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酒市場調查:造假一條龍 瀘州品牌“很受傷”
眼下,在白酒市場,一種現象不得不引人關注,那就是年份酒。現在二三十年、動輒五六十年的年份酒充斥市場,那么這些酒到底有沒有那么長的年份?今天我們就要揭開年份酒的神秘面紗。
臨近春節,記者在很多超市、報亭的廣告上都看到年份酒的促銷廣告,這些年份酒有號稱十年的、也有號稱二十年的,而在北京的很多酒類專賣店,記者注意到,很多白酒的外包裝上都標注了酒的年份。有15年、30年的,甚至有些還有60年的。除了實體店,購物網上的年份酒也多得是。
輸入年份酒關鍵詞,立刻就出來了上千條的信息,打著瀘州的白酒最多,這些白酒價格也差距很大,一般的二三十元,一些價格高的要五六千元。
瀘州國賓泉,瀘州神窖,記者看到,這些白酒的名字五花八門,包裝看上去也非常精美。窖齡都標著五年、八年,甚至還有六十年。
號稱窖藏30年 廠家注冊不足一年
年份酒就是指有窖藏時間的酒,一般年份時間越長價格也就越高,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年頭長的酒一瓶價格要幾千甚至上萬,然而,這些號稱20年、30年窖藏陳釀的年份酒,到底是不是真的?記者展開了調查。
在網上,我們看到,有很多企業都在宣傳年份酒的概念,看一下,這家,名叫瀘州老酒酒業有限公司,現在正在進行火爆的全球招商,它銷售的主打產品,是瀘州三十年典藏、三十年窖藏等一批年份酒。
然而,記者仔細查看后發現,這家企業顯得很是神秘,企業并沒有標注詳細的地址,只是簡單標注為四川瀘州市納溪區。而讓記者感到意外的是,酒廠所留的電話顯示的地址,卻是河南鄭州。
這位來自河南鄭州的瀘州老酒全國運營中心經理告訴記者,自己所售的商品,的的確確就是窖藏20年、30年的年份酒。然而這樣的說辭并不能打消記者的疑慮。在這個瀘州老酒的另一個網頁,記者發現,瀘州老酒標注的全國運營中心地址為瀘州市納溪區豐樂鎮68號。
瀘州神窖廠家子虛烏有
火爆招商中的年份酒企業竟然找到不到廠址,他們的年份酒究竟出自哪里,到底是不是真的更是不得而知。那么這種非常可疑的年份酒企業,是否只是個別現象?記者在網上又找到兩款瀘州神窖年份酒,分別是20年和30年的,而且這款酒已經有上千次的成交記錄,那么這家酒廠又會是怎樣的情況呢?
按照這家公司網頁上提供的地址,記者找到了這個地方,然而這里并沒有什么工廠,只有一個公園。當地人告訴記者,在這個公園附近只有一家酒廠,名叫蜀龍酒廠。然而記者詢問時,蜀龍酒廠的負責人明確告訴記者,他們根本就沒有聽說過什么“瀘州神窖”酒廠。
當地人告訴記者,在這個公園附近只有一家酒廠,名叫蜀龍酒廠。然而記者詢問時,蜀龍酒廠的負責人明確告訴記者,他們根本就沒有聽說過什么“瀘州神窖”酒廠。
這家企業究竟在哪里呢?它曾經銷售的年份酒是真是假呢?記者登錄瀘州工商局網站進行了查詢,而查到的信息卻讓人大惑不解。這個號稱固定資產6000多萬元的瀘州神窖酒廠,注冊資本只有5萬元;號稱擁有百年窖池,但工商核準日期卻是2012年10月25日;企業經營場所是:瀘州市江陽區鄰玉漕溪村5組。為了找到這家神秘的酒廠,記者來到了漕溪村五組。
宣稱擁有百年窖池、800多名工人、年產量10萬噸,還是四川省最大的白酒生產基地之一的瀘州神窖,廠址注冊地附近的本地人竟然都沒有聽說過,真實性更加令人懷疑。幾番周折之后,記者又找到了當地的另一家酒廠。對于這樣的同行,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從來就沒有聽說過。
