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時事新聞>>國內>>正文
八進磚壁村——包村住村紀實
(2013-8-6 14:18:52)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打印本頁

  原標題:八進磚壁村——包村住村紀實
2011年4月12日,袁純清在下鄉住村聯系點武鄉縣蟠龍鎮磚壁村和村民一起種植核桃。

  2011年4月12日,袁純清在下鄉住村聯系點武鄉縣蟠龍鎮磚壁村和村民一起種植核桃。

袁純清手記
袁純清手記

  調查人:袁純清 (中共山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盡管我每次勞動的時間都不長,流的汗沒有農民多,但它帶給我的更多是對過去勞動的回憶,是對慢慢忘卻的勞動的一次重拾,是與農民的一次零距離接觸,是和村干部面對面交流,所以,我認為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參加勞動的機會較少,更應該珍視勞動,每年都抓抓鐵鍬,揮揮鋤頭,接接地氣,沾沾泥土,不見得干多少活,要害是不忘一粥一飯之不易、一絲一縷之艱辛,是感悟勞動人民之偉大、體驗勞動創造財富之快樂。

  今年6月18日,我第8次來到武鄉縣蟠龍鎮磚壁村住村。每次來都有不同的感受,這一次來尤為深切。我和幾個村干部一起,再一次從村前到村后,從山下到山上,查看各項工作的進展情況,看看近期的一些新變化:新建的商貿街街面整潔、鋪面敞亮,一半店鋪開張營業;40多座整修過的老村農家小院已經開始接待游客;遠山坡上500畝核桃樹多數長到1米以上,采摘園的果樹開始掛果;經過近一年的建設,幾十個蔬菜大棚的黃瓜、西葫蘆、西紅柿已經開始上市;移民新居半數以上竣工在即;八路軍文化廣場平整開闊,朱德、彭德懷兩位老帥的雕像顯得分外高大,灰色刷新的土墻上“村村都有八路軍,戶戶都有子弟兵”的標語格外醒目……沿路見到不少村民,他們主動向我揚手打招呼,滿臉洋溢著幸福的笑意,我也感到一種少有的欣喜和快樂。

  從2011年5月30日我第一次到磚壁住村,就與這個偏遠的山村結下不解之緣,兩年多時間里先后來過8次,少則一日,多則兩三天,加起來有13個白天、5個夜晚,走訪過17戶農家,參加了3次勞動,召開了12個座談會,親歷了這里近兩年多來所發生的新變化。

  最近,《光明日報》約我寫一篇在磚壁住村的調查報告,我翻了翻住村手記,回憶起這一段時間的所思所為所感,我只采擷一些片斷,把一些自己感受要緊的,如實寫了下來,讓讀者能真實地感知我的心路歷程、情感軌跡、行為緣由。

  對老區人要致敬更要致富

  磚壁村離武鄉縣城40多公里,離太原則150公里,地處太行山腹地,山大溝深。全村現有128戶、430口人,盡管有1.2萬畝土地,但耕地不到1000畝,且多在狹窄的臺塬山坡上,干旱少雨,莊稼全是望天收,以種玉米、谷子、小麥為主,好年景玉米畝產也難超800斤。全村種了百十來畝蘋果,已是老樹殘枝,加之管理粗放(據說主人外出打工了),談不上有可觀的收益。近幾年發展紅色旅游,村里陸續辦起20多戶農家樂,有幾戶年收入達到兩三萬元,但多數還處在起步階段,年收入只幾千元。全村120多個勞動力,60余人斷斷續續在外打工,多是做粗活,收入有限,問起家里的父母、妻室,都講外面花銷大,能養活自己就不容易了,拿回家的錢一年難有上萬元的。我第一次到村子看到和了解到這些情況,給我的感覺是2010年全村人均純收入2600元是比較真實的,實在是一個窮山村。

