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落馬前有無征兆?南都記者據公開信息統計,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即2012年11月至2014年7月初期間,廣州市共查處市管干部(一般為局級)35人,相當于每17天就有1名市管干部被查。
梳理發現,被查的35名市管干部中,經廣州市紀委實名通報落馬的有29人,其中約三成官員在通報前曾有征兆,包括廣州市花都區政協原主席王雁威、廣州市科信局原局長謝學寧等。時下,“突然請假”、“電話失聯”、“較長一段時間不露面”等已成為官場內的敏感話題。
最近半年查辦的官員比去年一年都多
據公開信息統計,黨的十八大以來(即2012年11月至2014年7月初),廣州市共查處市管干部35人,比2012年(不含11、12月)、2011年、2010年查處市管干部總數還要多出4個,相當于每17天就有1名市管干部被查。
從查辦市管干部案件的節奏看,今年上半年是密集期,1至7月初即有21名市管干部被查,占十八大以來全市被查市管干部總數的六成,僅半年即超過了2013年一整年的查處量。
南都記者據公開信息統計,十八大以來被查處的35名市管干部中,有29人被廣州市紀委實名通報。梳理發現,實名通報的29人中,正局級10人、副局級16人、正處級1人、副處級2人。
約三成官員落馬前有征兆
官員落馬前,各種小道消息、傳言常常引起官場人士以及媒體的關注。南都記者據公開信息初步統計,在經廣州市紀委實名通報的29名市管干部中,約有三成官員落馬前已經有傳言或征兆。
譬如,2013年1月份廣州市“兩會”剛召開,就有細心的媒體發現時任從化市市長郭清和請假了,隨后廣州市紀委即通報其被查的消息。
2013年5月初,關于時任廣州市科信局局長謝學寧被查的小道消息已經在科信系統和媒體圈中傳開了。隨后在5月18日的廣州市科技周上,謝學寧四年來首次缺席科技周開幕式,讓傳言更加洶涌。一個月后,廣州市紀委通報謝學寧被查。
相比而言,廣州市花都區政協原主席王雁威落馬的過程更為典型。去年6月3日王雁威請病假后,便一直失聯,引起媒體注意。經過媒體報道,兩個多月后,廣州市紀委證實王雁威“畏罪潛逃”,案件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此外,谷文耀、鐘向東、劉健生、方紀章、崔仁泉、梁建清、溫旭春、李俊夫等官員都在官方通報落馬前曾有過傳言。
在“打老虎”、“拍蒼蠅”力度空前的情況下,各種傳言的受關注度也非常高。這些傳言通常起于官員落馬前的行蹤變化,譬如“某某領導的手機幾天打不通了”、“某某領導請假了”、“某某領導半個月沒露面了”等。
落馬通報寫作“技巧”
被查了,為何稱呼“同志”?
在廣州市紀委的通報中,十八大以來的29名落馬市管干部,均已不再提“同志”,而是直呼其職位和名字。而廣東省紀委、監察廳在其官網“南粵清風網”通報的案件中,仍有部分落馬省管干部的初次通報中使用“同志”的稱謂,譬如原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海防與打私辦主任羅歐,原茂名市政協主席馮立梅,廣州市原副市長、增城市委原書記曹鑒燎等。紀委通報中是否使用“同志”的稱謂有何用意?
對此,廣州市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涉嫌違法、構成犯罪的干部,一般不會在通報中稱呼“同志”。
通報使用涉嫌“違紀”、“違法”、“構成犯罪”有什么區別?
在29名落馬市管干部的初次通報中,對官員落馬原因主要表述為“涉嫌嚴重違紀”,對部分已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的官員,則加上一句“涉嫌構成犯罪”。而在中央、省紀委的一些案件通報中,則出現“違紀”、“違法”并用的表述。在黨員干部落馬信息通報中,“違紀”和“違法”兩個詞的使用到底有何講究?