在漕溪村5組的一個茶館里,幾位上了年紀的當地老人也非常茫然地告訴記者,從來就沒有聽說過他們這兒有一家擁有百年窖池的瀘州神窖酒廠。
無論是在瀘州神窖網站上宣稱的龍馬潭公園還是工商登記的漕溪村5組,記者始終沒有找到瀘州神窖酒廠。
蜀龍酒廠的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個瀘州神窖酒所銷售的20年、30年的窖藏年份酒,其實他們所賣的酒根本不靠譜。也因為在當地,存放時間能超過5年的糧食酒數量就已經極少,更別說什么20年30年了。
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他們這個規模并不小的酒廠來說,哪怕只是存放了5年的糧食酒,也已經非常珍貴了。這些酒都是被當作調味酒來勾兌新酒,酒廠哪里還會對外銷售呢?所謂窖藏20年到30年的窖藏酒,真實性很值得懷疑。最后,記者撥通了瀘州神窖的電話。
香精香料勾兌出年份酒
年份酒的生產企業充滿了神秘的氣息。記者連續調查兩家生產年份酒的企業,但是都無果而終,在工商登記的地址以及企業宣稱的地址都找不到酒廠的影子。那么在瀘州究竟有沒有真正的年份酒酒廠呢?幾番周折我們的記者終于找到了一家自稱生產20年甚至30年的年份老酒廠家。
同樣是在互聯網上,一家名叫瀘州國賓酒廠的企業也在對20年窖藏、30年窖藏的年份酒進行全國招商。資料顯示,這家酒廠占地3萬多平米,釀酒窖池300多口,年產曲酒6000多噸,產品在華北、中原、東北等全國二十個省市、自治區銷售。此前記者曾經撥打的瀘州老酒全國運營中心電話時就了解到,河南銷售的瀘州老酒年份酒,一部分就是瀘州國賓酒廠生產的。
在瀘州市工商局登記的網站上,記者看到:瀘州國賓酒廠注冊資本9萬元,為個人獨資企業,核準日期為2011年10月27日,距現在僅僅過了2年時間。一個只有兩年建廠歷史的酒廠,是怎么生產出來20年、30年窖藏的呢?按照注冊信息上的地址,記者來到了瀘縣海潮鎮高寨街村的酒廠。以為記者要購買酒,這里的工作人員帶記者來到酒品陳列室。
據了解,按照固態法釀造的純糧食酒通常是含有多種有機物,在長期存放過程中,酒體會發生緩慢而復雜的化學反應,因此陳年白酒都會呈現一定的淡黃色,但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家酒廠的20年陳釀仍然是清澈透明的,歲月似乎沒有再白酒上留下任何痕跡。
隨后,記者跟隨工作人員又來到一個車間,在這里,一條簡陋的灌裝生產線在工作著。
而在離開瀘州國賓酒廠廠房的時候,廠區里擺著的十幾個藍色大塑料(10940, -60.00, -0.55%)桶引起記者注意。這些桶上都貼著統一的標簽:己酸乙酯。
己酸乙酯,是一種香料。記者查閱發現,原來,白酒香味成分有:醇類、酯類、酸類、醛酮類化合物等。其中,酯類在各種香型白酒中起著重要作用,是形成酒體香氣濃郁的主要因素,包括己酸乙酯、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等。新生產出的白酒經過酒精和水勾兌后,香氣和口感都不是很好,因此要靠包括己酸乙酯等不同香精香料進行調味。
瀘州國賓酒廠生產的20年、30年窖藏白酒,究竟是不是真的是存放了20年、30年的糧食酒呢?記者撥通了這家企業法人代表的電話,對于記者的疑問,這個位負責人的回答很直接。
掛羊頭賣狗肉 新酒瞬間變老酒
在瀘州,記者多方打聽,但始終沒有找到存放20年、30年的真正的年份酒,那么這樣的年份酒究竟是真實存在?
