每年43.15萬元。中石化中原高速為本公司的聯營企業,設立于2008年1月,注冊資本1,000萬元,法定代表人:徐順嶺,住所為鄭州市中原路220號裕達國貿西塔16層。2015年1月16日,《財經》記者探訪裕達國貿大廈。該樓西塔16層掛著中石化中原高速的標牌,經營范圍為河南省內的高速公路加油站,很多房間空置。17層和18層空置的房間更多,雖然有的門上掛著“三冠玉投資”“鄭州市聯合服務有限公司”“中國通號”等公司的標牌,但有人的幾個房間里,工作人員都稱自己為中原高速員工。
在此之前,郭文貴已登州過府,北上京城,開啟另一番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