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飛機各部段將密集交付
試飛總方案已經確定
![](/Files242/BeyondPic/2014-8/29/1112274766_14092698043051n.jpg)
8月24日,C919中國大型民用客機首個下線交付的大部段——前機身段運抵中國商飛公司上海浦東基地,此次部段交付將進一步加快C919大型客機研制工作,標志著中國首架C919大型客機總裝準備工作正式開始。此前,大飛機機頭部段和中機身已先后下線,國產大飛機大有呼之欲出之勢。
各條戰線傳捷報
100多年前,“中國航空之父”馮如駕駛著自己設計的飛機翱翔在天空,中國的飛機研制并沒有輸在起跑點上;100多年后,國產大飛機的總裝進入日程,中國距離民用航空制造業第一梯隊不再是遙不可及。
今年以來,國產大飛機研制各條戰線上捷報頻傳,大型客機項目所有機體部段的下線和交付工作正式開始,距離總裝的時間也越來越近。
5月15日,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前機身部段在江西南昌成功下線,這是下線的首個大部段。“C919大型客機前機身大部段成功下線令人鼓舞。”中航工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耿汝光在現場指導下線時如是說。C919大型客機前機身大部段包括前段客艙、前貨艙和再循環風扇艙,包含零件1600多項,涉及工裝1900多項。值得一提的是該部段在國內民機上首次應用世界先進的第三代鋁鋰合金材料。“采用這種材料后,這個部段外壁非常之薄,它既保證我們國家的大飛機未來在身材輕盈,又擁有非常可靠的外部結構。”C919項目一個工程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6月下旬,C919飛機APU系統首套進氣風門框裝機件按計劃節點順利入庫,這是C919飛機系統供應商交付的首個裝機件。APU進氣風門框是部安裝APU進氣風門和進氣管道的部件,如不能按時交付將影響到整個飛機總裝下線節點。
7月下旬,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頭上、下部在中航工業成飛裝配廠房內成功對合,機頭正式進入總裝階段。與此同時,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平尾部件裝配在上海正式開工,這是第一個正式開工中國民機自動化裝配生產線。
進入8月中旬后,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中機身部段,在整個中機身團隊的共同見證下,被穩穩地移放到了地面托架上。中機身作為前、后機身的橋接,是影響到中央翼、外翼、機身對接的重要部段,至此,C919大型客機距離結構總裝再進一步。
據中國商飛人士表示,目前,C919大型客機項目在完成立項論證、可行性論證、預發展階段工作后,已轉入詳細設計和工程制造的攻堅階段。隨著零組件制造工作全面投產,大部段裝配陸續開工,機頭、前機身、中后機身、中機身等大部段和其他部段將先后下線并將密集交付。
翱翔藍天顯國力
隨著近年來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民航運輸市場呈現了巨大的需求。2012年中國旅客運輸量為3億人次,人均乘航班出行次數為0.21次,比十年前增長了3倍。到2020年旅客運輸量要達到7億人次,人均每年0.5次。到2030年旅客運輸量要達到15億人次。
中國商飛公司預測,未來20年,僅中國市場就需要新增近5300多架50座以上的民用飛機,總價值高達6400多億美元。另外,還有歐美發達國家航空公司機隊的更新換代,東南亞和中東等新興地區航空運輸業增長迅猛,這些都對民用飛機有著大量的需求。未來市場的發展足夠大,也就為中國商飛公司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通常來說,大型飛機起飛總重量超過100噸,如C919,其單通道客機座級158—174座,航程4075-5555公里。作為大型戰略性高技術裝備,大飛機的研制兼有政治、國防方面的重要意義,其所帶來的巨大市場盈利也讓許多企業摩拳擦掌,然而現在只有美國、歐盟和俄羅斯具備這項技術研發能力。
大型客機研發和制造能力是一個國家航空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抗戰時期日本飛機在中國橫沖直闖的圖景歷歷在目,制造大飛機承載著幾代中國人的航空夢,“中國一定要搞出自己的大飛機。”在今年國際工程科技大會上一位白發蒼蒼的院士在談到馬航事件時說。
“中國是最大的飛機市場,過去有人說造不如買、買不如租,這個邏輯要倒過來,要花更多資金來研發、制造自己的大飛機。”習近平總書記5月23日至24日在上海考察調研時,特意登上國產大型客機C919展示樣機了解機艙布局。“力爭早日讓我們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機在藍天上自由翱翔。”習近平說。
實際上,與國外同類機型相比,C919大型客機并不遜色,其從研制開始立足長遠,便很有前瞻性,確立了“三減”(即減重、減阻、減排)研發方向,計劃減重14%、減阻5%、減噪10個分貝、污染排放物減少50%、油耗下降12%—15%。它以“更安全、更經濟、更舒適、更環保”的特色,向波音、空客兩強爭霸的國際大型客機市場打出節能環保牌。
C919在不斷進行自主設計的同時,也與國際的最新技術緊密接軌。C919所采用的發動機和波音、空客最新的機型所用的是同一供應商所生產。
此外,隨著我國大飛機制造水平提升,高溫合金、剎車系統、光電器件等航空配套材料,也將迎來發展機遇。它的問世將會動搖美國波音、歐洲空中客車在大客機市場上的壟斷地位,并為“中國創造”走向世界再增添幾分底氣。
精誠團結創機遇
大型客機是現代高新技術條件下高度集成的產物,很難靠一個公司和一個地方來實現。在國際上大飛機制造往往也需要企業跨國合作,零部件全球供應。為此,中國商飛公司舉全國之力,聚全球之智,在大型客機研制上采用“主制造商-供應商”模式,并在項目研制過程中,積極推進項目組織變革,加強設計與制造團隊之間協作。基本建成了“以中國商飛公司為核心,聯合中航工業,輻射全國,面向全球”的民機產業體系,積極同國內外的供應商等開展合作。并與波音、空客等在非競爭領域開展合作與技術交流。
承擔機頭部段制造的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有限公司是九大國內機體結構供應商之一。為確保項目研制進度,工程技術團隊奮力攻關、精誠團結,相繼突破了天窗骨架零件制造、鈦合金蒙皮零件成形、機頭下部超大尺寸蒙皮拉伸成型以及化銑等關鍵制造技術瓶頸。
總裝再打攻堅戰
作為一個普通民眾也許更加關心大飛機下一步有什么計劃。據中國商飛公司人士向本報表示,C919全機靜力試驗方案、試飛總方案已經確定,相關機載系統試驗已開試,首架C919飛機將在今年下半年開始機體對接。
首架C919大型客機總裝準備工作已經拉開帷幕,未來C919大飛機在總裝完成后還要邁過什么坎?“試飛是主制造商能力十分重要的一環。”航空專家如是說。飛機在空中飛行時,會遭遇到雷雨、氣流、閃電、低溫等突發情況,飛機也可能發生發動機失效等內部故障,而適航證就是證明飛機可以克服這一切極端事件并保障安全飛行的證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適航管理條例》等相關法規,制造民用航空器,需要經生產許可審定并獲得生產許可證,使用民用航空器,需要經單機適航檢查并獲得單機適航證。因此,C919只有通過民航局適航審定合格后才能夠進入民用航空市場,在其航空器研制過程中,需嚴格按照適航規章開展設計、制造、試驗和試飛工作,通過最嚴苛的適航考驗。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正如中國商飛公司副總經理、C919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吳光輝所說的:“項目研制任重道遠,希望各參研參試單位能堅決打贏C919大型客機工程發展攻堅戰,為實現中國夢和大飛機夢作出新貢獻。”(劉洪強 張保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