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年度新聞獎揭曉 羅陽獲特別貢獻獎](/Files240/BeyondPic/2014-1/20/97858222.jpg)
資料圖:羅陽
日前,由中國航空報社發起并主辦,多家主流媒體聯合評選的中國航空年度新聞獎(CAN Annual Award)(2013)揭曉榜單,“航空工業英!绷_陽獲得特別貢獻獎,吳希明、李家祥、孫聰、陳峰、余楓、吳景奎、王正華、李曉陽獲得新聞人物獎,中航工業直升機、中航工業西飛、波音公司、華彬集團贏得新聞品牌獎,中航工業、波音公司、海南航空摘得社會公益獎。
中國航空年度新聞獎是一項以媒體視角觀察行業動向,以媒體力量助推行業發展的評選活動,由中國航空報社與民航資源網、人民網軍事頻道、騰訊軍事、環球網、新浪航空、網易航空航天、南海網等主流媒體聯合舉辦,每年年初進行評選,旨在嘉獎中國航空業上一年度做出突出貢獻、實現重大突破、推動行業成長及社會發展的人物和機構。
中國航空年度新聞獎(2013)于2014年初啟動,設置新聞人物獎、新聞品牌獎、社會公益獎、特別貢獻獎四大獎項。本次評選突出公信力和影響力,由十余位資深媒體人組成評委會,綜合考評業界人士及所在機構2013年的媒體報道數量、企業品牌傳播投入、社會影響力、公眾認知度、公益活動實施成效等因素,經過推薦、提名、初評、復評等環節,最終評出了各個獎項的獲獎者,新聞品牌獎、社會公益獎、特別貢獻獎三個獎項的提名獎也同時揭曉。
此次中國航空年度新聞獎(2013)的獲獎者,都是2013年在中國航空業較為突出的人物和機構,他們在本職工作或公司業務表現優異的同時,還大力加強品牌建設,努力創新傳播方式,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廣泛傳播航空文化,取得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品牌價值的全面提升。
據了解,此次獲獎名單揭曉后,中國航空報社將聯合主流媒體合作伙伴對獲獎人物和機構進行傳播推廣,助推中國航空業在2014年進一步提升品牌價值和社會影響力,促進企業成長和社會發展的融合共進。
中國航空年度新聞獎(2013)獲獎名單
(一)新聞人物獎
獎給媒體關注度較高,在中國社會乃至全球產生較大影響,推動航空文化傳播及航空業跨越發展的業內人士。
評選依據:媒體報道數量,正面報道數量,社會影響力,媒體人及公眾認知度等。
獲獎者
吳希明
人物介紹:吳希明,男,1964年9月出生,福建省邵武縣人,直升機總體設計專家,中共黨員。中航工業直升機所總設計師,直10、直19兩型武裝直升機總設計師,中航工業首席技術專家,研究員。
獲獎理由:
吳希明集中體現了航空科技工作者的理想信念、奮斗精神和出眾實力。他曾參與直8、直9武、直11等型號的研制并取得突出成績,先后擔任直10、直19等重點型號的總設計師,在多型裝備研制中發揮了重要的領軍作用,特別是為直10武裝直升機的研制做出了重要貢獻,使我國直升機整體研發能力向前跨越了20年。我國從此擁有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的第三代專用武裝直升機。這為我軍適應新軍事變革、加快陸軍航空兵“全域機動,立體攻防”的戰略轉型奠定了堅實基礎。2013年11月,中航工業授予吳希明“中航工業中青年自主創新領軍人才”榮譽稱號,并重獎150萬元。
李家祥
人物介紹:李家祥,男,漢族,山東省棗莊市人。1949年11月出生,1969年1月參軍,1970年5月入黨,空軍中將軍銜,研究生學歷。1969年畢業于山東煤炭技術學院,1999年至2001年在西北大學攻讀國際經濟法專業,F任交通運輸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兼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黨組書記(正部長級)。
獲獎理由:
2013年,可謂中國民航的改革之年。中國民航在保持快速發展的同時,各項改革也在李家祥擔任局長的民航局領導下全面展開。其中包括,轉變政府職能,減少行政審批,下放機場安全、機場建設、通用飛機引進等部分管理權限。簡化運輸飛機引進、通航飛行任務審批程序,采取登記方式管理的國內航線已占88%。擴大實行市場調節價范圍,取消國內票價下浮幅度限制。著力推進空管體制改革,有效釋放空域資源。成立通用航空工作領導小組,聯合出臺《通用航空飛行任務審批與管理規定》等。下一步,民航局還將成立全面深化民航改革領導小組,致力于將中央關于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在民航落地。
孫聰
人物介紹:
孫聰,1961年2月出生,遼寧省沈陽市人。1983年7月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1999年12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機設計專業碩士畢業。中共黨員。研究員。中航工業副總工程師、我國首型艦載機殲15總設計師。
獲獎理由:
孫聰是我國新一代戰斗機的領軍人物之一,他帶領團隊自主創新,完成了艦載機的研制和基建、試飛系列試驗,推動了我國海軍航空武器的升級,實現了國產戰斗機由陸基走向;臍v史性跨越,為我國藍水海軍的建設再立新功。2013年2月,孫聰獲得“中航工業中青年自主創新領軍人才”稱號。2013年底,他當選“CCTV2013年度科技創新人物”。
陳峰
人物介紹:
陳峰,高級經濟師,海航集團董事局董事長。
獲獎理由:
2013年,是海航成立的20周年,也是陳峰新一輪開疆拓土的起點。作為海航的掌舵者,陳峰帶領海航加快了對外擴張和內部整合的步伐。對外,海航斥資2.34億歐元正式完成對西班牙NH酒店集團20%股權的收購,成為該集團的第二大股東;通過持股48%的藍鷹航空曲線獲得了北京到巴黎的航權。對內,海航牽頭組建廣西航空,對天津航空、西部航空的股權進行了調整,通過香港快運航空和西部航空加速探索低成本航空。盡管因為“海娜號”事件而蒙上陰影,但大手筆的慈善捐贈也讓海航的公益色彩愈發明亮。
余楓
人物介紹:
余楓、男、1961年出生、江西人、中共黨員、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勞動模范、中航工業直升機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中航工業昌飛(集團)董事長、總經理。
獲獎理由:
余楓是中國直升機產業跨越式發展的引領者和推動者之一。他領軍的中航工業昌飛是我國直升機科研生產基地和航空工業骨干企業,具備研制和批量生產多品種、多系列、多型號直升機和航空零部件生產的能力。近年,余楓抓住我國直升機產業發展的戰略機遇,組織實施產業轉型升級,帶領中航工業昌飛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公司生產能力由單架份發展到百架批產,產業規模由年產幾個億邁向百億,產品型號由單一向“家族式”系列化發展。該公司在信息化、管理創新、市場開拓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業績。
吳景奎
人物介紹:
吳景奎,賽斯納飛機公司北亞地區銷售及市場發展副總裁,亞洲公務航空協會主席。
獲獎理由:
吳景奎是中國通航領域的一位明星人物,集多重身份于一身,不同的身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盡管有時難以避免互相沖突。他之所以受到媒體的高度關注,一方面得益于推動賽斯納在中國市場的全面拓展,另一方面則源于他作為亞洲公務航空協會主席,為公務航空在中國理性健康發展所做的建言獻策。他鼓勵用戶選擇合適的機型而不是一味追求豪華,建議中國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服務水平,進一步開放低空領域,培訓飛行員、技師等專業人才。
王正華
人物介紹:
王正華,春秋航空董事長。
獲獎理由:
王正華被稱為“中國低成本航空第一人”,他領軍的春秋航空作為中國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在中國民航業開創了多個第一,擁有獨特的企業文化和經營風格。2013年,春秋航空依舊務實進取,單機利潤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市場拓展取得多項成果。該公司與鐵路部門合作,在多個城市開通了“空鐵快線”;在日本組建合資公司進軍日本國內市場;10月份開通上海直飛高雄的兩岸直航。春秋航空的新媒體營銷也在2013年開展得有聲有色。
李曉陽
人物介紹:
李曉陽,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機設計與應用力學專業94屆工學博士,現任香港翌洋航空企業集團和珠海新概念航空航天器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設計師。
獲獎理由:
李曉陽是航空科技領域的執著探索者之一,長期在民營機構中從事前沿物理、仿生科技和創新飛行方法基礎科學的探索研究,在技術實驗與發明創造、航空航天科普科教、工業制造和營運管理等方面,有著諸多建樹。2013年中,他設計制造的新概念“臨近空間拓荒者”近太空微型實驗室,成功往返了近4萬米高空開展科學實驗,創造了低成本探測近太空和在臨近空間自然環境中進行工程材料、儀器設備實驗的新方法,為臨近空間科技與經濟活動的發展開辟了新渠道。