據法律人士介紹,違紀、違法和犯罪是三個不同的概念:違紀主要是指違反一個組織內部紀律的行為,對于黨員干部而言一般指的是違反黨的紀律;違法指的是違反國家法律的行為;犯罪則是專指違反我國刑法的行為,要追究刑事責任。
一位紀委相關人士解釋,黨員干部涉嫌違法、犯罪,就必定涉嫌違反黨的紀律,反之則未必。在一些案件通報表述中,有的說“涉嫌違紀”,有的則說“涉嫌違紀違法”,但并不是說“涉嫌違紀”的黨員干部就不違法,之所以當時只表述為“違紀”,可能是因為對其是否有違法事實還有待進一步核查,最終的定性應該以最后的處理或審判結果為準。
據南都記者統計,除上月落馬的李俊夫外,其余8名在初次通報中僅表述為“涉嫌嚴重違紀”的官員,目前已全部移交司法機關,進入了司法程序。
Q&A
A 紀委查老虎有哪些線索?
從部分已通報進一步案情或進入庭審階段的落馬市管干部案件可以歸納,查處市管干部的線索來源主要包括:群眾舉報,“落馬”下屬檢舉,窩案、串案或案中案的牽扯,中央、省巡視組交辦,請假失聯,官場賭友舉報等六種來源類型。
其中,從化市原市長、廣州市林業局原局長郭清和的落馬與其曾經的下屬檢舉有關。上月底,從化市流溪河林場原場長李進受賄案開庭,判決書透露,李進曾對郭清和與一名叫溫玉區的男子進行檢舉。其中,李進供出,溫玉區為了解決工作調動問題,分別向郭清和行賄7.5萬元、向劉燕堂行賄16萬元等案情。
廣州市畜牧總公司原總經理聞偉龍被檢舉過程則更為火爆。據公開報道,從1999年至2006年,聞偉龍先后20多次赴澳門賭博,且十賭九輸欠下巨額賭債,到20 0 6年已輸掉300多萬元。最終,債臺高筑的聞偉龍遭到昔日官場賭友反目舉報,更因未及時償債被債主追砍致重傷。
案中案牽扯也是重要的線索來源。譬如,今年1月落馬的廣州市國稅局原黨組成員、總審計師王夢連,已被證實與去年廣東省國稅局原局長李永恒涉嫌違紀一案有關。
此外,廣州白云區原副區長龔輝、增城市委原常委兼市委辦主任劉楊波二人落馬線索來自群眾舉報;廣州市花都區政協原主席王雁威因請假失聯,被紀檢部門“順藤摸瓜”查出;而廣州市國土房管局局長李俊夫被查則來自中央巡視組交辦線索。
B 實名通報人數為何比查處人數少?
按照廣州市紀委通報的查辦案件情況,十八大以來,即2012年11月至2014年7月初,廣州市共查處市管干部35人。然而,綜合檢索公開信息發現,被紀委監察局實名通報的只有29人,另外6人為何不實名通報?
對此,廣州市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部分只違反黨內紀律或內部工作條例,并未涉罪的干部,主要采取黨內處分等處理措施,并未對其進行實名通報,但在季度、半年、年度等通報的查辦案件數據中均會統計在內。
C 從通報落馬到開庭審理間隔多長時間?
據公開信息梳理,在實名通報的29名落馬市管干部中,已經有24人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其中8人進入庭審或提起公訴階段。
從已經進入庭審或提起公訴的8人可以看出,這些市管干部從通報落馬到開庭受審的間隔時間為5個月至13個月不等。
其中,今年1月20日通報落馬的廣州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原總經理徐寰宇,僅過了不到5個月,即在廣州市中級法院開庭;相比而言,白云區政府黨組原成員劉健生從去年5月落馬至今年6月開庭,前后長達13個月。
總體而言,落馬的市管干部從被通報到庭審間隔時間大多為1年左右,其中來自市屬國企的落馬官員進入司法程序相對較快。
據統計,29名落馬的市管干部中有4人為國企老總,分別是廣州國際集團原副總經理黃志紅、廣州市畜牧總公司原總經理聞偉龍、廣州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原總經理徐寰宇、廣州燃料集團前董事長程樵佳。這4人在通報落馬時已全部移送司法機關,目前除程樵佳外,其余3人已進入庭審階段。
此外,對于窩案、串案、系列案審理中,呈現從小到大的規律。譬如,涉及13人之多的林業和園林系統窩案,包括部分涉案林場長、處級干部、副局長等已經開庭受審,而廣州市林業局原局長郭清和則“壓軸”,目前尚未開庭;又如白云區去年落馬的4名市管干部中,除官職較高的谷文耀處于提起公訴階段外,其余3人均已開庭審理。
采寫:南都記者 劉其勁 實習生 謝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