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刊文:兩岸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Files242/BeyondPic/2014-9/18/111080307.jpg)
圖為與大陸角嶼相距只有1800米的金門馬山據點。(中時報系資料照片)
中新網9月18日電 臺灣《旺報》18日刊發投稿文章稱,兩千多年前的《禮記.禮運》提出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的世界大同理念。我們今天提出兩岸統一是大勢所趨和人心所向。
文章稱,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在民族存亡的緊要關頭,發出“振興中華”的口號,確立了“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社會理想,他在《臨時大總統宣言書》中提出了民族之統一、領土之統一的具體治國綱領,把致力國家統一作為立國方針。因此,我們今天提出兩岸統一是大勢所趨和人心所向。
文章說,兩岸人民同根同祖,今天又已經實現了“三通”,文化交流、教育交流、體育交流、經貿等活動的往來趨于活躍,因此,兩岸統一在今天可以說已經是水到渠成,這有利于兩岸人民的福祉。
該文指出,兩岸統一是大勢所趨和人心所向,兩岸統一將在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產生重大影響,對世界和平是一大貢獻。
鑒于兩岸人民交往的不斷增加和頻繁,由于兩岸漢語術語存在許多不統一的情況,學術研究交流和其它活動交往,存在一定的語言障礙。對此,文章建議,兩岸需要盡快建立一個漢字術語規范化、標準化的機構。
文章認為,這個機構的主要任務是,一方面對兩岸已有的漢語術語進行整理,規范,能夠統一的最好,一時間不能統一的可以先擱置一邊;另一方面,對今后新的漢語術語的命名,及時進行協調研究,然后統一新的漢語術語的命名。這有助于兩岸人民的學術研究交流和其它活動的交往,其意義是很大的,價值是很高的。期盼有識之士積極參與和推進這項有意義,有價值工作的開展。(孫啟勤)![](http://www.qq.com/favicon.i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