  令我肅然起敬的是,磚壁村是一個有著輝煌革命歷史的紅色山村。磚壁村背靠大山,被三條大溝所阻斷,抗戰時作為八路軍總部,朱德、彭德懷等領導人曾在此生活戰斗14個月之久,指揮了舉世聞名的百團大戰。許多革命舊址,整體上保存完好,實為珍貴革命遺存,由此獲得“沒有圍墻的八路軍抗戰歷史博物館”的贊譽。我初進磚壁的當天下午,就參觀了八路軍總部舊址,走進當年朱德、彭德懷、鄧小平、劉伯承、左權的住地,緬懷老一輩革命家,院中彭老總親手栽下的一株榆樹已高大參天。左權和劉芝蘭的女兒左太北就出生在曾作為指揮部的一座娘娘廟里,在這里留下了他們一家唯一一幀全家福。我輕輕撫摸著粗大的樹干,睹物思人,感慨萬端。回到住戶家即寫下這樣的感慨:

  榆老高百丈,數載歷滄桑。

  枝勁橫空出,干粗拔地壯。

  民稱將軍樹,情深意更長。

  睹物思彭總,自豪同為湘。

  我表達的不僅是對彭總的敬仰,也是向曾為中國革命作出巨大貢獻和犧牲的老區人民致以崇高敬意。當看到村民們到如今生活水平仍然較低時,我感到,我們對老區人民要致敬,更要幫助他們盡快致富。

  在普遍實地考察的基礎上,我分別召開了黨員代表、村民代表、包村干部等5個座談會。5月30日晚,我與村支書、村主任、老會計、房東,加上住村干部、村官、鎮書記、片長10多人,在小院里環圍而坐,摳住“如何實現收入翻番、過上更好的日子”這個題目,大家情緒激昂,暢所欲言,出謀劃策,雖然頭頂星星,身披寒意,但信心百倍,從晚上7點多開始,至10點才結束,盡管余興未盡,但總算有了一點眉目。經過與大家多次座談討論,共同商定的發展思路是:圍繞“太行抗戰總部、深山古村磚壁”這一主題,挖掘和展示八路軍抗戰文化,增強吸引力,讓紅色旅游成為帶動全村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圍繞這一核心優勢,重點發展農家樂,并同時打造設施蔬菜園、水果采摘園、優質核桃園、旱作雜糧園四個板塊,大幅提高農業比較效益。努力目標是,力爭到“十二五”末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萬元。參加討論的肖紅河老人,已是82歲高齡,是當年的兒童團長,他感慨地送我兩首詩。其中一首是:

  喜逢建黨九十春,省委書記來我村。

  訪貧問寒尊老齡,走家串戶察民情。

  觀賞抗日游擊園,參觀八路大展廳。

  當年我黨根據地,紅色文化昭后人。

  召開村民座談會,指導發展促轉型。

  親操農具栽紅薯,繼承八路好傳統。

  走訪磚壁農家樂,又去慰問老民兵。

  舉村老幼齊歡呼,袁書記是貼心人。

  為了表達我的思緒和感動,也寫了一首回贈:

  溝壑如削百尺深,遠山土梁雜草陳。

  風起黃塵飛來急,幾許村舍少雞鳴。

  彈洞依稀壁上掛,紀念館前緬懷情。

  農家陋室英雄在,噓寒問暖懷崇敬。

  訪東問西話富裕,群策群力脫貧窮。

  目標萬元定大計,同心戮力日月新。

  一封給全省干部的公開信

  從磚壁村回省上后,我的腦子里總放不下磚壁,總是在想,為什么還會這么貧困?怎么盡快富裕起來?由此聯想到在山西這塊黃土地上居住著1800萬農民,像磚壁這樣的村子占到全省行政村的1/5以上。我在想,磚壁村雖然也有干部,也有大學生村官,還有一個鄉干部在蹲點,為什么就脫不了貧呢?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他們調動資源包括信息資源的能力很有限,而能調動資源的是一些帶“長”的干部,扶貧開發必須發揮好這些干部的作用。6月3日,在太原往北京的火車上,情難自已,我把在磚壁的調查與思考,寫成《給全省領導干部的一封信》。