(二)新聞品牌獎
獎給在品牌價值創造、航空文化傳播方面做出表率,企業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提升的地區、企業和機構。
評選依據:品牌影響力,社會知名度,企業傳播綜合投入、經營指標等。
獲獎單位
中航工業直升機
獲獎理由:
隨著中國低空空域改革步伐的加快,中國直升機產業正扶搖“直”上,處于加快成長階段。作為領軍企業的中航工業直升機,在產品研制、市場拓展、品牌建設等方面,繼續領跑全行業。在2013年的第二屆直升機博覽會中,中航工業直升機研制的直10、直19兩型專用武裝直升機名聲大振,以其優良的性能,引起社會強烈關注;包括首度發布的3噸級AC3X2在內的全譜系產品的亮相,充分展示了國產直升機的能力和水平。
近年來,中航工業的直升機已被裝備到武警、森警、海警、公安、林業等用戶,民用市場開拓也取得突破。中航工業直升機為引領直升機技術進步,推動直升機產業發展,打造國際一流直升機企業而不斷闊步前進。
中航工業西飛
獲獎理由:
中國的大型運輸機,從中航工業西飛起飛。2013年1月26日下午,運20首次試飛取得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和歐盟之后第4個能夠研制大型運輸機的國家。運20是中航工業西飛研制的一種大型、多用途運輸機,可在復雜氣象條件下執行各種物資和人員的長距離航空運輸任務。運20大型運輸機的首飛成功,對于推進我國經濟和國防現代化建設、應對搶險救災、人道主義援助等緊急情況,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謳歌大運研制歷程中涌現出的感人事跡,記錄這一艱辛而不平凡的歷程,中航工業西飛排演的話劇《追夢》從2013年10月起開啟了行業巡演,在業內引起強烈反響,《追夢》成為在全社會弘揚航空精神、傳播航空文化的獨特火種。
波音公司
獲獎理由:
2013年波音的品牌傳播在延續其穩健風格的同時,由于在華40周年系列慶;顒拥拈_展而亮點頻現。盡管787項目在2013年雖遇到困難,但波音公司積極采取危機公關,全力配合相關部門,協助客戶解決問題,在短期內順利讓787重返藍天并在2013年向全球16家客戶交付65架夢想飛機。
2013年波音的飛機交付量創下歷史新高。更引人注目的是,該公司啟動了兩個新的飛機項目。777X項目啟動即獲得價值950億美元的259架確認訂單和承諾訂單,創航空史上最大訂單。787-10的項目的啟動則讓夢想家族成員擴大至三名。
華彬集團
獲獎理由:
華彬集團是中國通航領域的一匹黑馬,通過獨特的發展模式,迅速把品牌延伸到航空領域。華彬集團的航空板塊一起步就做好了“全方位”的規劃,華彬天星、密云機場、華彬亞盛三者的全線布局,奠定了華彬集團在通航領域的不俗基礎。
華彬集團的航空產業鏈仍在大手筆快速擴張。作為貝爾直升機的中國區授權代理商,華彬集團還將從貝爾公司采購500架直升機,并與他們共同在中國建設貝爾直升機組裝廠、貝爾飛機維修定檢中心、通航航材庫、航空培訓學院等。華彬集團運籌通航市場的這盤棋,正越下越大。
提名獎獲獎單位
克拉瑪依市與百年靈飛行表演隊
獲獎理由:
以航空旅游節促進城市品牌提升,加速城市轉型升級,石油之城克拉瑪依2013年邁出了關鍵一步!2013中國新疆·克拉瑪依航空旅游節”于2013年8月16日-18日舉行,百年靈飛行表演隊、八一跳傘隊聯袂助陣,其中百年靈是其亞洲巡回表演在中國唯一的一站。能夠推動并促成百年靈獨一無二的中國秀,克拉瑪依乃至新疆為自己加分不少?死斠篮娇章糜喂澇蔀樾陆l展通用航空產業的“探路石”,百年靈則讓這塊“探路石”五彩斑斕。
賽斯納飛機公司
獲獎理由:
2013年通用航空領域風頭最勁的制造商,無疑是賽斯納。該公司在中國的兩家合資公司均取得重大進展。首架由石家莊中航賽斯納飛機公司組裝的凱旋208B飛機于2013年底順利下線。負責組裝獎狀XLS+公務機的珠海中航賽斯納飛機公司已基本完成籌備工作,運營在即。
除此之外,賽斯納在2013年底宣布收購比奇公司,進一步提升了賽斯納在小型渦槳公務機領域的競爭力。
廈門航空
獲獎理由:
廈門航空以連續盈利和優質服務聞名于民航業,這讓其公司品牌閃耀著獨特的光芒。截至2013年,廈門航空有限公司已連續26年實現盈利。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的28個月間,廈航以行業4.3%的運力,贏得了行業15%的利潤份額,累計實現利潤近50億元,創造了驕人的經營業績。
