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4日電 香港《大公報》24日刊載《新輪改革思路已成型》一文指出,十八屆三中全會將為中國改革做出全盤頂層設計,作為一次黨的會議,身為總書記的習近平的改革開放觀將深刻影響全會的政策走向。他堅定不移推進改革、放眼全球擴大開放、全力支持自主創新的改革開放思路,已悄然成型。
文章摘編如下:
十八屆三中全會將為中國改革做出全盤頂層設計,作為一次黨的會議,身為總書記的習近平的改革開放觀將深刻影響全會的政策走向。實際上,習近平成為中共最高領導人之后,從去年底重走南巡路到今年7月在武漢提出改革要研究六大問題,從“絲綢之路經濟帶”到“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從考察遼寧強調“技術像糧食一樣”、“要端自己的飯碗”到在中關村全面部署創新驅動戰略,習近平堅定不移推進改革、放眼全球擴大開放、全力支持自主創新的改革開放思路,已悄然成型。
在2007年進入中央領導層之前,習近平先后主政過福建、浙江、上海等東南沿海發達省市。若從1985年擔任廈門市副市長算起,到2007年擔任上海市委書記,他在這片中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工作長達22年之久。
在22年里,習近平見證和參與了廈門經濟特區起步騰飛、福建承接臺資擴大開放、浙江民營資本風光無限以及上海改革開放的再出發。在這段時間里,他充分接受了市場經濟的洗禮熏陶,具備了對外開放帶來的國際視野。在福建,他提出要抓住臺灣新一輪產業外移和兩岸先后加入WTO的“兩個機遇”;在浙江,他提出“民營經濟是浙江經濟的發動機”。這些具有前瞻眼光的政策定位,充分展示他駕馭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復雜局面的領導才能。
即將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是習李一次承前啟后、至關重要的會議。新一屆國務院上任以來,在行政體制改革、鐵路改革、金融改革、財稅體制改革方面新政不斷,大大提升了外界的改革預期。而在這背后,黨對改革開放的領導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年7月,習近平在武漢召開改革開放座談會,提出要重視六大方面問題的研究。其中最后一點就是要“進一步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改革開放任務越繁重,越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在中國現行的政治體制下,黨負責全局宏觀政策的制定,黨管干部,新一輪改革開放涉及方方面面復雜利益的重新調整,必須通過加強黨的領導,來推動思想解放和干部考核模式的調整,來深刻影響干部的行為方式,才能保證改革開放新政的貫徹執行。以十八屆三中全會這樣一次黨的會議來擘劃改革路線圖,也蘊涵了這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