  我在信中寫道:“實現農民收入翻番是‘十二五’縣鄉工作的重中之重。說到底,再造一個新山西最關鍵的是農民收入翻番,農民收入不翻番,談不上整個經濟翻番,更不可能實現轉型跨越發展。”

  “山西是欠發達省份,但更大的差距在農村。我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目前只占到全國的80.02%,還有相當數量的村人均純收入在3000元以下。按全省28055個行政村統計,農民人均純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村有6063個,占21.6%;3500元以下的村10768個,占38.4%,增收任務何其繁重!”

  “做不好‘三農’的文章,農民增收的問題解決不好,即使工業化、城鎮化上去了,最終也難以做到強省、強市、強縣和富民的統一,難以做到城鄉統籌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我們應全面扎實搞好下鄉住村活動,并且把住村變為包村,作為領導干部的一項經常性的聯系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更加鮮明地突出幫助農民收入翻番這個農村工作主題。我找省委組織部了解了一下,全省鄉鎮書記1190余人,鄉鎮長1060余人,縣級黨政班子成員1700余人,市級黨政班子近200人,市縣正縣級領導干部1800余人,加上省級黨政班子成員、省直廳局長,總共6000余人。如果每個人包一個農民人均純收入2500元以下的村子,實地指導幫助那里的農民開辟新的生產門路,扎扎實實干上幾年,實現收入翻番,這也稱得上一項造福于民的大事業、大功德。感于斯,念于斯,以信的形式寫給大家,以期形成共識,進而成為我們共同的行動、共同的作為。”

  這封信于2011年6月8日在《山西日報》發表后,得到全省干部群眾的積極響應。省市縣鄉四級主要領導干部6010多人住村包村增收,在此帶動下,近兩年多來全省12萬多名干部下鄉住村2萬余個,下鄉住村40萬余天,組織開展各種活動7萬多次,制定發展規劃2.3萬個,新上項目2萬個,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問題6.7萬個,投入幫扶資金31.6億元。2012年與2010年相比,包扶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46.9%。今年2到4月,我們又在全省領導干部中組織開展“訪民生、知民情、解民事”集中走訪活動,省、市、縣三級的四套班子領導干部分別走訪覆蓋了所有縣(市、區)、所有鄉(鎮、街道)、所有村(社區),深入了解群眾所企所盼,幫助群眾排憂解難。今年6月18日,我到磚壁時,要求全省領導干部“把下鄉住村作為聯系群眾的一項基本制度堅持下去”,特別是要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完善機制,注重實效。在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們首先解決“訪、知、解”發現的問題,讓人民群眾得實惠,讓領導干部受教育。

  讓老鄉把合影掛在墻上作廣告

  農家樂是磚壁一些農戶主要的致富門路,所以我第一次到磚壁就走訪了5戶農家樂的主人。每到一家,我都要看看廚房干不干凈,客房整不整潔,廁所有沒有手紙,我都要告訴主人飯菜一定要有特色,要注意衛生,價格要適當合理,不要宰客人,要爭取回頭客,要留下好名聲,等等,意在讓他們能經營好,能賺上錢。村民武余秀家給我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他們家是上世紀90年代從鄰村搬來的,沒有承包地,主要靠農家樂營生,僅此一年能收入二萬多元。這一家女主人很能干,是個刺繡能手,自己成立了一個刺繡合作社。她發明了空心枕頭,還做布底鞋,我看她繡的毛主席像,形態逼真,頗富神韻,實屬難得。我建議她建設手工藝品生產廠房、買幾臺繡花機,把規模進一步做大。

