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來由】
“文化單位常常被作為安置干部的地方,一些被安排來的干部不懂文藝的特點和規律,不學習、也不喜歡文藝工作。”昨日,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第二場大會發言中,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文史館館員、原國家京劇院院長吳江的發言引發數次掌聲。他認為,由這樣的干部管理文藝單位,“只怕‘(文藝)高原’都會變為盆地”。
文化單位常常被作為安置干部的地方,一些被安排來的干部不懂文藝的特點和規律,不學習、也不喜歡文藝工作。他們關注的是盡快積累政績,提升轉崗。由這樣的干部管理文藝單位,莫說“(文藝)高峰”,只怕日后“(文藝)高原”都會變為盆地。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文史館館員、原國家京劇院院長吳江
昨日,吳江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說,大會后,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對他題為《欲攀文藝創作高峰首需治境擇將》的發言表示贊賞。這位從事文化工作近60年的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接受采訪時眼眶濕潤。他說,任何一個民族的根都在文化上,現在需要厘清我們的文化發展思路。新京報記者 鄧琦
【談管理】
文化管理人員應熱愛文化藝術
新京報:為什么說文化單位不應該成為安排干部的地方?
吳江:有些干部來了以后,不懂得文藝的特點和規律,又不去學習,也不愛文藝。實際上,他們把此作為仕途升遷的轉點,這樣就沒意思了。
國家要發展,我們的經濟發展很快,可是文化發展仍顯滯后。我并不是說這些干部不好,因為他們不喜歡,不懂文化。安排來以后他們只會按照機關行政管理工作的經驗來管理,或者他們按照企業的方式來管理文藝創作。因為文化藝術太特殊了,有自己的特殊規律,如果完全是一刀切式的,完全按照紅頭文件去管理我們那么豐富的文化藝術,勢必管理不好。
新京報:什么樣的人適合擔任文化單位的管理崗位?
吳江:擔任管理崗位的人至少應該懂得文化的責任,去學習、逐漸認識文化的特點和規律,熱愛和尊重文化藝術。我并不要求所有文化單位的管理人員和干部都是專業人員,這個不客觀,專業人員并不一定都適合管理。專業人員應該舒暢地去從事自己的專業,有的文化藝術家也不太善于管理。
【談參賽】
評獎和比賽應是為了藝術發展
新京報:參加不間斷舉辦的各類新創劇目的評獎和賽事,對文化藝術有什么影響?
吳江:我不籠統反對所有評獎和比賽,有些也是能夠起到推動作用的。但是,在某一時間或者情況下,如果把評獎和參賽當做一種常態,當做唯一可以推動文化藝術繁榮的方式手段,就錯了。
這種功利性,最后只能落實到操作這些人的政績上,而不會落到文化藝術本體。
評獎和比賽,只是促進的方式之一,不是目的,我們的目標應該是藝術本體的發展。
新京報:中國的文化發展遇到了什么問題?
吳江:現在需要去厘清我們的文化發展思路。中國是文化古國、文化大國,最可以讓我們驕傲和自豪的是文化,可是我們現在沒有重視起自己的文化。任何一個民族的特點、根都在文化上。
新京報:目前文化界的腐敗和涉毒等現象,是一種變異嗎?
吳江:一個人如果不能修身,如何通過藝術把更光明、更鼓舞人心的東西去轉給觀眾。
這不是個人的問題,是整個社會的問題,這些年我們太注重有形的東西,說透一點就是錢、物質。所以文化界需要整風,大家可能聽這個詞會覺得不舒服,但我覺得文藝界至少要自省,就是在今天的社會環境下,我們能做些什么,我們的社會更需要什么。否則人云亦云,失去了獨立的個性。
【談發言】
有人繞著說話“我就直著說吧”
新京報:為何選擇這樣一個發言題目?
吳江:我做過很多年的專業工作,我是個編劇。我又從事過很多年的管理工作,這些是我多年來的一些體會,工作中切實的感受。
我更喜歡“君子”而不喜歡“土豪”,我們的發展富裕了物質生活,我們的覺悟風貌應該是更文明的,而不應該是上了飛機打開人家門,到處亂吐亂畫亂刻招人討厭,中國是個文明古國,我們講究的應該是君子之風。
新京報:發言會“得罪”一些人嗎?
吳江:應該會有一些人不太高興,但他們也不會正面表達出來。我已經到了秉燭夜游的年齡,我不期望我的發言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只要能引起有關部門和一些領導同志的思考,就夠了。
有些人有時候繞著說話,我就直著說出來吧。絕大多數的委員還是說實話的,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從一個視角出發,只要他自己是問心無愧的、是負責任的,你就應該尊重他的發言,盡管他的發言可能跟你的并不完全一致。
政協就是一個能敞開思想,多元思想碰撞的環境。這次發言我準備了一個多月,全國政協只審了一兩次,沒怎么改,他們很支持我。
聲音
張建國:別安插官員進文藝協會
談到“官員在文藝協會里養老”的現象,昨日下午,在文藝界分組討論會場,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張建國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應該讓協會里面的藝術家自己選擇信服的人做領導。
新京報:據你了解,目前文藝協會里官員兼職的情況是怎樣的?
張建國:官員在文藝協會里養老,全國都有這種現象。據我了解,有的省份,書協里的副主席達到兩位數,很多都不會寫書法,文聯也是一樣。
新京報:為什么會存在這種情況?
張建國:機關單位里,年輕人得上來,年紀大的還沒到退休年齡,怎么辦?就把你安排進文藝協會。
新京報:官員進入協會能得到什么好處?
張建國:起碼能保證自己的級別,平安退休。對于協會而言,其實不希望有外行來,但是沒辦法,這些官員的進入,很多不是協會自己能決定的,是體制造成的。
新京報:這對文藝協會造成了什么影響?
張建國:這對藝術本身是種傷害。比如書協,官員進來了,書法不行,就沒法被其他人信服,但因為是上面批的,又沒法請走,只能尷尬地留在協會里,這樣容易產生矛盾,也不利于日常工作。
新京報:這么多年局面無法改變,阻力在哪里?
張建國:阻力在我們的體制。一個領導提上去了,到了一定的級別就不能下來,有沒有作為都要等到退休。習總書記說,文藝協會要選懂業務、德才兼備的人放在領導崗位上,但這個要求現在還沒有落到實處。
新京報:把官員請出協會,你有什么建議?
張建國:就應該讓協會里面的藝術家來選擇,選他們信服的人,既然協會是民間的,就不應該安插官員,讓協會成為他們養老的地方。 新京報記者 賈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