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的小孩,初中還沒畢業就已經有編制、拿工資了,為啥?就因為他爸是所長。”近日,記者接到讀者投訴稱,河南葉縣水利局下屬的河道管理所所長利用職務之便,早早為還在上學的兒子捧起了“鐵飯碗”,每月1000多元的工資,現在已經領了6年。記者在調查中又發現了更為令人震驚的事實:該單位中,未滿18歲就有編制的職工竟有10人,據稱這些人中多數都是所長的親戚。
所長兒子吃空餉6年
“很奇怪,我在這里上班多年,單位的人都認識,但是有一個人的名字我卻只在工資表上見過,從未見過他來上班。”近日,記者接到匿名電話投訴稱,葉縣水利局下屬的河道管理所有人坐吃空餉,而此人正是所長趙書齊的兒子趙滋航。
“光拿錢不干活已經六七年了,現在這小孩兒還在上大學呢。”這名投訴人告訴記者,葉縣水利局河道管理所是葉縣水利局的二級單位,在此上班的人員都有事業編制。
為證明自己所說非假,這名投訴人通過電子郵件,向記者發送過來一份葉縣水利局河道管理所在職職工的工資表掃描件,上面確實有趙滋航的名字。這份工資表上還明確標明趙滋航“出生日期是1992年3月,參加工作日期是2007年3月,初級工,每月發600多元的工資加600元的生活津貼”。
“從2007年開始,工資表上就已經有趙滋航的名字了。而趙滋航是1992年出生的,也就是說,他15歲就開始領工資了。其實他這幾年根本就沒上過班,一直在上學。換句話說,他不勞而獲領空餉已經有6年了。”該投訴人還透露,趙滋航現在已經通過了工勤技能考評,評上了初級工,“而這是很多努力工作的人爭著評都沒評上的。”
所長承認兒子有編制
根據投訴人提供的線索,記者初步確定了趙滋航在山東日照市的山東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就讀。
為進一步確認信息,5月10日下午,記者驅車近700公里,于當晚11時許趕到了日照市,并輾轉找到了山東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在7號宿舍樓,恰遇一名和趙滋航相熟的同學,這名同學提供了趙滋航的手機號,“趙滋航今年大三,平時很活躍,現在已經實習了,不在學校,但6月份會回學校領畢業證。”
隨后,記者以老鄉的名義撥通了趙滋航的電話。當問及其畢業后的工作安排時,他表示,自己現在在葉縣老家,“我不急著上班。”
5月27日上午,記者來到葉縣水利局河道管理所,見到了所長趙書齊。趙書齊承認趙滋航是其兒子,并坦言“趙滋航一直沒有上班”。但被問及“趙滋航是何時參加工作,工作了幾年,是否領過工資”時,趙書齊的臉色突變,說話也開始遮遮掩掩。
“我們這里面不是只有趙滋航一人有手續沒上班,還有十幾個人跟他一樣,雖然在單位掛名,但實際上一直在南方打工。”據趙書齊介紹,葉縣河道管理所是事業單位,但所里自負盈虧。
“所里經費不夠,現在在職的有60多個人,只有65%能按時發工資。”趙書齊說,對于像趙滋航這樣有編制但沒上班的職工,隨時來上班隨時發工資,不上班就沒工資。
而對涉及自己兒子未成年就上班的問題,趙書齊并沒有給出正面回應。
未成年就上班竟有10人
其實,在葉縣河道管理所,像所長兒子這樣的并不是唯一。在那名匿名投訴人提供的在職職工的工資表中,記者粗略統計發現,在職人員共有69人,而未滿18歲就參加工作的竟然有10人。其中,參加工作時年齡最小的只有14歲,15歲就參加工作的有2人。采訪中,該單位職工對此大多不愿多談,但也有人私下告訴東方今報記者,“這些人中有不少都是趙書齊所長的親戚。”
據《東方今報》報道