  看到這些樸實勤勞的農民,看到他們想富起來的熱望,我實實在在被感動著、激勵著,我除了多到一些農家走走,握握他們的手,鼓鼓他們的勁頭,指點指點他們,我還能做點什么呢?我要盡量為他們多做一點。正是基于這樣的思想和情感,每當農家樂的主人說,袁書記是省上的大書記,難得到村里來一回,同我照一張相吧,我都會說,好。我還會叮囑照相的記者,照片一定要送給他們,做大一點,讓他們掛在餐廳的墻上,給他們作廣告。這樣不少農家樂戶掛上了我與他們的合影照。

  我引以自豪的是,與我的合影照,真起到了一點“名人”效用。在最近一次到磚壁時,村干部告訴我,我到過的幾家農家樂,去年收入都很高,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講,發了大財。武余秀家年收入15萬元,李元珍家6萬元,張國斌家6萬元,王英杰家5萬元。我的房東李克斌更高興地告訴我,自從我在他家住過后,生意越來越紅火,2012年收入了7萬元,夫妻倆見到我時掛著一臉的幸福笑容。我還得知村口上一位婦女的涼粉攤每天銷售20到30碗,年收入上萬元。在商品一條街的店鋪里,搞根雕工藝的成晉國年收入一兩萬元,搞布藝獲得國家專利的武韶宏年收入兩三萬元,搞刺繡、產品遠銷歐美的張麗年收入十萬元以上……村支書吳少偉信心滿滿地說,兩年多來,村民收入大幅增加,2012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515元,比2010年的2600元增了150%。按照規劃好好干下去,再等兩年人均收入超1萬元沒問題。

  三次勞動的感悟

  我堅持每年到磚壁住村要與村干部一起參加一次勞動。

  第一次到磚壁正趕上是栽紅薯的時節,商議好搞一次栽紅薯的勞動。住村的第二天,是一個大晴天,早飯后,我們到村口武衛國的地里栽紅薯秧,一畝多地,垅已打好,勞動的任務是挖坑、澆水、栽苗。我的家鄉是湖南的丘陵區,在家鄉務農時,少不了種紅薯,所以這個活計我熟悉,我先選了挖苗坑的活,而且同時打兩垅。近100米的長垅,一口氣干下來,花了不到半小時,因干得猛,加上長期不下地干農活,背上已沁出了汗,兩個太陽穴處感到有汗珠往下滲了。之后是栽苗,憑我的經驗,先得把小苗根須放在土坑底部,沾上濕濕的泥,用土壓緊,頂部則不能壓得力氣太大,否則苗的上端通不了氣,會憋死的。我們七八個人干勁都蠻大,挑水的、澆水的、打坑的、栽苗的,自然形成一個作業鏈,誰都很少停歇,從上午8點干到近10點就干完了。這是我近年來一次真正的田間勞動,又體會了一點勞動的滋味。我第三次到磚壁時,紅薯已經收過了。我問老房東李克斌,我們栽的紅薯收成怎么樣?老李沒等我問完,就從家里搬出一筐子紅薯,說這就是你們的勞動果實,武衛國一定讓我帶給你嘗一嘗,老武還說,袁書記栽苗的那垅,紅薯長得特別大一些。我當時想這和我以往種紅薯的經驗有關,不僅有一種勞動收獲的喜悅,還有一種受到農民夸獎的快意。

  第二次勞動是我第五次到磚壁,2011年4月12日一進村,看見村口南坪鄉親們正在種植核桃,于是,我徑直走進地里,接過鐵鍬與大家一起干起來,鏟土、踩土、扶苗、澆水,一絲不茍地做著一道道工序。經過1個多小時的勞作,4畝地、100多棵核桃苗就栽上了。我向鄉親們說,農民增收必須調整種植結構,發揮當地的資源優勢,包括氣候優勢,山西東南部地區適宜種核桃,而且種核桃可以把大部山地利用起來,收入也高。我的一些想法,在同群眾的勞動中交流,村民們認為在理,不久就建立起了村民核桃合作社,全村種500畝核桃樹的任務兩年就完成了,達到了人均一畝,等五年進入盛果期時,人均就可以增收4000元,這也是值得為農民高興的一件實事。