長期以來,廈航形成了包含“真誠服務、微笑服務、一體化服務”等內容的“十大服務”體系,獨具特色的廈航式服務成為國內民航業的一面旗幟。民航資源網發布的2013年四個季度民航旅客服務評測報告顯示,廈航在空乘服務、廣播水平、機上餐食、客艙設施等多個服務項目旅客滿意度評價得分穩居首位。
首都機場
獲獎理由:
倡行中國服務,打造國際樞紐,首都機場正用事實和數據,將這兩個目標一步步實現。截至去年底,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超過8365萬人次,同比增長2.2%,連續三年穩居世界第二。
2013年,首都機場航線網絡進一步健全,目前首都機場共有92家航空公司入駐首都機場運行,聯通了全世界51個國家和地區。同時,自2013年1月1日實行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以來,北京邊檢總站在首都機場共辦理72小時過境免簽手續旅客約為14000人次。
首都機場2013年連續第四年榮獲Skytrax“中國最佳機場獎”。
(三)社會公益獎
獎給以實際行動踐行企業公民職責,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助推夢想實現的企事業單位。
評選依據:公益活動的策劃、實施和傳播情況,公益活動累計的數量、投入、持續性、影響力等。
獲獎單位
中航工業
獲獎理由:
央企是共和國的脊梁。2013年4月20日雅安蘆山發生地震,中航工業董事長林左鳴親臨地震現場指揮所屬單位抗震救災。中航工業200多家成員單位的50萬員工紛紛向地震災區捐款,共計捐助善款4000萬元,為央企本次捐款最多的單位,其中員工個人捐款約3900萬元;同時準備了10多架飛機準備隨時奔赴抗震救災的第一線。
集團公司重組整合5年多來,每當地震、冰災等自然災害襲來和人民遇到急危困難時,中航工業都會利用自身優勢,勇敢地承擔起保障民生安全的社會責任。中航工業生產的各種裝備在抗震救災、抗擊冰災、奧運安保、亞丁灣護航等非傳統安全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航工業設立的“藍天驕子”愛心基金,對在飛機試飛和使用過程中英勇犧牲的解放軍英烈家屬予以撫恤,體現了航空人對飛行人員的尊敬與關愛,目前已對8名飛行員的23位家庭成員進行了捐助,捐助總額達44.4萬元。
一個勇擔責任的企業是更有發展潛力的企業。中航工業始終把社會責任作為促進自身健康發展的動力強勁的發動機,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中,肩負責任,闊步前行。
波音公司
獲獎理由:
公益活動重在創新,更貴在堅持。2013年是“放飛夢想—波音航空科普教育系列活動”的第五年,截至目前累計有817所(次)學校的57,000多名學生參加了“放飛夢想”活動,近千名科技教師接受了培訓,在校累計授課達到20,855課時。活動共組織26次公開課,36次教師培訓,累計配發教材和模型套材各62,000套;30所學校已將活動教材列為校本教材,59所計劃成為校本教材。
目前,“放飛夢想”活動全面覆蓋北京地區17個區縣的170所小學,并拓展到陜西、西藏、四川等地區。該活動已成為波音在中國最重要的企業公民活動,對激發學生創造力、培養大家對航空科普知識的興趣起到了積極作用。
海南航空
獲獎理由:
點多面廣,形式多樣,海南航空的公益活動獨具特色。海航“光明行”是最能代表海航公益特色的慈善活動,通過與相關組織、醫院共同合作,海航提供飛機、人力等資源,幫助國內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非洲貧困落后地區的白內障患者進行復明治療,幫助他們重見光明。截至目前,“海航光明行”已先后在國內的青海、西藏、四川、內蒙古、海南、新疆、甘肅、宜昌等地為約3300名各族貧困白內障患者進行了復明治療。
其實這只是海航集團眾多公益活動的一部分,從捐資助學到辦校治學,從“至善井”到“光明行”,從設立“寶島獎學金”到捐贈30億元股權,從抗震救災到北非撤僑,自創業以來,海航在公益慈善事業上進行了大量投入,初步形成了支持教育、幫孤助殘、扶貧賑災、環境與文物保護、精神文明建設等五大類慈善體系。
提名獎獲獎單位
霍尼韋爾
獲獎理由:
霍尼韋爾的公益項目對教育情有獨鐘,因為教育關系著國家的未來。2013年,霍尼韋爾的“家園計劃”走進綿陽與江油,將各類圖書5000余冊、電腦25臺,作為重要的教育資源,捐獻給了綿陽市實驗中學和江油市大康學校。
在過去兩年里,霍尼韋爾為拉薩及北京民工子弟學校捐贈了電腦及大量圖書。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后,霍尼韋爾立即為災區學校和醫療設施的重建捐助130余萬美元。位于安縣的霍尼韋爾聯合小學及中江縣的霍尼韋爾保和小學為附近10余個村莊的近千名適齡學童創造了安全舒適的學習環境。另外,霍尼韋爾還啟動了一系列志愿者活動,包括遠程線上視頻教育項目及卓越師生游學計劃等。
