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作為】中央巡視組批評的造林工程
綠了江西,黃了誰
2008年11月,一臺農機在江西省樟樹市退耕還林的土地上挖樹坑,當年江西開始了“一大四小”工程。 (新華社記者周科/圖)
2013年的正月初七,江西省鉛山縣千余機關干部忙著植樹,“植樹團拜”成為江西政壇的一大奇景。 (東方IC/圖)
編者按:六年前,江西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造林綠化工程,耗資數百億元。江西森林覆蓋率原本已是全國第二,但一聲令下,植樹成為各級政府的頭等政治任務,為應付任務和檢查,各地奇招迭出,而從綠化工程中滋生的腐敗案也層出不窮。
《江西省委關于中央第八巡視組反饋意見整改情況的通報》透露出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存在通道綠化、樹種配置、市縣考評標準“一刀切”問題。
二是存在脫離造林實際安排年度綠化任務、搞“一夜成林、一夜成景”等“好大喜功”問題。
三是存在“租田種樹”問題。
四是存在“成活率低”問題。
五是存在虛報年度綠化任務完成面積、虛報工程建設資金投入等“弄虛作假”問題。
“物盛而衰!苯魇∧晨h林業局副局長李強(化名)如此感慨。
僅僅在一年前,憑借著耗資巨大的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江西省林業系統尚風光無限。
省委書記親自主抓、各地一把手親任組長、安排專項資金、工作實行一票否決……2008年開始,“一大四小”工程在江西雷厲風行地推行。
然而,無聲的風暴正在醞釀之中。2014年6月14日,新華社消息稱,全國政協副主席蘇榮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6月25日,蘇榮被免去全國政協副主席職務。在2007-2013年間,蘇曾任江西省委書記。
蘇榮涉及的具體案情尚未披露,但他任內主導的“一大四小”工程已被中央巡視組點名批評。早在2月21日,江西公布了《江西省委關于中央第八巡視組反饋意見整改情況的通報》,讓江西省林業系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脫離實際”、“好大喜功”、“弄虛作假”、“租田種樹”、“成活率低”……上述通報措辭嚴厲。通報還披露了招投標問題,資金挪用、套取、違規轉包等經濟問題。
有關工程的審計仍在進行。江西省審計系統的人士稱,“這已是第二次”。此前全省448名審計人員分成112個審計組,進入各縣市開展專項審計。審計結果尚未公布。
紀檢部門的調查正同時進行。消息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5月以來,江西省紀委的專案組輪番約談了江西省林業廳官員,特別是與“一大四小”工程相關的官員。
“現在難免人心惶惶,風聲鶴唳!焙退薪髁謽I系統的官員一樣,李強正關注著江西林業的十字路口。
沒人敢怠慢的“一號工程”
如今成眾矢之的的“一大四小”工程,從一開始它的必要性就充滿了爭議。
2008年5月8日,江西省提出了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實際上,早在2006年,江西的森林覆蓋率就已高居全國第二,僅次于福建。
“一大”是指確保2010年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63%,“四小”則分別為:縣城和市政府所在地的綠化,鄉鎮政府所在地的綠化,農村自然村的綠化,基礎設施、工業園區和礦山裸露地的綠化。
5個月之后,江西召開動員大會,決定用4年時間在全省實施“一大四小”工程。從城市到農村,從高速公路到江河渠道,都制定了綠化目標。其中,全省新農村建設試點村、交通干線沿線可視范圍內鄉村全面綠化,確保“白天不見村莊,晚上不見燈光”。
一場聲勢浩大的植樹綠化運動隨即在江西全省鋪開。
工程一開始,江西省林業廳就抽調三百多名干部組成了100個督導組,深入各地督查指導。而公開資料顯示,當年江西全省11個設區城市隨即成立了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的“一大四小”領導小組,從市到縣到鄉鎮,層層簽訂責任狀。
2009年農歷正月初七,全省2.3萬余名黨政官員齊上陣,種下了12.7萬株樹木。從此,“植樹團拜”就成了江西政壇初七這一天的“保留節目”。
所有人都知道這是江西省的“一號工程”。“沒有領導敢對此有所懈怠!崩顝娀貞浾f,他所在的縣領導曾“怠慢”過,但很快該縣在考核中拿到了黃牌。按照考核辦法,全省進行排名,最后的三名“差等生”要書面檢討。未完成年度任務的縣市,取消當年各項評先評優資格,暫停國家和省級所有林業項目審批。
事后縣委書記痛罵該縣林業系統。后來,“每次檢查組來,都讓他們吃好住好,從此再沒拿到黃牌!