  今年6月18日下午,我在李祥生的玉米地鋤草松土,和村干部一人兩垅,弓身下鋤。我們一邊干活一邊聊天。村主任李躍躍給我講,6月中旬鋤地,一可以鋤去雜草,保護禾苗;二可以疏松土壤,把地表肥料翻進土里;三可以阻斷水分蒸發的通道,保墑抗旱。我一邊揮鋤,一邊聽講,感到鄉親們對農活里的道理掌握得很精細,作為一個南方人,我又學到了一點北方農活的知識。當天下午,太陽直直地照著我們,盡管還不是大熱天,但也熱氣炙人,干了一會后,鄉親們見我累了,多次勸我停下來,但我堅持要鋤到地頭,不能半途停下來。鋤了一個多小時后,到了地頭,我累得滿身是汗,浸透了衣衫。這是我三次勞動流汗最多的一次,不禁腦子里冒出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

  盡管我每次勞動的時間都不長,流的汗沒有農民多,但它帶給我的更多是對過去勞動的回憶,是對慢慢忘卻的勞動的一次重拾,是與農民的一次零距離接觸,是和村干部面對面交流,所以,我認為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參加勞動的機會較少,更應該珍視勞動,每年都抓抓鐵鍬,揮揮鋤頭,接接地氣,沾沾泥土,不見得干多少活,要害是不忘一粥一飯之不易、一絲一縷之艱辛,是感悟勞動人民之偉大、體驗勞動創造財富之快樂。就我來說,雖然自小生長在農村,深知稼穡之艱辛、農民之不易,但春種秋收的欣喜、汗流浹背的愜意,仍使我對農民的感情增添了一份、對“三農”的認知加深了一層,對勞動的體會深化了一步。

  磚壁人的磚壁夢

  今年6月18日晚上,我再次邀請了幾位村民代表和基層干部在房東小院座談,一位村民代表說:“自從袁書記來了以后,村里變化很大,我認為在村里也能干好多事,回村辦了一個小雜糧合作社,這是我的小夢想,也是我的磚壁夢。”我抬眼望去,這個年輕人叫李小飛,他們家當年正是朱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和左權副總參謀長的房東。李小飛1981年出生,長期在北京打工,2006年以后到太長公司當維修工。我到磚壁駐村幫扶以后,李小飛回村領辦了有30余戶村民參加的“小松山農產品經銷專業合作社”,創注了“磚壁”小雜糧商標,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入社村民的年均收入增長了1.5倍。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夢”以后,“中國夢”迅速成為生活“熱詞”、社會“流行語”和時代“最強音”,我們都深受感召和鼓舞。今天,在地處太行山腹地的小山村,聽到“中國夢”在年輕人中的回應,著實讓我高興、令我振奮。這也充分體現了“中國夢”這一重大戰略思想的包容性、人民性、人文性、時代性,充分表明“中國夢”這一偉大理想廣為群眾贊同,深受老百姓喜愛,充分彰顯了“中國夢”這一精神火炬具有的強大的號召力和巨大的感染力。

  磚壁的鄉親們說,近年來,村容村貌發生了煥然一新的變化,但更為珍貴、更令人欣慰的是人的精神風貌變了,大家思想解放了,眼界開闊了。莊稼漢辦起農家樂,年輕人返村組織專業合作社,人人有了致富發展的夢想,整個小山村充滿生機與活力。在當晚的座談會上,還有好幾位老鄉都說到磚壁夢乃至中國夢。我鼓勵引導村民說,作為太行兒女,要樹立“實現磚壁夢、依靠磚壁人”的理念,弘揚優良傳統和作風,抓住當前的有利條件和難得機遇,發揮資源優勢,增強內生動力,艱苦奮斗,開拓進取,加快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步伐,創立貧困山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樣板。大家聽后,報以熱烈掌聲。