瀘州鄰玉鎮是大批釀酒企業的聚集區,這里的酒廠是否又有存放了幾十年的老酒呢?這家釀酒企業雖然庫房里也擺放了一些酒壇子,但廠長也這樣告訴記者。
這家宣稱有存放了20年、甚至30年的老酒,但酒窖里卻完全找不到,看到記者很是失望,工作人員開始開導記者。
為了挽留記者,這位工作人員帶記者找到了企業負責銷售的經理。
這位經理告訴記者,20年前,中國還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期,白酒市場一片火爆,生產出來的酒都不夠賣的,更不可能去進行大規模窖藏。但為了新酒的生產,各家酒廠也會適當保存一些作為調味酒,數量并不多,因此,20年、30年以上的調味酒,各家酒廠更不可能拿出來賣。
既然真的年份酒不會輕易拿出來賣,那么市場上一些酒廠所宣稱的年份酒的真實性已經不需要多討論了。這位經理告訴記者,那些酒實際上只是口感與年份酒調得比較像而已。
隨后記者又走訪了一些賣酒的經銷商,得到的答案幾乎都是一致的,所謂年份酒不過是一種營銷策略,并非是酒存放了多少年,而是通過香料香精調成了不同的口味,然后貼上不同年份標簽,就變成了陳釀。
這位經銷商曾經做過5年的調酒師,他說市場上根本就沒有真正的年份酒。但是通過加些香料香精,和一些所謂的老酒勾兌成年份酒后,價格可以高出普通白酒好幾倍。
冒牌年份酒 利潤超十倍
原來新酒加入食用酒精和各種香料,配上一點點說不清什么時候的所謂陳釀老酒,就可以打出年份酒的牌子銷往全國,我國目前對于白酒年份酒的標準和監管都存在空白,這讓很多酒企鉆了空子。在記者進一步的調查中還發現,企業紛紛推出年份酒的重要原因就是年份酒驚人的暴利。
這是鄭州一家銷售瀘州窖藏30年年份酒的企業,從他們發給記者的報價上看,每瓶價格只有40元。
在河南,僅這一種假年份酒,10個月的時間里,各級經銷商就能賺到800多萬元的利潤。而另一個河南的經銷商給記者發來的同一種30年窖藏年份酒的報價更低,每瓶只有33.3元,她告訴記者,做假年份酒,已經形成了完整的資本運行鏈條。
其實擁有大量資金只是具備了做年份酒概念的前提,還需要具備的另一個重要條件就是,他們必須要找到合適的酒廠來合作。而這個合作,也是有門道的。
就這樣,買一家不知名的小酒廠的酒,做市場,做貼牌,年份酒就這樣一步一步被炮制了出來。30年的窖藏年份酒,每瓶批發價格便宜到只有33.3元。這其中所裝的酒到底是什么貨色,內行的人是最清楚不過了。
這位酒廠銷售經理告訴記者,在當地,糧食釀造的酒僅成本就達到10元左右1斤。如果再加上酒瓶、包裝、人工、酒廠利潤等成本后,30元一瓶的年份酒很有可能連生產成本都不夠。
這位經理告訴記者,酒精勾兌,冒充年份酒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而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在四川瀘州,一些酒類企業開始擔心,虛假年份酒的存在,正在侵蝕和傷害瀘州白酒的品牌聲譽。
但讓這些企業無奈的是,由于一些非法的酒類企業可以提供勾兌好的散酒、包裝、甚至還包括合法的品牌、以及生產、銷售白酒所需的各種證照等一條龍服務。因此,任何一個外地人在瀘州都可以順利定制到虛假的年份酒,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不想做假年份酒的企業也不得不考慮加入造假的行列。
市場混亂 拒絕酒企玩概念
如果真是窖藏了20年或30年,消費者花大價錢買一瓶倒也不冤枉。但是在片子中我們看到,“年份酒”其實就是酒企玩的概念,而掏出真金白銀的消費者卻都蒙在鼓里,年產十幾萬噸的酒企“人間蒸發”,酒廠還沒成立酒就已經“誕生”,白酒窖藏年份想調成多少年的隨便調,監管的缺失可見一斑。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年份酒市場混亂,標準與監管缺失難辭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