已于2014年3月落馬、曾分管“一大四小”工程的江西省副省長姚木根,兩年前就曾在江西全省“一大四小”工程建設現場會上,對“差等生”如南昌等城市直接點名。
“干得好,就會直接提拔任用。”江西省的一位官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江西一位縣級市的市委書記,因為成績優異,很快從副廳提拔成正廳。當時主導“一大四小”工程的省林業廳長更是升任江西省政協副主席,成為江西省罕見的從林業廳長直接升任副部級干部的官員。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被中央巡視組批評為“脫離實際”的綠化工程幾乎遍地開花!澳嵌螘r間幾乎都是數字的大躍進,幾乎每個縣都是百分之一百多地超額完成任務。”撫州市林業系統的一位官員說。
按最初測算,“一大四小”工程總投資為約120億元。但據江西2012年《國土綠化狀況公報》顯示,在工程后期,光2012年一年,“全省投入造林綠化資金近110億元”。最新的公開報道顯示,“一大四小”工程的投入數字,已達到225億元。
曾被夸獎為“全省樣板”的鄱陽縣或許可見一斑。官方資料顯示,2008-2012年四年間,鄱陽縣造林總面積在全省列前三,總投資達8.77億元。然而作為國家級貧困縣,鄱陽縣2010年全年的地方財政收入也不過4.1億元。
當年受到表揚的這些地方,在中央巡視組巡視之后,在江西省委的通報里,業已被總結為“脫離造林實際安排年度綠化任務”、搞“一夜成林、一夜成景”。
2014年6月24日,南方周末記者聯系江西省林業廳要求采訪,但未果。
植樹奇招
據江西林業系統的多名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在“一大四小”工程實施的近6年來,江西各地不乏荒誕劇發生。
“租田種樹”一直是這一工程的敏感話題。2014年6月24日,一位退休的農業廳副廳長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江西六分山,三分田,一分水,領導要求綠化達到63%,六分山種滿了,還有3%就只能種在耕地和水里了!
知情者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此前國土部門察覺一些地方占用農田種樹,但形成一份調研報告上報之后,杳無音訊!昂芏嗷纳讲辉詷渚G化,卻占用水田菜地,占用基本農田(來種樹)!崩顝娕u說。農民不樂意,政府只好補償:“旱地每年每畝300元,水田400元”。以李強所在縣為例,當時每年租地費用就達一百多萬元。
而“砍掉大樹種新樹”的情況,早在2010年就曾遭到媒體關注。
在九江市下轄的瑞昌市,當地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在一條進城路上曾遍植高大的法國梧桐。但兩年之內,它就遭遇了兩次砍樹風波:以修路的名義,先是挪走梧桐,換上香樟等樹種;不滿一年又拔掉重種。上述人士稱,新樹因此紛紛枯死,但案牘數字依然靚麗,算入“一大四小”綠化成績。
為了完成任務,各種怪招層出不窮。
瑞昌市一位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江西省內一家高速公路公司老總曾對其抱怨,由于道路狹窄、樹木不多,但為了迎接省里領導的突擊檢查,他不得不連夜找人在高速公路兩旁的柏油地面上鋪上泥土,插上樹苗。
而在另一條高速公路上,上述人士也曾親眼見到,為了防止樹木倒伏,公路業主方專門砌了一堵矮墻保護,用混凝土固定樹木。
按照林業部門的慣例,植樹主要季節在3、4月份。但上級經常搞突擊,最終讓地方植樹變成了不分季節和白天黑夜的運動。
“8、9月份,氣溫都到三十多度了,你還能看到路邊植樹。”李強表示,夜晚摸黑在公路兩側搶栽樹苗,則成了江西多地的奇景。