  我到磚壁村一開始就對鄉親們講,不是來送錢的,而是來幫助解放思想、共同探討致富門路的。我和鄉親們研究確定了發展思路,并協調、引進潞寶集團、振東集團、金巖集團、八一電影制片廠等企業參與村里的產業開發。各方合作,平等協商,優勢互補,市場運作,互利共贏,從而才有了磚壁村今天的發展進步,才使磚壁人有了追求富裕幸福的磚壁夢。磚壁的開發與合作表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只要有理想、扎實干,黃土可以變成金。

  由磚壁夢,我聯想到全省貧困地區群眾的致富夢,聯想到全省人民的幸福夢。山西農村貧困面較大,按2300元的標準,全省還有412萬貧困人口,占到人口總數的17%。同時,山西國有和民營大型企業較多,好多實力雄厚的企業也正在探尋轉型發展新的空間。今年以來我們實施“百企千村產業扶貧開發工程”,選擇省屬重點國有企業和央企、市屬國企、骨干民企等實體,與上千個貧困村結對幫扶,通過完善土地、財稅、金融、人才、項目審批等政策,把企業資本、管理、技術、市場優勢和貧困地區的土地、勞動力、特色資源優勢結合起來,實行市場化、公司化運作,打一場產業扶貧開發的整體戰,實現企業轉型和農民增收雙贏,讓貧困地區的群眾加快實現致富夢、幸福夢。

  以轉型跨越為基本特征的山西人民的夢,與中國夢一脈相承,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革命、建設以及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都有山西的精彩:太行精神、呂梁精神、申紀蘭精神、右玉精神,帶給我們驕傲和榮光;展望明天,在更加令人期許的中國夢中更要書寫山西華章,這是我們的使命與擔當。我們將突出轉型跨越這個主題,抓住建設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這個難得機遇,著眼于完成與全國一道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走出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新路兩件大事,按照“以煤為基、多元發展”的總體思路,全力打造工業新型化、農業現代化、市域城鎮化、城鄉生態化的新形態,精心描繪經濟轉型、城鄉共榮,改革創新、民生幸福,生態優美、社會和諧的山西人民的新夢想,建設美麗幸福的新三晉,讓更多的人成為創業者、發展者,追夢者、圓夢者。


相 關 新 聞

·山西省委書記下鄉幫農民鋤草 累得汗流浹背(圖)·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煤老板將淡出歷史舞臺
·媒體專訪袁純清:讓農民掛與自己的合影招攬生意·袁純清在中共山西省第十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袁純清當選山西省委書記 王君金道銘為副書記·袁純清到農村蹲點后給山西省領導干部的一封信
·袁純清與山西省委常委共勉:堵住跑官要官路子·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發現嫖娼 先開黨籍”
·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整頓吏治 大批官員面臨更換·袁純清履職山西半年整頓吏風:開會吃自助禁喝酒

新 聞 推 薦

柴金祥深入清水縣察看災情指導群眾恢復生產

·柴金祥深入清水縣察看災情指導群眾恢復生產(組圖)
·張家川縣四大組織領導觀看60周年縣慶表演彩排(圖)
·【救災一線】清水縣農業局全力為災區群眾送蔬菜(圖)
·【救災一線】清水縣搶險救災紀實(組圖)
·天水市首屆“羲皇杯”舞蹈大賽拉開帷幕(組圖)
·天水市政府工作組通報對清水災情的核查情況(圖)
·副市長溫利平督查天水商貿城項目建設進展情況(圖)
·麥積區委書記張智明主持召開區委常委會議(圖)
·天水市工商局為兩區組織捐助救災物資22萬余元(圖)
·馬世忠檢查指導張家川防災救災和縣慶籌備工作(圖)
最 新 圖 片
英媒:斯諾登喜氣洋洋離開機場入境俄羅斯(圖 八進磚壁村——包村住村紀實 美媒:奧巴馬已決定取消下月與普京的會晤 上海江畔感受陽光沙灘 三伏天盡享水中涼爽( 中國海警船護送自駕帆船進釣魚島領海(組圖) 習近平“八一”前夕視察北京軍區(組圖)

