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白克力任國家能源局局長 面臨三重大考
努爾·白克力。資料配圖
新京報快訊(記者王姝)“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這是2014年身為新疆自治區主席的努爾·白克力掛在嘴邊的“高頻詞”。2015年,這位60后維族官員將在國家能源局這個舞臺,施展其“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想和決心。
昨日,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王秦豐在新疆自治區黨委(擴大)會議上宣布中央決定,雪克來提·扎克爾同志接替努爾·白克力,出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委員、常委、副書記。新疆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講話時說,中央對努爾·白克力另有任用。
今天上午,國家能源局在內部通報了努爾·白克力接任國家能源局局長的消息。
少年天才高一考上大學
身高近1米9,濃眉大眼長睫毛,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每年的全國兩會,記者們總會在新疆代表團中,一眼認出努爾·白克力。
努爾·白克力生于1961年,現年53歲,是正省部級高官中為數不多的“60后”。他出生于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首府博樂市的一個鄉鎮,與哈薩克斯坦接壤,“白克力在這種環境中長大,蒙古族的豁達、哈薩克族的堅毅、漢族的聰慧、維吾爾族的樂觀,都深深影響了他”,當地媒體報道稱。
據當地媒體報道,努爾·白克力是名少年天才,1977年高中招生,他以全鄉第一名的成績被錄取。只讀了一年高中,他就報名參加高考。1978年是“文革”后恢復高考的第二年,在學校的努力下,白克力終于通過了資格審批,在距離高考只有5天時拿到了準考證。
當時,努爾·白克力的志愿是報考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他的高考成績超過錄取分數線100多分,但卻與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無緣,被新疆大學“提前”“搶”到了門下。
“白克力喜歡讀書,手不釋卷,這個習慣到現在都沒改。他性情活躍,人緣很好,各族老師和同學都喜歡他。很重要的一點是,他有組織活動的天賦。” 當地媒體援引新疆大學一位老同學的話,對努爾·白克力作出如上評價。
文人治疆“鐵腕”反恐
1983年新疆大學畢業后,努爾·白克力留校工作了10年,歷任共青團新疆大學委員會書記、新疆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等職。1993年32歲時起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行署專員助理。
在喀什工作3年后,努爾·白克力當了兩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副秘書長。1998年37歲時,出任烏魯木齊市長,成為當時最年輕的省會城市市長。
當時,烏魯木齊空氣污染嚴重,“人們的鼻孔全是黑洞洞的,連麻雀也變成了‘黑烏鴉",媒體曾如此描繪當年的烏魯木齊的空氣質量。上任伊始,努爾·白克力啟動“藍天工程”,采取了治理重污染產業、汽車尾氣、綠化荒山等一系列措施,獲得了“環保市長”“聲譽”。
中央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后,努爾·白克力開始整頓黨政機關工作作風,公開表態“誰為一點私利或者其他原因無故得罪投資者,就砸掉誰的飯碗”。同時出臺人才引進優惠辦法,歡迎港澳的旅游專業人才、金融商貿人才、高新技術人才建設烏魯木齊。
雖然是維吾爾族官員,但努爾·白克力講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2008年1月當選新疆自治區主席后,他力推“雙語”教學,并且要求從娃娃抓起。他說:“作為新當選的自治區主席,我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當一名群眾信任的‘教育主席";“如果老百姓的孩子掌握了漢語,那他走遍全國都可以應付自如;過不了漢語這一關,走出農村都不行。”
上述舉措,讓努爾·白克力獲得了“儒將”、“文人治疆”的評價。但每當恐怖事件發生時,他則展現出“鐵腕”的另一面,表示對分裂勢力要采取先發制敵的高壓政策。
今年“5·22”暴恐案件發生后,次日的新疆日報就刊發了他的電視講話全文,稱“暴力恐怖,法無可赦;傷害無辜,天理難容!血的教訓再次警醒我們,對暴力恐怖活動必須零容忍,也必須零懈怠。對這些窮兇極惡的暴恐分子,我們要以雷霆手段和有力措施,予以堅決打擊、嚴懲不貸,絕不姑息、絕不手軟!”
接受媒體采訪時,努爾·白克力還曾引述自己訪美時的故事,表明自己對分裂勢力的態度,“當時,有美國朋友問我,你作為維吾爾族人是否也認為新疆是中國的一部分?我說,歷史就是如此,這并非我個人所認為的。我反問他,你知道古代中國何時在新疆設置政府的?他搖搖頭。我又問,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是哪一年?他表示不知道。我告訴這位美國朋友,中國早在西漢王朝就已對新疆實施管轄權,這比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的公元1492年還要早1500年!”
“一帶一路”戰略列入2015年能源工作大事
梳理2014年努爾·白克力的“工作日程表”,很多工作和講話都事關“絲綢之路經濟帶”。
8月,蘭新高鐵投入運營,新疆自此進入“高鐵時代”。9月,新疆舉辦了中國亞歐博覽會;同月,霍爾果斯市正式掛牌,這座被稱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明珠”的新城,有“中國西部唯一百年口岸”、“中國西部唯一綜合運量最大的一類公路口岸”等一連串稱號。12月,國家電網公司表示,“十三五”期間,開工準東—成都、準東—皖南兩回±1100千伏和哈密北—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及配套電網工程,實現新疆能源電力可持續發展,打造“一帶一路”經濟帶輸電走廊。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12月25日至26日召開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確定了2015年的7件大事,其中第六件大事就是“突出能源安全、‘一帶一路’戰略、增強國際競爭力、提升國際話語權、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加強能源國際合作,努力實現開放條件下的能源安全”。
不同于其他行政區,新疆自然資源豐沛,石油、天然氣、煤炭皆占全國總儲量的30%以上,而且毗鄰八個主權國家,可以預見,擔任自治區主席6載的努爾·白克力,已積累了豐富的對自然資源的調配運用經驗、外交經驗、“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經驗,將在國家能源局這個新舞臺獲得更為廣闊的施展空間。
除“一帶一路”戰略,努爾·白克力還同時面臨能源改革和反腐大考。
從2002年啟動的電力體制改革算起,我國能源改革已經推進了12年。但直到本屆政府,電力體制改革才重新提上日程。今年6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就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做出明確部署,強調在消費、供給、技術、體制四個方面推進能源革命。國務院在11月19日印發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也明確了能源改革任務。外界普遍關心,努爾·白克力將如何應對能源改革大考?
十八大以來的反腐形勢表明,國家能源局已經成為腐敗重災區。僅今年4月以來,就有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劉鐵男以及核電司司長郝衛平、煤炭司副司長魏鵬遠、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王駿、能源局副局長許永盛、電力司副司長梁波、綜合規劃司司長俞燕山等數名司局級及以上官員被調查處理。努爾·白克力如何整肅能源領域隊伍、重震能源領域的官場生態?
對此,各界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