江西省多位官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由于忍受不了“瞎折騰”,此前九江市林業局一位副局長,曾匿名群發短信,痛罵林業廳領導,遭到調查。雖然最后他沒有被免職,但卻被免去了一切分管任務。南方周末記者試圖聯系這位官員采訪,但遭到拒絕。
江西盛產苗木,卻舍近求遠從外省大量調進苗木,這也是江西林業系統官員普遍詬病的另一個問題。“行業里的人都知道要盡可能縮短苗木運輸時間,盡量在本地采集!蹦喜械囊幻缒緩臉I者說。以2008年全省大規模種植的楊樹項目為例,當時約3億元苗木全由省林業廳委托公司到外省采購。要求匿名的一位林業系統官員說,苗木經過統一收集、長途運輸,發到各地手里時,已有十余天。
雖然這批樹木即到即種,但成活率依然極低!霸谖覀兛h,有的鄉鎮甚至不到10%。”上述匿名官員稱。由于過于干枯,許多苗木已根本無法種植,直接丟在路邊,成了農民的柴火。而一位此前在九江從事過苗木生意的人士說,那段時間他們都不用進貨,“直接從路邊拉就行”。
“3億多元的苗木錢,就這樣白白打了水漂!币晃慌R近退休的林業老干部搖頭說。
工程里的腐敗案
為了應對檢查而緊急施工,一些地方政府趁機拋棄正常的招投標程序。“這為腐敗提供了大量的機會”。
2014年3月,撫州中院終審判決的原金溪縣副縣長徐俊受賄案可見一斑。
判決書顯示,2010年12月底,江西省領導準備前往金溪巡查。當時金溪的高速公路剛開通,高速連接線尚未綠化。
“當時時間只剩下四五天!惫こ坛邪蕉湃A秀的證言顯示,“栽種的楊梅樹基本都死了,很快就不得不補種。補種價格更高的桂花樹!贝文暧钟惺☆I導檢查,徐俊直接將工程交給杜華秀夫婦,再度對高速出口連接線綠化進行提升。
這為腐敗留下了巨大空間。杜華秀的證言證實,因為時間緊,招標程序、合同簽訂都是到工程完工后才補辦,最后縣政府不得不變通采取邀標方式——徐俊最終受賄6萬元。
這僅是冰山一角。判決書還顯示,當時金溪縣準備啟動約689萬元的綠化工程,商人陳建明為了排除競爭對手,請徐俊設置了特別指向陳建明所在公司的額外要求,最終陳建明獲此項目,獲得500萬元工程款。而徐俊得到5萬元回報。
“一大四小”巨大工程背后的利益,讓腐敗成為公開的秘密。
業已出獄的永修縣原林業局局長凌宗亮受賄案是另一個案例。一位九江市林業系統官員回憶,據當時通報,為了增加項目,凌曾在種植樹木后,以沒有整地為由,將樹拔掉,花了50萬元重新整地,并從中獲得利益。
在南昌青山湖區塘山鎮,鎮長熊孟一次性受賄35萬元,僅僅是因為幫人承接了該鎮一處植樹造林工程。
江西省委曾向中央巡視組自承,“一大四小”工程虛報年度綠化任務完成面積、虛報工程建設資金投入等“弄虛作假”、套取專項資金的問題亦十分普遍。
林木成活率亦可能成為官員尋租的工具。一位江西林業系統的官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按照考核辦法,根據年度林木成活率檢查情況,政府會根據考核給予承包方適當補助!耙恍┕賳T因此利用其負責設計、驗收工作的職權,尋租早已不是秘密!
“不尊重科學的大躍進”
受訪的多名林業官員看來,“一大四小”工程是“不尊重實際、不尊重科學的大躍進”。
以早期規定的樹種楊樹為例。“楊樹喜歡陰冷的天氣,喜歡干燥。它到南方容易生蟲。像我們江西,動不動就下雨,動不動又這么熱,楊樹一遇高溫就容易生蟲,成片成片地死!
楊樹的優點是速生,但它也是最容易被病蟲害侵染的樹種之一。在江西,害蟲天牛的泛濫,早就是林業系統公開的秘密。如在新建縣,該縣林業局的數字顯示,2009年5-8月,全縣楊樹天牛發生面積已超過了栽植面積的三分之一。
這早有前車之鑒。贛州市林業系統的一位干部指出,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贛州市通道綠化基本上以白楊樹為主,由于樹種單一,病蟲害增多,已嚴重影響贛州市通道綠化效果。
“一般綠化選用常綠樹種,四季常綠、樹冠高大、生長穩定、綠化效果較佳。”江西省林業系統的一位老干部說,但楊樹為落葉樹種,在秋天為落葉季節,一到冬天,樹葉落盡,給人一種陰冷感覺!斑@就是個面子工程!