 資訊快遞
·上海高院法官集體嫖妓案多人被開除黨籍(圖)
·美軍墜機引沖繩居民抗議 要求美軍停訓廢除基地
·上海4名招嫖法官職務及嫖娼經過公布
·廣州官員被控受賄6萬元 受審自認受賄23萬元
·李保東任外交部副部長 主管軍控事務等(圖)
·日將認定“旭日旗”為國旗 原為日軍侵華旗幟(圖)
·日本準航母今下水 艦名原為侵華日軍艦隊旗艦(圖)
·英媒:斯諾登喜氣洋洋離開機場入境俄羅斯(圖)
·解放軍殲20超近距離高清照曝光 變成“麻子臉”
·國家衛計委:完善生育政策 適時出臺調整方案
·中央巡視組進駐江西 稀土商爭相舉報貪腐官員
·八進磚壁村——包村住村紀實
·新西蘭總理:或親自前往中國解釋污染奶粉事件
·港媒稱解放軍新晉升18名中將 其中4名60后(圖)
·年輕媽媽超市怒撒多美滋奶粉 多人要求退貨(圖)
·分析稱殲15比F-35有優勢 日本航母難敵遼寧艦(圖)
·俄羅斯空降部隊大規模演習啟動 特種團將參演
·美國關閉多處使館:過分恐慌還是借題發揮?
·原四川樂山副市長:每年斂財200萬 有數十情婦
·司法警車撞人領導怕熱拒下車 遭群眾圍堵(圖)
 博 客
·李廣武校學員揚威“蘭洋杯”
·天水街頭麗人行(組圖)
·云飛:回鄉風情園(圖)
·秦州區佛協赴李子園獻愛心(圖)
·中國人壽為災區及時理賠(圖)
·月沐風吟:生日有寄
·丁曉剛攝影:柴門靚女(圖)
·張中于:你是誰!?(歌詞)
 播 客

·《尋寶》走進天水
·2013年伏羲大典視頻直播實錄
·天寶文化藝術節開幕式
·山丹鎮——因杯而名
·秦州農村合行銀行
·“唱響中國”天水演唱會
·毛阿敏:《說伏羲》
·2012年公祭伏羲大典
 娛 樂

·吳虹飛談拘留所生活:像瞎子一樣活了11天
·鐘麗緹領銜群星演繹“銷魂”摔法(組圖)
·男性雜志《Maxim》泰國寫真驚艷出爐(組圖)
·全球比基尼小姐決賽武漢舉行 眾佳麗秀身材(圖)
·吳虹飛講述被抓經過:警察敲門時自稱快遞員
·韓紅近半月3次交通違法 駕路虎挪用號牌被查
·凱蒂-佩里激情戲水 泳褲滑落尷尬露臀(組圖)
·第23屆世界超級模特環球大賽全球總決賽落幕(圖)
·吳虹飛談被拘10天:警方為公共安全考慮無可厚非
·2013年香港小姐20強候選佳麗曝光官方照(組圖)

 社 會
·廣州官員被控受賄6萬元 受審自認受賄23萬元
·李某某為輪奸案首個施暴者 專門打飛的回京聚會
·警當街抬半裸女被指粗暴執法 回應稱怕其中暑
·“大師”王林再曝有三套豪宅 涉非法持槍被立案
·“武林第一絕學”《易筋經》其實是本按摩教程
·小販不滿城管執法“詐死” 因天熱“復活”逃跑
·廣州“母乳快閃”活動引圍觀 多名母親當眾哺乳
·上海多名法官被爆招妓 爆料人稱接到威脅電話
·清華“西瓜哥”走紅網絡:西瓜上雕刻圖案(圖)
·王林曾斧劈縣政府牌討債 自稱與數名女星有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