中航國際
獲獎理由:
中航國際將公益項目的重心放在了不為人熟知卻又切實需要的地方。2013年中航國際“藍粉筆”鄉村教師培訓公益行動從深圳再次出發。來自北京和深圳的43名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優秀教師、中小學校長和教育專家分赴貴州、江西等省的4個山區縣,對當地鄉村老師進行培訓。
“藍粉筆”鄉村教師培訓項目是中航國際發起并贊助的一項公益活動。三年來,累計在全國范圍內招募了40余名志愿者,他們將先進的教育理念帶到貧困地區,為江西瑞金市、石城縣400多所學校近3000名鄉村教師進行了義務培訓,更新了他們的教育理念、開闊了他們的眼界,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起到了積極作用。
中航國際的公益項目還不僅局限在國內,由中航國際承建的贊比亞移動醫院已建成9所,提供門診服務超過10萬人次、手術超過6000次,受到贊比亞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四)特別貢獻獎
獎給過去一年在推動行業發展、航空品牌塑造、航空文化傳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做出特殊貢獻的人物和機構。
評選依據:人物和事件的榜樣價值,社會影響力,精神感召力等。
獲獎者
羅陽
人物介紹:
羅陽,漢族,1961年6月29日生,遼寧沈陽人。中航航空裝備有限責任公司特級專務、副總經理,中航工業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殲-15研制現場行政總指揮。2012年11月25日12時48分,在大連執行任務時,突發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經搶救無效,在工作崗位上殉職,終年51歲。
獲獎理由:
羅陽同志是中國航空工業的一面旗幟,是中航工業的驕傲。他參加工作30年來,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忠誠黨的事業,熱愛祖國的航空事業,為企業發展和中國航空武器裝備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為了盡快研制成功殲-15艦載機,羅陽同志始終以敬業誠信、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拼搏奮斗精神,全身心投入飛機研制,最后倒在了工作崗位上,用生命踐行了“隨時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入黨誓言。
2012年,國務院追授羅陽同志“航空工業英模”;中組部追授他“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中華全國總工會追授他“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國務院國資委黨委追授他為“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授予他“航空報國英模”;2013年,中央文明委授予他“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國資委文明委授予他“中央企業道德模范標兵”、“中央企業道德模范”。羅陽同志還被評為“感動中國2013年度人物”。
提名獎獲得者
李魁元
人物介紹:
李魁元,陸航“風雷”直升機飛行表演隊隊長。“風雷”飛行表演隊是世界上唯一一支由陸軍航空兵組織的飛行表演隊,也是目前國內唯一一支直升機飛行表演隊。
獲獎理由:
李魁元有7000小時的安全飛行記錄,是我國能夠完成武裝直升機“筋斗”動作第一人,用精彩的飛行動作詮釋陸航飛行員高超的飛行技巧和國產武裝直升機的出色性能。
李魁元先后駕駛過初教6、直5、直9,現在駕駛直10武裝直升機,并在探索直10全部的飛行潛能。2013年9月的第二屆直博會上,他駕駛國產直10“霹靂火”,出色完成了空中翻“筋斗”的高難度飛行動作,贏得了陣陣掌聲,充分展示了國產武裝直升機的優異性能。在世界范圍內,這個動作通常只有改裝過的輕型表演機才能完成,很少有武裝直升機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