除了樹種,“施工質量要求不嚴,或缺乏現場技術指導,不能嚴格按照圖紙施工”,也成了林業干部們指責的普遍問題。
“一大四小”工程的用地多在主要公路和城鎮街道兩旁、城市建筑空白地,這些用地或土質較差,沙石太多,缺少營養。植樹時本該有針對性措施,例如原來是建筑工地的,應更換土壤!拔覀兘洺Vv施工時苗木要打漿,施用生根粉,填土時要填上層表土,揀凈土中的雜物。”上述老干部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由于“一大四小”工程大多是應付臨時檢查,這些措施并沒有做。他甚至發現,很多地方填的竟是基建垃圾,石灰、水泥、瀝青渣和礫石磚瓦。
應付檢查之后,大多工程就匆匆驗收,合格之后,再無人管理。樹木自生自滅的后果,最后形成了惡性循環——在領導第一次檢查后死掉的樹木,第二次檢查之前拔掉補種。江西某縣林業局的一位副局長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接到通知連夜布置補種這樣的事,他曾親歷多次。
風暴過后,等待糾偏
“‘一大四小’工程搞綠化本來是好事,但現在好事變成了壞事!苯髁謽I系統的一名干部稱,“一大四小搞了幾年以后,我們整個林業實際上是倒退了!
“事實上,省里已經認識到錯誤,只是之前不好公開徹底否認!崩顝娮⒁獾皆笔¢L姚木根2013年底在全省“森林城鄉、綠色通道”會議上的講話,姚悄悄轉變了方向,提出“林業工作的重心要從山下向山上轉移”。
李強說,在會上,這位副省長再沒有提到“一大四小”工程和平原種樹的字眼,而是不斷強調,“林業工作的重心是林區,對象是林農,本質是綠化,重點是山上”。
而此時,原有的“一大四小”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業已悄悄撤銷,部分遺留的工作已被另一個更少政治意味的“森林城鄉綠色通道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所接任。
上山并不意味著形勢好轉,上述林業系統官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由于山上缺乏管理,成材率低,江西省的林業經濟效益正陷入了這幾年最差的時刻。
“我省當前的營造林現狀確實不容樂觀,令人擔憂,再不引起足夠重視,我省良好的生態環境將逐步喪失!毙氯谓魇×謽I廳長閻鋼軍在2013年度全省營造林工作會議上證實了這一點,“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為了佐證,閻鋼軍羅列了一組數據說明:全省活立木人均蓄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全省針葉林、闊葉林比例嚴重失衡,森林生態功能得不到有效發揮,等等!斑h看綠油油,近看水土流”、“遠看青山在,近看無用材!遍愪撥娙绱诵稳荨
“如還守著63.1%的森林覆蓋率唱贊歌,沾沾自喜,總有一天……我們在座的各位都會成為歷史的罪人。”2014年1月27日,閻鋼軍在全省林業局長會議上再次強調。
編后語
人們往往關注打“老虎”還是“蒼蠅”。但除了權錢交易,官員因“亂作為”或“不作為”,同樣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和危害。本期頭版和2版兩個案例所揭示的,恰好是權力不依法正確行使的兩種極端現象。
中央巡視組點名批評的江西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歷時4載、耗資數百億元。在這個案例中我們看到,權力失去約束導致“亂作為”現象——因為有“一號工程”的加持,這場“不尊重實際、不尊重科學的大躍進”得以強力推進。不僅白白浪費納稅人的血汗錢,還為腐敗大行其道留下了巨大空間。
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童名謙因涉嫌玩忽職守罪被提起公訴,“廉潔也救不了他”。在這個案例中我們看到,只掌權、不負責導致“不作為”現象——由于童名謙在擔任衡陽市委書記期間的嚴重不負責任,致使大面積的嚴重賄選發生,令人大制度和國法尊嚴蒙羞。
《人民日報》曾援引一位中央領導的話批評官員不作為現象:“遵守規矩不是無所作為,‘為官不易’不能‘為官不為’!痹谄湮唬\其政,盡其責,不逾越權力邊界,都是為官的最基本要求;不僅關乎作風問題,更是法定義務。應當樹立權責對等的權力觀,建立完善的行政問責制,強化權力的內外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